一种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3860发布日期:2023-10-29 02:0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适用于单工位或多工位连续锻造。


背景技术:

1、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单工位或多工位连续锻压机床,由于设备采用机械手进行装夹搬运产品至下一道工序,在此过程中模具出现损坏,且损坏件遗留在产品中。由于机械手存在报警局限性,无法快速识别损坏件,这将导致损坏的产品流入到下一道工序,会出现后续模具和产品连续损坏。设备在连续锻压过程中也无法快速高效识别,会导致产品不合格,模具损坏率较高,造成:

2、1、损坏件留在模具型腔,二次锻压会损坏模具;

3、2、由于机械手目前无法快速高效识别,会损坏下一道工序模具,产品出现批量报废;

4、3、一旦损坏,需要拆掉整体模具,这样严重影响生产节拍;

5、4、由于损坏的模具遗留在锻件中,二次生产会造成撞模,增加人员安全风险。虽然现在市场上会有一些报警设备,但通用性不强且寿命不稳定。

6、原设备在生产时采用的报警机构是通过夹爪能否夹到产品作为报警条件,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生产的产品是深孔件,损坏的模具遗留在锻件内孔中,夹爪上的报警机构无法检测到损坏的产品,如果未及时发现,流到下一道工序,会造成后续模具连续损坏。

7、因此,设备上需要一种安全高效的感应报警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在单工位锻压设备或多工位连续锻压设备上的防错报警机构,增加报警机构做出改进:在深孔件上端增加一个弹性接触式的报警机构,如果内孔中有折断的模具或者产品,报警器的前端接触杆会碰到损坏件,设备报警自动停止。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包括分离式的t型座,所述t型座的底部开设有向其顶部延伸的活动腔室,所述活动腔室内设有感应器和接触杆,所述感应器悬浮设于接触杆的上方,所述接触杆包括固定端和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伸出t型座的底部,若接触到损坏件,所述接触杆上移,所述固定端接触感应器,触发报警。

3、进一步的,所述t型座包括水平件和竖直件,所述水平件通过螺栓设于竖直件的上方,所述活动腔室开设于竖直件内。

4、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腔室内还设有弹簧和垫片,所述弹簧设于感应器的上方,所述垫片设于弹簧的上方。

5、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设有使其在活动腔室内不掉落的固定圈。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的直径大于伸出端的直径,所述活动腔室的底部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开设有容纳伸出端伸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固定端的直径,所述固定套使得接触杆不掉落。

7、进一步的,所述t型座的上方设有用于走线的垫高块,所述垫高块的高度可根据实际调整。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在原来设备上进行更改,不需要对原设备结构做大的调整,可避免锻造中因为模具异常损坏而导致模具连续性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式的t型座,所述t型座的底部开设有向其顶部延伸的活动腔室(10),所述活动腔室(10)内设有感应器(6)和接触杆(8),所述感应器(6)悬浮设于接触杆(8)的上方,所述接触杆(8)包括固定端和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伸出t型座的底部,若接触到损坏件,所述接触杆(8)上移,所述固定端接触感应器(6),触发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座包括水平件(1)和竖直件(2),所述水平件(1)设于竖直件(2)的上方,所述活动腔室(10)开设于竖直件(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室(10)内还设有弹簧(3)和垫片(4),所述弹簧(3)设于感应器的上方,所述垫片(4)设于弹簧(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6)设有使其在活动腔室(10)内不掉落的固定圈(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的直径大于伸出端的直径,所述活动腔室(10)的底部设有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开设有容纳伸出端伸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固定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座的上方设有垫高块(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适用于单工位或多工位连续锻造技术领域。包括分离式的T型座,T型座的底部开设有向顶部延伸的活动腔室,活动腔室内设有感应器和接触杆,感应器悬浮设于接触杆的上方,接触杆包括固定端和伸出端,伸出端伸出T型座的底部,接触到损坏件后,接触杆上移,固定端接触感应器,触发报警。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可制成系列产品。使用该弹性接触式感应报警机构,可以在单工位或多工位连续锻造中,快速高效检测出模具由于异常损坏、人为无法快速识别而导致后续模具和产品连续损坏的风险,节约调试成本,提高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吕京翔,柯勇,顾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康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