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转换式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151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捷转换式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接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便捷转换式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进入到大众生活中,而电器的运转通常 都离不开电源,插头作为连接电器与电源的必备用具,其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就目 前而言,与插头配套的插座一般有两眼插座和三眼插座,因此,与插座对应的插头也分 为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如申请号为200520146156. 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卧式 两脚电源插头,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立式两脚电源插头易脱落,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 题。其包括两导电插销,相对插座面的上绝缘盖板和下绝缘盖板组成的插头体,或注塑 成整体式的插头体,其特征为其导线出口在插头体四周的一个转角处。又如申请号为 200420047833. 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凸形阴痛座三脚插头,包括地、火、零线三 个金属阴插座,设于绝缘材料构成的插头本体2的三个插座孔3中,从所述插座孔后端 导出引线,所述插头本体的横截面为凸字形阶梯结构;所述插座孔3布置为上部一个, 下部左、右各一个,在插头本体后端设突缘l,用陶瓷制成。上述的两个专利然分别 对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做出了改进,但依然存在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不能通用的问题, 即两脚插头仅能适用于两眼插座,而三脚插头也仅能适用于三眼插座,因此,在使用时 非常麻烦,经常出现购买的电器所附带的插座与室内的插座不配套的问题,或者在一个 地方适用,但更换地方后不适用的问题,此时,往往需要购买插线板,不但浪费金钱, 而且使用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合理、 结构紧凑、能实现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自由转换的转换式插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便捷转换式插头,包括底座以 及安装于底座上的L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和接地导电插片,其特征是L极导电
插片和N极导电插片的下部对应穿过并固定连接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第一旋转柱
和第二旋转柱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底座上;接地导电插片连接有第三旋转柱,第三旋转 柱周壁上等弧度开设有与接地导电插片相配合的开口,接地导电插片的下部卡设于开口 内并经转动定位销与第三旋转柱相铰接,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第三旋转柱 内的接地连接片。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和第三旋转柱的中部均制有凸台,凸台的下侧面顶 接底座的底面。
其中一种更优的方案是上述的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和第三旋转柱均是凸台的 外周面上制有齿的齿轮;第三旋转柱与第二旋转柱相啮合,第二旋转柱同时与第一旋转 柱相啮合。
上述的第二旋转柱上与第三旋转柱相啮合的齿数多于第二旋转柱上与第一旋转柱相啮合的齿数。
另一种更优的方案是上述的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和第三旋转柱均是凸台的外 周面上制有齿的齿轮;第三旋转柱与第一旋转柱相啮合,第一旋转柱同时与第二旋转柱 相啮合。
上述的第一旋转柱上与第三旋转柱相啮合的齿数多于第一旋转柱上与第二旋转柱 相啮合的齿数。
上述的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旋转柱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以及与第二旋转柱相配合的 第二定位柱。
上述的底座上设有齿轮固定板,齿轮固定板上开有三个分别与L极导电插片、N极 导电插片和接地导电插片相适配的通孔,L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和接地导电插片穿 过通孔;齿轮固定板上开有与倒置状态的接地导电插片相适配的槽口,槽口连通与接地 导电插片相配合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L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上,N极导电插 片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上;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底座上;第 三旋转柱周壁上等弧度开设有与接地导电插片相配合的开口,接地导电插片的下部卡设 于开口内并经转动定位销与第三旋转柱相铰接,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第三 旋转柱内的接地连接片。由于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可以旋转,因此,L极导电插片 和N极导电插片能够在三脚插头和两脚插头两种状态之间转换;而接地导电插片与第三 旋转柱相铰接,因此能够围绕转动定位销倾倒和竖立,当需要从三脚状态转换到两脚状 态时,将接地导电插片放倒即不会妨碍L极导电插片和N极导电插片插入插座内,当需 要从两脚状态转换到三脚状态时,将接地导电插片竖立即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两脚插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三脚插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两脚插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三脚插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是图3中L极导电插片和第一旋转柱的配合示意图8是图3中N极导电插片和第二旋转柱的配合示意图9是图3中接地导电插片和第三旋转柱的配合示意图10是图9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图标号说明底座l, L极导电插片2, N极导电插片3,接地 导电插片4,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柱6,第三旋转柱7,开口7a,转动定位销8,接 地连接片9,凸台IO,第一定位柱ll,第二定位柱12,齿轮固定板13,通孔13a,槽 口 13b。实施例l:
