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地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986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异地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器,具体讲是一种远距离传输报警信号的异地报警器。
现有的异地报警器即报警信号的监测点远离报警点现场,其两点之间的信号传输靠电缆,其传输的报警信号为接点断开或闭合,或者为监测支路内阻值的变化,即从某一个阻值改变到另一个预定值。对于前者的断路或短路的防范功能,稍有电路知识的人很容易使其失效,对于阻值变化的防范功能,对具有一定电路知识的人来讲也较容易破译使其失效,即上述传输信号的方式其防范功能不够强,而且在这种报警器的传输电缆上施加交流220V电压就能使其机器(报警器)遭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多种功能,防破译能力强的异地防盗报警器,它具有对通过传输电缆施加交流220V电压不被破坏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异地报警器由报警点的带有报警传感器的报警盒,监测点的异地报警装置及连接其两者之间的传输信号电缆所组成,其特征是(1)报警盒内有向其各部分提供电源的电池组Ga,报警传感器的信号经过门电路控制编码发射集成块A2(YYH26)的输出端17脚的电位,使其传输的编码信号发生变化,传输信号电缆中的信号线连接A2的17脚,传输信号电缆的另一根导线接电源负端(地线);(2)异地报警装置内有向其各部分供电的电源系统G2,传输信号电缆的信号线接到解码接收集成块A4(YYH28或YYH27)的信号输入端14脚,解码接收集成块A4的输出端17脚上的信号送到音响报警电路A5,在喇叭B2上发出声响报警,或A4的17脚上的信号送到光报警电路A6,使发光二极管闪光报警;或者报警信号同时送给A4、A6使声光同时报警;(3)报警盒内的编码发射集成块A2(YYH26)的1脚至8脚,10脚至13脚的各脚的状态(指接高电位或低电位或悬空)与报警装置中的解码接收集成块A4(YYH28或YYH27)的1脚至13脚的状态分别对应相同。且A2的15-16脚之间的电阻值与A4的15-16脚之间的电阻值相一致,平时无报警信号时报警盒内的编码发射集成块A2不停地发出一定程序的编码信号,途径传输信号电缆向报警装置内的解码接收集成块A4输送。当A2与A4的1脚至8脚,10至13脚的状态分别对应相同时,A2发出的有一定程序的编码信号与A4内部的电路信号相符合,A4的输出端17脚上是高电位,经或非门反向后为低电位,无报警信号;当报警传感器BQ或BT之中,只要有一个动作,将使门电路D1、D2动作,D2输出高电平,并经过二极管V2使A2的输出端17脚为不变化的高电平,传输信号电缆把这个持续的高电平信号送入A4。A4接到这个不同于预定程序电波信号的高电平信号在其输出端7脚上输出低电平,经或非门反向后为高电平,去推动声光报警电路A5、A6报警。
编码发射集成块A2的输出端17脚与电源负端(地线)之间并接一个稳压二极管V1、A2的17脚还经过阻值为0-100KΩ的电阻R后再与传输电缆的信号线相接;在报警装置中传输信号电缆的信号线先经阻值为10-100KΩ的电阻R6后再接解码接收集成块A4(YYH28或YYH27)的输入端14脚,在电阻R6的跟信号线不相接的一端点与电源负端(地线)之间也并联一个稳压二极管V3。
如上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传输电缆中平时无报警时就不断地重复发送一定的程序电波信号,即编码信号,并按其编码发射集成块A2与解码接收集成块A4从1-13脚的各个三种状态来编制可有几万至几十万种,因此局外人士很难确定在传输电缆中传播的是哪一种编码,即最有经验的人也无法破译或模拟,所以此种报警器具有很高的防范功能。