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0092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防盗或防偷而粘贴于商品上的防盗标签,特别涉及在使用过程中对电池进行检查的防盗标签。
普遍的作法是通过双面胶带将防盗标签粘贴于商店中展示的磁带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各种商品上。当盗窃者将该防盗标签剥离下来、切断连接的电缆、并将商品带出店外时,该防盗标签会发出警报,从而通知店员。
在上述的防盗标签的较小的框架内部接纳有电源电池、蜂鸣器等警报装置、形成有与该电源和警报装置连接的警报电路的电路主板、用于检测盗窃情况的检测开关等部件。环状的电缆还从电路主板处进一步延伸到框架外部,从而该电缆可与商品的展示棚的杆等连接。
图4表示上述的防盗标签的已有实例。在该图中,框架1由塑料等材料形成,在其内部设置有作为电源2的电池、由印刷电路主板构成的警报电路3、作为警报装置4的蜂鸣器,此外还安装有警报电路3的检测开关、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6的动作部件7等。电缆8从警报电路3延伸到框架1的外部,双面胶带9粘贴于框架1的粘贴面1a上。
检测开关5为这样的按压开关,该按压开关沿开设于框架1的粘贴面1a上的孔1b按照垂直方向在粘贴面上延伸,在该开关处于下压状态下,警报装置4处于切断状态,在开关处于突出状态下,警报装置4接通。但是,当暂时接通时,如果电源开关6本身保持该状态,不切断,则警报装置4不停止动作。
图5表示上述防盗标签的使用状态。
首先,使电缆8中的前端电缆8a环绕立设于商品的陈列棚等中的固定杆10的周围一圈,之后使该前端电缆8a通过框架1、从而将固定杆10和防盗标签连接。由于固定杆10的两端固定于棚或墙等上,这样不能沿固定杆10的纵向使电缆8移动、并将其相对端部拔下。接着,通过按压动作部件7使电源开关6接通,之后通过双面胶带9将该防盗标签粘贴于商品11的固定面11a上。由此,检测开关5受到按压,警报装置处于准备状态。
图6为警报电路3的电路图。作为警报装置4的蜂鸣器的一端通过电源开关6与电源2的正极一侧连接,其另一端与晶体管Q3中的集电极连接。该晶体管Q3中的发射极与电源2的负极连接,晶体管Q3中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3与晶体管Q2中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2中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4与晶体管Q1中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2中的发射极与电源2的正极一侧连接。电阻器R1、检测开关5和电缆8相互串联,并与电源2的两极连接。晶体管Q2中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2与晶体管Q1中的集电极连接,同时通过并联的二极管D连接于电阻器R1和检测开关5之间。晶体管2中的集电极与晶体管Q1中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4连接。晶体管Q1中的发射极与电源2的负极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在防盗标签粘贴于商品上的状态下,检测开关5接通,电源开关6接通。此时,电流按照电源2→电源开关6→电阻器R1→检测开关5→电缆8→电源2的回路流动。晶体管Q1、Q2,Q3处于截止状态,警报装置4处于切断状态,电流不流动,从而不发出警报。
当盗窃者从商品11上剥离下防盗标签时,检测开关5突出、并切断。于是,电流从电阻器R1、经过二极管D、从晶体管Q1中的基极流向其发射极、晶体管Q1导通,晶体管Q2中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4接地、晶体管Q2导通。当晶体管Q2导通时,电流从电阻器R3流入晶体管Q3中的基极~发射极之间,晶体管Q3导通,从而警报装置4进行发出声响的动作。当晶体管Q3导通时,即使在检测开关5处于接通的状态下,Q1保持导通状态,警报装置4不停止进行发出声响的动作。为了使警报装置4停止动作,必须将电源开关6切断。
但是,在上述已有的防盗标签以粘贴于商品上的方式使用时,会发生剥离下等情况,之后警报装置确实不动作,这等于未使用。电池即使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在长期保存过程中仍会自然放电,从而不能使警报装置动作。由此,此时必须对电池进行检查。
如果粘贴于商品上的时间较短,可在粘贴之前对电池进行检查,但是还要想到,当粘贴时间较长时,由于在此过程中的放电作用,电池没电了,在发生偷盗的关键时刻,警报装置未动作。
由于为了对电源2进行检查,可对警报装置4是否动作进行检查,这样可将防盗标签从商品上剥离下,将检测开关5切断。或也可切断电缆8。
但是,当为了检查电池、暂时从商品上剥离下防盗标签时,要花费一定时间将该防盗标签再次粘贴于商品上。当切断电缆8时,不能简单地将电缆8连接,从而不能再次使用该电缆8。此外即使在粘贴之前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当暂时检测开关5切断时,即便该开关恢复到接通状态,警报装置仍连续发出声响,如果不切断电源开关6,则该警报装置不停止动作,由此检查的操作较为复杂。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标签,该防盗标签可简单地对电池进行检查。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标签,该防盗标签可在粘贴于商品等上的状态下对电池进行检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盗标签,在其框架内部设置有电源、警报装置、与该电源与警报装置连接的警报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警报电路中设置有相互离开的二个接点,在上述框架中形成有开口,通过从该开口插入操作杆,上述接点发生短路,使警报装置通电。
上述警报电路包括以间断方式使警报装置动作的振荡部,通过该振荡部上述接点也可使警报装置通电。