图1、图2、图3以及图7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便捷转换式插头,包括底座l以及安装于底座1上的L极导电插片2、 N极导电插片3 和接地导电插片4, L极导电插片2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5上,N极导电插片3下部嵌 箍在第二旋转柱6上第一旋转柱5和第二旋转柱6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底座1上;接地 导电插片4连接有第三旋转柱7,第三旋转柱7周壁上等弧度开设有与接地导电插片4 相配合的开口 7a,接地导电插片4的下部卡设于开口 7a内并经转动定位销8与第三旋 转柱7相铰接,接地导电插片4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第三旋转柱7内的接地连接片9。 由于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可以旋转,因此,L极导电插片和N极导电插片能够在三 脚插头和两脚插头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并且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可以自由旋转能随 机实时的调节L极导电插片2、 N极导电插片3之间的间距,从而适配不同间距的插口。 而接地导电插片与第三旋转柱相铰接,因此能够围绕转动定位销倾倒和竖立,当需要从 三脚状态转换到两脚状态时,将接地导电插片放倒即不会妨碍L极导电插片和N极导电 插片插入插座内,当需要从两脚状态转换到三脚状态时,将接地导电插片竖立即可。
为了使插头在插入插座的过程中,不会由于用力过大而将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 柱6和第三旋转柱7压入底座内,在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的中 部均制有凸台10,凸台10的下侧面顶接底座1的底面。由于有凸台10的下侧面的支撑, 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没有了下降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之间的转换更为便捷,还釆取了以下的 技术措施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均是凸台10的外周面上制有齿 的齿轮;第三旋转柱7与第二旋转柱6相啮合,第二旋转柱6同时与第一旋转柱5相啮 合。第二旋转柱6上与第三旋转柱7相啮合的齿数多于第二旋转柱6上与第一旋转柱5 相啮合的齿数。由于采用了上述的传动结构,当需要将三脚插头转换成两脚插头时,逆 时针转动第三旋转柱7,在第三旋转柱7的带动下,第二旋转柱6进行顺时针旋转,而 第二旋转柱6又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旋转柱5逆时针旋转,当转到两脚插头所需的位置 时,将第三旋转柱7上的接地导电插片4倾倒成水平状态,从而使三脚插头转换成两脚 插头。而将两脚插头转换成三角插头的过程与之相反。
为了进一步提高两脚插头和三角插头之间转换过程的精确度,使转换过程更加便 利,底座1上设有与第一旋转柱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1以及与第二旋转柱6相配合 的第二定位柱12。
底座1上设有齿轮固定板13,齿轮固定板13上开有三个分别与L极导电插片2、 N 极导电插片3和接地导电插片4相适配的通孔13a, L极导电插片2、 N极导电插片3和 接地导电插片4穿过通孔13a;齿轮固定板13上开有与倒置状态的接地导电插片4相适 配的槽口13b,槽口 13b连通与接地导电插片4相配合的通孔13a。由于采用上述结构, 可以限制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的上下移动,提高了本实施例的 稳定性及安全性,延长了本实施例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图4至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便捷转换式插头,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于底座1上的L极导电插片2、 N极导电插片3和接地导电插片4, L 极导电插片2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5上,N极导电插片3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6 上,第一旋转柱5和第二旋转柱6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底座1上;接地导电插片4连接 有第三旋转柱7,第三旋转柱7周壁上等弧度开设有与接地导电插片4相配合的开口 7a, 接地导电插片4的下部卡设于开口 7a内并经转动定位销8与第三旋转柱7相铰接,接 地导电插片4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第三旋转柱7内的接地连接片9。
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的中部均制有凸台10,凸台10的下 侧面顶接底座1的底面。
第一旋转柱5、第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均是凸台10的外周面上制有齿的齿轮; 第三旋转柱7与第一旋转柱5相啮合,第一旋转柱5同时与第二旋转柱6相啮合。第一 旋转柱5上与第三旋转柱7相啮合的齿数多于第一旋转柱5上与第二旋转柱6相啮合的 齿数。由于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可以旋转,因此,L极导电插片和N极导电插片能 够在三脚插头和两脚插头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并且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可以自由旋 转能随机实时的调节L极导电插片2、 N极导电插片3之间的间距,从而适配不同间距 的插口。由于采用了上述的传动结构,当需要将三脚插头转换成两脚插头时,顺时针转 动第三旋转柱7,在第三旋转柱7的带动下,第二旋转柱6进行逆时针旋转,而第二旋 转柱6又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旋转柱5顺时针旋转,当转到两脚插头所需的位置时,将 第三旋转柱7上的接地导电插片4倾倒成水平状态,从而使三脚插头转换成两脚插头。 而将两脚插头转换成三角插头的过程与之相反。
