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开关式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7190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开关式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夜盗、偷窃或入侵者报警器,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开关式报警器。
电子报警器的种类很多。开关式报警器是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一种点控制型报警器,适合于家庭控制门窗、柜门或某些物件等部位作报警用。美国J.马库斯编著的《电子电路大全》(日用电路卷)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开关式断路报警器,采用薄金属纸作外接感应探头,当出现夜盗、偷窃或入侵者引起薄金属纸断裂时,使报警器发出报警讯号,它由小电池单独供电,并配用专门的讯响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比上述典型断路报警器有所改进的简易开关式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由感应探头、报警开关电路、讯响器、电源和两组接线端P、Q,M、N组成,并配以外壳成为实用产品。
感应探头又可称作外接传感信号线,是一种外接细金属丝,一般采用线径较细的漆包线,视警戒范围大小决定其长短,隐蔽地或不显眼地布放在被警戒的门窗、柜门或其它物件上,其两个端头接至一组接线端P、Q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是讯响器和电源采用现成的用电池供电的音响设备,例如置有录音带的录放机作替代品,即借用音响设备的功放电路和扬声器以及电池电源E,将其接至另一组接线端M、N,接线端N与Q通过导线相连,亦可合并为一个接线端。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之二是报警开关电路采用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串联接入可控硅SCR的门极G与阴极K,而集电极c与可控硅SCR的阳极A相连接的晶体三极管BG开关电路,可控硅SCR的阳极A、阴极K与接线端M、N相连接。为提高报警电路性能,在晶体三极管BG集电极c与基极b之间跨接有极间电阻R,合理选择其阻值能在无外界电磁干扰下可靠地使晶体三极管BG处于截止状态。在基极b与可控硅SCR阴极K之间跨接有延迟电容C,它的作用是延迟报警和消除外界干扰脉冲误触发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必单独配用电池和讯响器,制作简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布放外接传感信号线后,将其端头接至接线端P、Q,另一方面将用电池供电的音响设备接至接线端M、N,并将其电源开关闭合。此时,本实用新型进入警备状态。晶体三极管BG处于截止状态,可控硅SCR处于断开状态,用电池供电的音响设备未接通电源,不会发出音响。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例如人畜进入警戒范围,碰断外接传感信号线,晶体三极管BG导通,其突然产生的发射极电流使可控硅SCR触发导通,音响设备因电源回路接通而工作,发出报警音响。由于可控硅SCR导通后门极G失去控制,此时,再接通外接传感信号线,晶体三极管BG可以恢复到截止状态,但可控硅SCR却仍然处于导通状态,继续发出报警音响。
实施例附图中主要元器件型号、参数如下晶体三极管BG3DG201;可控硅SCRCR6AM1;极间电阻R60KΩ;延迟电容C1μF;外接金属传感线Q型油性漆包圆铜线,铜芯标称直径0.10毫米;选用E为6V电池供电的录放机,工作电流2A,在警备状态下本实用新型总耗电流小于0.2mA。
权利要求1.一种由感应探头、报警开关电路、讯响器、电源和两组接线端P、Q、M、N组成的简易开关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讯响器和电源采用现成的用电池供电的音响设备,将其引接至接线端M、N、分别与报警开关电路中可控硅SCR的阳极A、阴极K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开关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报警开关电路采用发射极e与基极b之间串联接入可控硅SCR门极G与阴极K,而集电极c与可控硅SCR阳极A相连接的晶体三极管BG开关电路,在晶体三极管BG集电极c与基极b之间跨接有极间电阻R,在基极b与可控硅SCR阴极K之间跨接有延迟电容C。
专利摘要一种由感应探头,报警开关电路、讯响器、电源和两组接线端组成的简易开关式报警器,其讯响器和电源采用现成的用电池供电的音响设备,而报警开关电路采用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串联接入可控硅门极与阴极,而集电极与可控硅阳极相连接的晶体管开关电路,具有制作简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适合于家庭控制门窗、柜门或某些物件作报警用。
文档编号G08B13/02GK2055961SQ8921508
公开日1990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8日
发明者朱发根 申请人:朱发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