最好上述框架以粘贴于商品等上的方式使用,上述开口开设于框架中的除粘贴面以外的表面上。另外还可采用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操作杆由导电性部件形成,上述操作杆从上述开口插入,这样操作杆本身使上述接点之间发生短路。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防盗标签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防盗标签的警报电路的一个实例的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警报电路的另一实例的图;图4为表示已有的防盗标签的结构图,图4(a)为剖面图,图4(b)为底面图;图5为表示已有的防盗标签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图6为表示已有的警报电路的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表示本发明的防盗标签的使用状态,图2表示警报电路。该防盗标签的大部分结构与已有实例中所描述的相同,下面主要对不同的结构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防盗标签的框架1的侧面开设有开口12。该开口12为手指不能伸入的小孔,仅仅操作杆13中的细前端可插入该开口12。操作杆13的至少前端部分由导电性部件形成。最好该开口12形成于框架1中的除粘贴面1a(参照图4)以外的其它表面上。
如图2的警报电路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使晶体管Q2中的发射极一侧与集电极一侧设置有相互离开的接点14、14。这样,当导电操作杆13从开口12插入时,操作杆13的前端便伸入接点14、14之间,从而使两个接点之间发生短路。由于操作杆13具有导电性,从而可直接使接点14、14之间发生短路,这样可使整个装置的结构的体积减小。
如图1所示,当在防盗标签处于粘贴于商品11上的状态下,操作杆13从开口12插入时,如前面所述,接点14、14之间会发生短路。于是,晶体管Q3中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施加有电压,Q3导通,警报装置4通电,从而该警报装置4进行发出声响的动作。当从开口12中拔出操作杆13时,接点14、14离开而切断,警报装置4的发出声响的动作停止。由于即使在开口12形成于粘贴面1a的情况下,仍无需将电源开关切断的操作,这样可实现使检查得到简化的目的。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警报电路。虽然该实施例的电路也基本与图2的电路相同,但是该电路的特征在于振荡电路15是作为集成电路装配成的。如假设线所包围的中间部分所示,该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为由多个NAND电路、电阻器、电容器等构成的公知结构。
当切断检测开关5、或将电缆8切断时,与图2的场合相同,晶体管Q1、Q2导通,振荡电路15中的集成电路通电。由于振荡电路15的输出通过电阻器R3与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当振荡电路15中的集成电路通电时,Q3以交替方式反复导通和截止,这样警报装置4中的蜂鸣器以间断方式进行发出声响的动作。
为了对电源2进行检查,当从开口12插入操作杆13时,在与图3中的Q2并联的接点14、14之间发生短路,从而振荡电路15中的集成电路通电。于是,借助集成电路的输出,Q3以交替方式反复导通与截止,警报装置4以间断方式进行发出声响的动作。当操作杆13从开口12中拔出时,接点14、14离开,振荡电路15的通电停止,警报装置4便停止发出声响的动作。
按照图3所示的结构,由于警报装置4处于以间断方式导通的状态,这样可控制电源2的消耗,从而可延长防盗标签的电源2的寿命。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虽然可通过操作杆13实现接点14、14之间的连接,断开,但是也可在此处设置开关,从而可通过操作杆对该开关进行开闭操作。此外,接点14、14的位置也可设置于晶体管Q3中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等其它的位置。
如果按照上述方式采用本发明,在防盗标签中,由于在警报电路中设置有相互离开的二个接点,在上述框架中形成有开口,通过从该开口插入操作杆,便可使上述接点之间发生短路,使警报装置通电,这样可简单地进行防盗标签的电池的检查。
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在警报电路中设置有振荡部,通过该振荡部,上述接点使警报装置通电,则可减少电池检查时的电池的消耗。
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上述框架以粘贴于商品等上的方式使用,上述开口开设于框架中的除粘贴面以外的其它表面上,则可在防盗标签粘贴于商品上的状态下对电池进行检查。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盗标签,在其框架内部设置有电源、警报装置、与该电源与警报装置连接的警报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警报电路中设置有相互离开的二个接点,在上述框架中形成有开口,通过从该开口插入操作杆,上述接点发生短路,使警报装置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标签,其特征在于,上述警报电路包括以间断方式使警报装置动作的振荡部,通过该振荡部上述接点使警报装置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标签,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以粘贴于商品等上的方式使用,上述开口开设于框架中的除粘贴面以外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盗标签,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杆由导电性部件形成,上述操作杆从上述开口插入,这样操作杆本身使上述接点之间发生短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标签,该防盗标签可简单地并且可在粘贴于商品等上的状态下对电池进行检查。一种防盗标签,在该防盗标签的框架(1)内部设置有电源(2)、警报装置(4)、与该电源与警报装置连接的警报电路(3),在警报电路(3)中设置有相互离开的二个接点(14、14),在上述框架(1)中形成有开口(12),通过从该开口插入具有导电性的操作杆(13),该操作杆(13)使接点(14、14)之间发生短路,使警报装置(4)通电。上述开口(12)设置于框架(1)中的除粘贴面以外的表面上。
文档编号G08B13/00GK1197257SQ9810582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4日
发明者胜间洋 申请人:奇斯克姆国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