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769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码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编密码的家用防盗报警器。
市面上现有家用防盗报警器一般都没有密码编码装置,只有报警触发装置、驱动/扬声及报警手动复位,因此很容易给盗贼有可乘之机,且容易产生误报警,造成误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密码防盗报警器,可采用多种密码进行编码,同时具备门铃功能,做到一物多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组成包括报警触发装置、触发检测、驱动/扬声、报警手动复位,还有键盘、译码电路、译码复位、报警密码复位、延时复位、报警/门铃状态切换十部分,具体电路方框图如

图1所示。图1中,1为键盘,2为译码电路,3为译码复位,4为报警密码复位,5为报警触发装置,6为触发检测,7为延时复位,8为报警/门铃状态切换,9为驱动/扬声,10为报警手动复位。键盘输入的密码经译码电路及译码复位电路进行判断,若所输入密码正确,译码电路则触发报警复位电路,解除电路系统的警戒状态;若密码输入不正确,译码复位电路将译码电路复位,电路系统继续保持警戒状态。报警触发装置一旦触发,将使报警/门铃状态切换中止门铃状态,发出报警信号;否则,该部分保持选择门铃状态。延时复位在报警状态下维持一段时间延时后,触发报警复位电路,使电路系统再次进入警戒状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2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图3中,由三极管Q1、D触发器17构成启动延时电路,D触发器18构成报警触发(开门动作)及检测电路,Q5构成延时复位电路,计数器16和三极管Q3等构成译码电路,三极管Q2构成译码复位电路;具体连接是Q1发射极接地,基极经 电阻R3以后分二路,一路接电容C3后下地,另一路经开关K1、电阻R1串联后接电源Vcc,集电极一方面经R2接电源,另一路接D触发器17的CLK端;再从A端出发分三路,一路经二极管D7正极接D触发器17的R端,一路经复位开关K3接电源,第三路经D8正极接D触发器18的R端;D触发器17的S端接地,R端一路经R11下地,一路经C6接D端和电源,Q端接与门11的一个输入端;D触发器18的S端下地,D端接电源,CLK端一路经R18接电源,一路经磁控开关内干簧管19下地,R端经R14下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一路经R16接电源,一路经D10正极接D触发器18的R端,发射极接地,基极接R17后分二路,一路经R15接D9负极,D9正极接D触发器18的Q端,D触发器18的Q端接与门11的第二输入端,与门11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Q7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继电器J后接电源;Q2、Q3采用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Q2为NPN型,Q3为PNP型,Q2的集电极一路经R5接电源,另一路经非门13接计数器16的RST端,Q2与Q3发射极共接后连键盘开关K2的公共端,Q2、Q3的基极相连后一路经R4接电源,另一路经R6下地,Q3的集电极一路经R7下地,一路经R8、C5、R9构成的积分电路后接二个互相串联的非门14、15,以后一路连接计数器16的ENA端,另一路连接与门12的第一输入端;键盘开关K2的十个开关一端分别与计数器16的10个输出端相连,其中计数器16的05输出端同时接与门12的第二输入端,与门12输出端为A;另外,门铃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开,各自采用专用音乐集成电路,由继电器J的开关控制它们的电源。常闭开关控制门铃电路的电源。
如图2、图3所示,当按下启动开关K1后,电源给C3充电,开关K1放开后,C3通过R3和Q1放电,Q1由饱和变截止,D触发器17的CLK端有上升沿信号输入,R端为低电平,Q端输出高电平,使系统处于警戒状态。此时,如果从键盘开关K2输入正确密码,键盘开关K2的公共端为高电平,使Q2截止,Q3导通,当输入密码正确时,按最后一个密码键时,D触发器17的R端通过与门12输入一计数脉冲,使Q端输出低电平,系统脱离了警戒状态;如果不按K2而只按复位键K3,同样可使系统脱离警戒状态。如果从K2输入错误码或未按复位键K3,D触发器17的Q端保持高电平输出,此时如果强行打开门,安在门框上的磁控开关内的干簧管19断开,输出一上升沿信号进入D触发器18的CLK端,使其Q端输出高电平,通过与门11使Q7处于导通状态,由继电器J使其通过门铃电路的电源开关断开,同时接通报警电路电源,使之发出警报声。由Q5构成的延时复位电路可使报警器持续报警约10分钟。然后使D触发器18复位,使报警器仍处于警戒状态。
为了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分键盘、主机、磁感应开关三部分进行安装,键盘安在门外,其面板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21为密码或门铃按键,22为键盘电缆插头;主机安在室内,外观如图5所示,其中23为键盘电缆插座,24为启动按钮,25为喇叭,26为磁控开关,27为机壳。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码编码,有150200种可供选编,安全系数高,可靠性、保密性、抗干扰性强。平时可当作门铃使用,做到一物多用。
权利要求1.一种密码防盗报警器,电路组成包括报警触发装置、触发检测驱动/扬声、报警手动复位,其特征是电路组成还包括键盘、译码电路、译码复位、报警密码复位、延时复位、报警/门铃状态切换。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密码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电路包括由三极管Q1、D触发器17构成启动延时电路,D触发器18构成报警触发(开门动作)及检测电路,Q5构成延时复位电路,计数器16和三极管Q3等构成译码电路,三极管Q2构成译码复位电路;具体连接是Q1发射极接地,基极经电阻R3以后分二路,一路接电容C3后下地,另一路经开关K1、电阻R1串联后接电源Vcc,集电极一方面经R2接电源,另一路接D触发器17的CLK端,再从A端出发分三路,一路经二极管D7正极接D触发器17的R端,一路经复位开关K3接电源,第三路经D8正极接D触发器18的R端;D触发器17的S端接地,R端一路经R11下地,一路经C6接D端和电源,Q端接与门11的一个输入端;D触发器18的S端下地,D端接电源,CLK一路经R18接电源,一路经磁控开关内干簧管19下地,R端经R14下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一路经R16接电源,一路经D10正极接D触发器18的R端,发射极接地,基极接R17后分二路,一路经R15接D9负极,D9正极接D触发器18的Q端,D触发器18的Q端接与门11的第二输入端,与门11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7的基极,Q7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继电器J后接电源;Q2、Q3采用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Q2为NPN型,Q3为PNP型,Q2的集电极一路经R5接电源,另一路经非门13接计数器16的RST端,Q2与Q3发射极共接后连键盘开关K2的公共端,Q2、Q3的基极相连后一路经R4接电源,另一路经R6下地,Q3的集电极一路经R7下地,一路经R8、C5、R9构成的积分电路后接二个互相串联的非门14、15,以后一路连接计数器16的ENA端,另一路连接与门12的第一输入端;键盘开关K2的十个开关一端分别与计数器16的10个输出端相连,其中计数器16的05输出端同时接与门12的第二输入端,与门12输出端为A;另外,门铃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开,各自采用专用音乐集成电路,由继电器J的开关控制它们的电源。常闭开关控制门铃电路的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编密码的家用防盗报警器,它由键盘、译码电路、译码复位、报警密码复位、手动报警复位、报警触发装置、触发检测、延时复位、报警/门铃状态切换、驱动/扬声十部分组成,有150200种密码可供选编,安全系数高,可靠性、保密性、抗干扰性强,平时可当门铃使用,做到一物多用。
文档编号G08B13/00GK2106395SQ9122998
公开日1992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3日
发明者王新, 方皑 申请人:王新, 方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