采用有线传输比无线传输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高可靠性,特别是在电缆两端均分别串接有10-100KΩ电阻后,再拼接稳压二极管对220V交流电压有很大的抗破坏性,如果在传输电缆上施加220V交流电压,则通过电阻的电流最大仅为20几毫安的电流,而加到其它元件上的电压不高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所以,它不可能损坏报警盒或报警装置内的电路元件,而且在施加220V交流电压的同时破坏了编码信号的传送,报警器也就立即报警了。报警盒可带多种类型的多个报警传感器。若采用常开(闭)开关传感器,则可监测门等的开闭状态,用于防盗;采用晃动传感器,则可防保险柜被搬运或强行打开(晃动或打击);若采用常闭型感温传感器,则可防保险柜被火焰切割;若安装于仓库内可用于防火灾;而且各种传感器可采用多个,其监测的范围就更广,所以本异地报警器具有多种功能。


图1为报警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异地报警器的电路图图4为报警盒内电压欠电提示电路A1图5为报警盒内本地声响报警电路A3图6为报警装置内异地声响报警电路A5图7为报警装置内光报警电路A6图8为报警装置中的电源系统G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图1中,报警盒1为正方形盒体,在盒体的下部安放电池组Ga2,在盒体的左上部安置装有电路元件的电路板3,在盒体腔内的右上部装有晃动传感器BQ36,它由金属环和金属重锤两部分组成,金属环固定在盒体内,并有导线与或非门D1的一个输入端相接,金属重锤置于金属环内并用吊线(绳)吊置起来,重锤能自由晃动,金属重锤还用导线接至电池组的正端VDD1上,正常状态时金属重锤与金属环不接触。从电路板3上引出的传感电缆4和传输信号电缆5均从报警盒1的上盖孔中穿出,传感电缆4接到各个传感器上,传输信号电缆5连接到报警装置7中去。在图2中报警装置7为长方形箱体结构的电子仪器,箱体内设置有安装多种电子元器件的报警电路板8,电源变压器11,电池组Gb9等器件,在其前端面的前面板12上有电源开关13及指示(发光)二极管V5、V21,传输信号电缆5从后端面引入箱内,电源线及其插头10也从后端面引出。
在图3中的报警盒1安装在报警点,它可带有多种类型的多个报警传感器如常开(闭)型开关传感器BQ1、BQ2,晃动开关型传感器BQ3,常闭(开)型感温传感器BT1、BT2等,也可接其它如错码报警类型的开关型传感器。报警装置7安放在报警监测点,如值班室等地方,两者之间用传输信号电缆5连接,电池组Ga2向报警盒1内的各部分及各报警传感器提供电源VDD1,有多路输入的或非门D1的输出端同或非门D2的所有输入端接在一起,D2的输出端b点经二极管V2接到编码发射集成块A2(YYH26)的输出端17脚上,它的18脚接电源VDD1的正极,9脚接地,1~8脚,10~13脚各脚可分别接不同状态,即每个脚可分别接高电位或接低电位,或悬空三种状态,15脚与16脚之间接电阻R2,用R2阻值的大小来决定A2内的振荡频率,一般R2取100KΩ~1MΩ,R1为降压电阻,其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1为滤波电容,A1的1~13脚的各个脚的状态不同(9脚接地除外),在A2的17脚上发射(即输出)不同程序的电波信号,即输出不同的编码信号,在报警装置7内有解码接收集成块A4(YYH28或YYH27),YYH26与YYH28或YYH27均为专门配对使用的编码发射与解码接集成块,它们为珠海特思高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BT1、BT2为常闭感温开关型传感器,当报警盒1安装在保险柜内时,BT1、BT2等可以安装在保险柜的门等部位,其动作温度可设置在50~80℃用于当盗贼用火焰切割保险柜时报警,若报警盒1安装于仓库时,BT1、BT2可安置于容易起火部位用作火灾报警,动作温度也可适当作些调整,BT1、BT2等可以多个并联使用,增加数量增加监测点。BQ1、BQ2等为常开型开关传感器,它设置在监测库房等房间的门窗上,当门或窗打开时,BQ1或BQ2等闭合,给报警盒1输出报警信号。
