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

文档序号:37792698发布日期:2024-04-30 17:02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

本技术涉及电气接线箱,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


背景技术:

1、电气接线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电气接线箱是采用端子板汇接不同导线,并按照不同的电压,电流需要设不同的端子板,原理就是铜片,分为电压端子,电流端子,压接面积要和所用导线截面对应起来的。

2、而目前部分的接线箱也具有报警的功能,从而降低损失,但是现有的接线箱在使用时,大多都是在箱门被打开后,才能够进行报警,往往等到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时窃贼已经得手,虽然具有报警的效果,但是防护效果较差,同时接线箱只能够报警,而自身无法对箱门进行再次固定,只能任由窃贼打开,从而也导致防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包括箱体以及铰接于其一侧的箱门,还包括:

3、设置于箱门一侧持有钥匙的人员才能打开箱门的锁扣,所述锁扣的另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箱体内腔的一侧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表面设置有与限位板配合使用的报警机构;

4、固定于箱门一侧上方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动槽,所述箱门的一侧铰接有表面与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的一处固定有配重块。

5、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固定于侧板一侧的压缩弹簧以及固定于其另一端的挤压板,还包括固定于侧板一侧位置与挤压板位置相互对应的报警按钮。

6、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有位于压缩弹簧内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至挤压板的另一侧并与其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箱门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的导向轨,所述导向槽与导向轨的形状均为t形。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拨动板的表面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呈倾斜型结构设计,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侧板的表面滑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与报警机构的配合,可以在有人想要强行破开箱门时就能够进行报警,以提醒周围的人员以及控制室内的人员,并且在固定板的作用下还能够对箱门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从而使窃贼打开箱门时更加的不方便,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争取时间,有效地增加了防护效果,解决了目前的报警装置在使用时,防护效果不佳,而且无法在报警的同时再次对箱门固定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包括箱体(1)以及铰接于其一侧的箱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6)包括固定于侧板(5)一侧的压缩弹簧(61)以及固定于其另一端的挤压板(62),还包括固定于侧板(5)一侧位置与挤压板(62)位置相互对应的报警按钮(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的一侧固定有位于压缩弹簧(61)内部的导向杆(12),所述导向杆(12)的另一端贯穿至挤压板(62)的另一侧并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2)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8)固定连接的导向轨(15),所述导向槽(14)与导向轨(15)的形状均为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端固定有拨动板(13),所述拨动板(13)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拨动板(13)的表面与滑动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的一端呈倾斜型结构设计,所述固定板(10)的表面与侧板(5)的表面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气接线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拆报警装置的电气接线箱,包括箱体以及铰接于其一侧的箱门,还包括:设置于箱门一侧持有钥匙的人员才能打开箱门的锁扣,所述锁扣的另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箱体内腔的一侧固定有侧板;本技术通过限位板与报警机构的配合,可以在有人想要强行破开箱门时就能够进行报警,以提醒周围的人员以及控制室内的人员,并且在固定板的作用下还能够对箱门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从而使窃贼打开箱门时更加地不方便,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争取时间,有效地增加了防护效果,解决了目前的报警装置在使用时,防护效果不佳,而且无法在报警的同时再次对箱门固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魏尧,朱亚非,周思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技术研发日:20231010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