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6982发布日期:2024-03-25 18:3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智能隧道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1、隧道包括形成有洞门和洞身的隧道主体,洞身包括侧壁以及与侧壁相连的底壁和顶壁,底壁和顶壁相对设置,其中,隧道不仅包括隧道主体,同时还具有附属设备,例如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等,对于较长的隧道而言,还设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其中,消防设施能够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提供灭火途径,而对于较长的隧道而言,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隧道外的驾驶人员并不能及时得知隧道内的情形,而火灾的发生则会造成道路的拥堵,当进入车辆过多时,则会进一步加剧堵塞的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在隧道内出现火灾时,及时的将信息传递至洞门处,从而对隧道外的驾驶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2、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隧道包括形成有洞门和洞身的隧道主体,洞身包括侧壁以及与侧壁相连的底壁和顶壁,底壁和顶壁相对设置,报警系统包括铺设于底壁的第一报警组件以及设置于侧壁的第二报警组件;第一报警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壁内的第一输送通道以及沿第一输送通道流动的第一防火件,第一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洞门处,第一报警组件还包括分别与第一输送通道的两端连通的第一存储件,第一存储件容纳有第一防火件,第一存储件的高度高于底壁处的第一输送通道的高度,各第一存储件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处设置有第一警示件;第二报警组件包括设置于侧壁处的第二输送通道以及沿第二输送通道流动的第二防火件,第二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洞门处,且第二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警示件。通过设置报警系统,能够在隧道内出现火灾时,及时的将信息传递至洞门处,从而对隧道外的驾驶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3、进一步地,沿洞身的延伸方向,底壁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警示部,且各警示部的下侧均设置有第一输送通道,警示部的燃点低于底壁的燃点。由于第一输送通道处设置在底壁内,能够避免第一输送通道被车辆碾压造成破损造成误报警,通过设置燃点较低的警示部,从而在出现火灾时能够对警示部进行快速破坏,保证第一输送通道能够快速被破坏,从而使得第一防火件流出,实现对隧道两侧的报警。

4、进一步地,相邻警示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且距离不大于100m。相邻警示部之间的距离如果过小,则警示部的设置过于密集,使得成本提高,相邻警示部之间的距离如果过大,则容易出现发生火灾的区域位于两个警示部之间,导致底壁内的第一输送通道无法快速露出,无法及时起到报警效果。

5、进一步地,底壁处还包括设置于相邻警示部之间的增压部,增压部的两侧分别与底壁和第一输送通道抵接。车辆在进行避难时,便会与增压部接触,进而对第一输送通道进行挤压,第一防火件的流出速度也会加快,第一警示件的流动速度也会加快,从而实现更好地警示作用。

6、进一步地,增压部的延伸方向与洞身的延伸方向垂直。从而使得增压部对于底壁的覆盖范围更广,当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确保车辆能够压在增压部处,实现第一防火件的快速流出。

7、进一步地,第一输送通道具有多个,多个第一输送通道沿与洞身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间隔排布。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输送通道,从而能够对底壁实现整体覆盖,从而更好地对出现火灾的区域做出反应,对火灾的报警更加及时。

8、进一步地,第一警示件至少部分侧壁与第一输送通道的侧壁抵接。第一警示件具有与第一输送通道的侧壁抵接的区域,使得上述区域能够方便驾驶人员进行观察,从而及时接收报警信息。

9、进一步地,第二报警组件还包括分别与第二输送通道的两端连通的第二存储件,第二存储件容纳有第二防火件。在第二存储件的作用下,能够确保第二输送通道在未被破坏时,第二输送通道内始终充满第二防火件,因此第二输送通道在被破坏后,破损处的第二防火件受到两侧第二存储件内第二防火件的挤压,便会由破损处流出第二输送通道,此时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第二防火件的量便会减少,因此第二存储件内的第二防火件便会相应的补充至第二输送通道内。

10、进一步地,第二警示件抵接至第二输送通道的内壁以封堵第二输送通道。从而在第二输送通道内的第二防火件再由破损处流出后,第二警示件能够在第二存储件内的第二防火件的带动下推动第二警示件沿第二输送通道移动,从而改变第二警示件的位置,起到报警作用。

11、进一步地,第一防火件为沙子,第二防火件为水。第一防火件设置在位于底壁处的第一输送通道处,因此第一防火件选为沙子,当第一防火件自第一输送通道流出后,能够在底壁处形成阻挡,从而阻止火势蔓延,而第二防火件设置在位于侧壁处的第二输送通道处,因此第二防火件选为水,当第二防火件自第二输送通道流出后,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快速由侧壁流向底壁,从而降低火势。



技术特征:

1.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隧道包括形成有洞门和洞身的隧道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洞身包括侧壁以及与所述侧壁相连的底壁和顶壁,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相对设置,所述报警系统包括铺设于所述底壁的第一报警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侧壁的第二报警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洞身的延伸方向,所述底壁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警示部,且各所述警示部的下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警示部的燃点低于所述底壁的燃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警示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且距离不大于10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处还包括设置于相邻所述警示部之间的增压部,所述增压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壁和第一输送通道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洞身的延伸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沿与所述洞身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警示件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报警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两端连通的第二存储件,所述第二存储件容纳有所述第二防火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警示件抵接至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内壁以封堵所述第二输送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件为沙子,所述第二防火件为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慧隧道火灾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铺设于底壁的第一报警组件以及设置于侧壁的第二报警组件;第一报警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壁内的第一输送通道以及沿第一输送通道流动的第一防火件,第一报警组件还包括分别与第一输送通道的两端连通的第一存储件,第一存储件容纳有第一防火件,各第一存储件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处设置有第一警示件;第二报警组件包括设置于侧壁处的第二输送通道以及沿第二输送通道流动的第二防火件,第二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位于洞门处,且第二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警示件。通过设置报警系统,能够在隧道内出现火灾时,及时的将信息传递至洞门处,从而对隧道外的驾驶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玉,王德政,杨金龙,邱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瑞源智能城市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