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0250发布日期:2024-03-18 17:0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教学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工具逐渐地进入到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在上课时,学生在课堂学习效率非常重要,特别在上课方面,学生往往需要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而且这期间还要回答老师的提问,有时候就腾不出来手来向老师示意,很不方便,有时上课举手时老师看不到学生举手,造成长时间举手太累,因此需要用到举手器代替学生举手。

2、现有技术中的举手器,在举手时,会将模拟手举出,在举手后,模拟手是收纳桌边,或裸露子啊外侧,而学生会比较调皮,在课件或上课时,摆弄模拟手,造成模拟手损坏,降低模拟手的使用寿命,影响上课时的举手。

3、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1294226u,公开了一种课堂用电子举手器,通过按动所述举手停止按钮和举手开始按钮来启动和关闭所述提升机构,从而完成对所述模拟手的升降工作,再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636100u,公开了课堂举手器,不用时,限位杆使合页处于闭合状态,使用时转动限位杆,举手杆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转动立起。

4、诸如此类的举手器,在不用时,模拟手是裸露在外侧的,不能进行收纳,造成模拟手损坏,降低模拟手的使用寿命,影响上课时的举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能够在举手后,将模拟手进行收纳,避免裸露在外侧,进而能对模拟手进行防护,提升了使用寿命,保障了上课时的举手。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有外管,所述外管的下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内管,所述底座的上端且位于外管的外侧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内管滑动连接,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举手部,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拉伸件,所述拉伸件与举手部连接,所述内管的内部且位于举手部的下方设置有复位件;

4、其中,当所述电机带动外管转动,通过所述限位件对内管进行限定,使得所述内管在外管的内部向上移动,并通过所述拉伸件将带动举手部在内管的内部向上移动并从内管的上端伸出,在举手后,通过所述电机带动外管反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复位件将举手部拉入内管的内部。

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杆和固定环,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底座的上端且位于外管的外侧,所述固定环固定在固定杆上端且位于外管的上方,所述固定环与内管滑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举手部包括至少两根展条,两根所述展条均设置在内管的内部,两根所述展条下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内管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两根展条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展条固定连接,且所述发条弹簧的中部与转动杆固定连接,两根所述展条之间设置有仿手掌件。

7、进一步地,所述仿手掌件为扇形反光布。

8、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包括拉簧,所述拉簧固定在内管内部的下端,所述拉簧远离内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转动杆贯穿固定架。

9、进一步地,所述拉伸件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在举手时,启动电机,带动外管转动,通过限位件对内管进行限定,使得内管在外管的内部向上移动,并通过拉伸件拉动举手部从内管的内部拉出,使得举手部从外管的内部展出,进行举手,在举手后,启动电机,使得外管反向转动,进而使得内管移入外管的内部,并通过复位件将举手部移入内管的内部,对举手部进行防护,能够在举手后,将模拟手进行收纳,避免裸露在外侧,进而能对模拟手进行防护,提升了使用寿命,保障了上课时的举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举手部的结构设计,能够缩小模拟手的大小,同时,可便于进行收纳,还可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的爱好,仿手掌件进行涂覆设计,提升了趣味性和识别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电机(2),所述底座(1)的上端转动有外管(3),所述外管(3)的下端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管(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内管(4),所述底座(1)的上端且位于外管(3)的外侧安装有限位件(10),所述限位件(10)与内管(4)滑动连接,所述内管(4)的内部设置有举手部(20),所述限位件(10)上设置有拉伸件(5),所述拉伸件(5)与举手部(20)连接,所述内管(4)的内部且位于举手部(20)的下方设置有复位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包括固定杆(11)和固定环(12),所述固定杆(11)固定在底座(1)的上端且位于外管(3)的外侧,所述固定环(12)固定在固定杆(11)上端且位于外管(3)的上方,所述固定环(12)与内管(4)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举手部(20)包括至少两根展条(21),两根所述展条(21)均设置在内管(4)的内部,两根所述展条(21)下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与内管(4)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2)的外侧且位于两根展条(21)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23),所述发条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展条(21)固定连接,且所述发条弹簧(23)的中部与转动杆(22)固定连接,两根所述展条(21)之间设置有仿手掌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手掌件(24)为扇形反光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的内部且位于举手部(20)的下方设置有复位件(30),所述复位件(30)包括拉簧(31),所述拉簧(31)固定在内管(4)内部的下端,所述拉簧(31)远离内管(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架(32),所述转动杆(22)贯穿固定架(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5)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固定环(12)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转动杆(2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课堂自动举手器,包括底座,底座的下端安装有电机。本技术,在举手时,使得内管在外管的内部向上移动,并通过拉伸件拉动举手部从内管的内部拉出,使得举手部从外管的内部展出,进行举手,在举手后,进而使得内管移入外管的内部,并通过复位件将举手部移入内管的内部,对举手部进行防护,能够在举手后,将模拟手进行收纳,避免裸露在外侧,进而能对模拟手进行防护,提升了使用寿命,保障了上课时的举手,通过举手部的结构设计,能够缩小模拟手的大小,同时,可便于进行收纳,还可根据教学需要或学生的爱好,仿手掌件进行涂覆设计,提升了趣味性和识别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仁山,郑仁建,郑义博,王颖,周文珺,郑可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点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