在平时,报警盒1报警装置7及各报警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编码发射集成块A2不停地发出设定编码信号,这些设定的编码信号经传输信号电缆5送入报警装置7内经整形电路D3整形后输入解码接收集成块A4的14脚,当传输距离不大,信号较强时也可不用整形电路D3,解码接收集成块A4在其振荡频率与A2相同,即15~16脚之间的电阻R7与R2相同,A4与A2的1~13脚的状态相同的情况下,A4接到约定的编码信号时与其内部电路信号相符合,在其输出端17脚上呈现高电平,这个高电平通过二极管V4快速向C2充电,并经或非门D4反向使C点为低电平,从而不使报警。当某一路报警传感器动作,如当有人晃动或搬动保险柜时,金属重锤与金属环相碰,电源VDD1经R5、BQ3给或非门D1输入一个正(高电平)信号,再经D2反向在b点呈高电平,经二极管V2送到A2的输出端17脚上,其呈高电平,这个高电平阻止了A2发送预定的编码信号,这样的监测点的报警解码接收集成块A4收不到约定的编码信号,其输出端17脚上呈低电平,这时电容C2通过电阻R8放电,经一段时间的放电(放电时间的长短由R8、R9和C2确定),电容C2的电压降到低电位时,经或非门D4反向后在C点呈高电平,使音响报警电路A5内的喇叭B2发出警笛声报警,也使光报警电路A6内的b1发光二极管V5闪光报警,当其它报警传感器BQ1,BQ2,BT1,BT2等动作时,其报警过程与上述相同,故不再累赘。
在图6中异地声响报警电路A5由警笛集成块A8(5301),三极管V12、V13、V14,电阻R17以及喇叭B2组成,当C点的高电平送到A8的5脚时,A8以其6~7脚这间的电阻R17的阻值给出一个相应频率的警笛声电波,从A8的3脚送入V12基极,经V12和V13、V14二极放大后推动喇叭B2发出警笛报警声响。
在图7中异地光报警电路A6由D9、D10等双稳态电路,D11、D12等的振荡电路及三极管V15,发光二极管V5等组成。在通电瞬间,由于C5的作用使D9输出高电平,并抑制住D11、D12振荡器的工作(即不振荡),V15不导通,当接到报警信号后,C点变为高电平,D9的输出立即变为低电平,D11、D12组成的振荡器以R22、C7决定的频率开始振荡,D12的输出端经电阻R23向V15输送振荡信号,经V15放大后,在V5中流过振荡电流,闪光报警。按动按钮开关SB、电源VDD2经R21使双稳态电路复位,V5停止闪光报警。
在报警盒1内设置了本地声响报警电路A3,其电路与异地声响报警电路A5相同,当b点处于高电平时,喇叭B1发出由A7警笛块(5301)发警笛声响,以恐吓盗贼。在报警盒1内还设有电源电压欠电(即电压偏低)提示电路A1,N1为运算放大器,它的正输入端接在R12与R13的分压点上,当VDD1电压正常时,正输入端电位高于负输入端,所以N1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它抑制了后面由D5、D6组成的振荡器的工作(振荡),随着VDD1的下降,正输入端电位也在下降,当此电位低于负输入端电位时,N1的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这时由或非门D5、D6、R14、C4组成的振荡器开始以R14、C5的值决定的频率振荡,D6的输出端周期性地呈高电平、低电平变化,当它为低电平期间由或非门D7、D8、R15、C5组成的振荡器也开始振荡,经过二极管V7使三极管V8、随D7、D8的振荡来开通或关闭,在喇叭B1中发出“嘟嘟,嘟嘟”的负电提示声响,催促工作人员及时更换电池以保证机器正常工作。本欠电提示电路中采用了两级振荡电路,若只采用D5、D6组成的一级振荡电路仍有提示功能,只是提示声响仅为“嘟-—”单声响,不够顺耳。
图8,揭示了在异地报警装置7中的电源系统由电池组Gb9与交流供电二部分构成,220V交流电压经电源线及其插头9引入,再经电源开关13送入变压器10降压,再由二极管V16~19组成的桥式电路整流后,经三端稳压集成块N2稳压输出,通过反向隔离二极管V20后与电池组Gb相并接,形成电源电压VDD2供各部分使用,电阻R24与发光二级管V21支路起提示电源电压作用。
在有市电220V时,由交流电源供电,当停电时由电池组Gb9供电,由交直流两套电源供电,确保了报警装置7能长期稳定地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异地报警器,它由报警点的带有报警传感器的报警盒[1],监测点的异地报警装置[7]及其两者之间的传输信号电缆[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1)报警盒[1]内有向各部分提供电源的电池组Ga,报警传感器通过或门电路D1、D2控制编码发射集成块A2(YYH26)的输出端17脚的电位,传输信号电缆[5]的信号线连接A2的17脚,传输信号电缆[5]的另一根接电源负端即接地;(2)异地报警装置7内有向其各部分供电的电源系统,传输信号电缆[5]的信号线接到解码接收集成块A4(YYH28或YYH27)的信号输入端14脚,A4的输出端17脚上信号送到声响报警电路A5的喇叭B2上发出报警声响,或送到光报警电路A6使发光二极管V5闪光报警,或报警信号同时使声光报警。(3)报警盒[1]内的编码发射集成块A2(YYH26)的1~8脚,10~13脚的各脚分别或接高电位或接低电位或悬空的状态与异地报警装置[7]内的解码接收集成块A4(YYH28或YYH27)的1~8脚,10~13脚的状态分别对应相同,而且A2的15~16脚之间的电阻R2与A4的15~16脚之间的电阻R7其阻值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特征在于编码发射集成块A2的输出端17脚与电源负端之间并接稳压二极管V1,A2的17脚先接上阻值为10~100KΩ电阻R3后再与传输信号电缆[5]的信号线相接,在异地报警装置[7]上,传输信号电缆[5]的信号线连接一个阻值为10~100KΩ的电阻R6后接到解码接收集成块A4的输入端14脚上,在电阻R6的跟信号线不相交接的端点与电源负端(地线)之间还并接一个稳压二极管V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本地报警盒[1]内装有电源电压欠电提示电路A1,运算放大器N1的正输入端接到由电阻R12、R13的分压点上,N1的负输入端接到电阻R11与稳压二极管V6的稳压点上,N1之后接有D5、D6组成的受控振荡器,或接有D5、D6、D7、D8组成的二级振荡器,由受控振荡器控制三极管V8的通断,使喇叭B1发出声响提示欠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本地报警盒[1]内的或门电路D1、D2的输出信号还控制本地声响报警电路A3使之在喇叭B1发出声响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本地报警盒[1]所带的报警传感器可为常开(闭)型开关传感器BQ1、BQ2,也可为晃动开关型传感器BQ3或常闭型感温传感器BT1、BT2,或以上各种类型传感器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在异地报警装置[7]内,在电阻R6跟稳压二极管V3的交点与解码接收集成块A4的输入端14脚之间串接有整形电路D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异地报警装置[7]的电源系统由电池组Gb9与交流供电两部分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地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报警盒[1]内的晃动开关传感器BQ3[6]由金属环和金属重锤二部分组成,金属环固定安装,并有导线与或非门D1的一个输入端相接,金属重锤置于金属环内并用吊线(绳)吊置起来,金属重锤能自由晃动,金属重锤还用导线接到电池组Ga的正端VDD1上,常态时金属锤与金属环不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异地防盗报警器,它由带有多种类型的多个传感器的报警盒(1)和带有声光报警的报警装置(7)及传输电缆(5)组成,其特点是报警盒(1)内的编码发射集成块(YYH26)与报警装置(7)内的解码接收集成块(YYH28或YYH27)为配对使用的专用集成块,在传输电缆(5)上输送的不是简单的开(短)路信号,而是有几万种可供选择的编码信号,传输电缆(5)还能抗市电220V的破坏,故本报警器具有很强的防范功能和高可靠性,特别适用于保险柜,库房等的防盗报警。
文档编号G08B25/04GK2290896SQ9720775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7日
发明者姚勇, 嘉凯, 张鸣雷, 杨石焱 申请人:四川省科学城金盾防盗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