底座1上设有与第一旋转柱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1以及与第二旋转柱6相配合 的第二定位柱12。
底座1上设有齿轮固定板13,齿轮固定板13上开有三个分别与L极导电插片2、 N 极导电插片3和接地导电插片4相适配的通孔13a, L极导电插片2、 N极导电插片3和 接地导电插片4穿过通孔13a;齿轮固定板13上开有与倒置状态的接地导电插片4相适 配的槽口 13b,槽口 13b连通与接地导电插片4相配合的通孔13a。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 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便捷转换式插头,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于所述的底座(1)上的L极导电插片(2)、N极导电插片(3)和接地导电插片(4),其特征是所述的L极导电插片(2)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5)上,所述的N极导电插片(3)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6)上;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和第二旋转柱(6)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所述的底座(1)上;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4)连接有第三旋转柱(7),所述的第三旋转柱(7)周壁上等弧度开设有与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4)相配合的开口(7a);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4)的下部卡设于所述的开口(7a)内,并经转动定位销(8)与所述的第三旋转柱(7)相铰接;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4)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所述的第三旋转柱(7)内的接地连接片(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便捷转换式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第 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的中部均制有凸台(10),所述的凸台(10)的下侧面顶接所 述的底座(l)的底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转换式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第 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均是所述的凸台(10)的外周面上制有齿的齿轮;所述的第 三旋转柱(7)与所述的第二旋转柱(6)相啮合,所述的第二旋转柱(6)同时与所述的第一 旋转柱(5)相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转换式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旋转柱(6)上与 所述的第三旋转柱(7)相啮合的齿数多于所述的第二旋转柱(6)上与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 相啮合的齿数。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转换式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第 二旋转柱(6)和第三旋转柱(7)均是所述的凸台(10)的外周面上制有齿的齿轮;所述的第 三旋转柱(7)与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相啮合,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同时与所述的第二 旋转柱(6)相啮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捷转换式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上与 所述的第三旋转柱(7)相啮合的齿数多于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上与所述的第二旋转柱(6) 相啮合的齿数。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便捷转换式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l)上设有 与所述的第一旋转柱(5)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1)以及与所述的第二旋转柱(6)相配合 的第二定位柱(1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捷转换式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l)上设有齿轮 固定板U3),所述的齿轮固定板(13)上开有三个分别与所述的L极导电插片(2)、 N极 导电插片(3)和接地导电插片(4)相适配的通孔(13a),所述的L极导电插片(2) 、 N极导 电插片(3)和接地导电插片(4)穿过所述的通孔(13a);所述的齿轮固定板(13)上开有与 倒置状态的所述的接地导电插片(4)相适配的槽口 (13b),所述的槽口 (13b)连通与所述 的接地导电插片(4)相配合的通孔(13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便捷转换式插头,涉及电源插接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L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和接地导电插片,L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一旋转柱上,N极导电插片下部嵌箍在第二旋转柱上;第一旋转柱和第二旋转柱的下部均转动插设于底座上;接地导电插片连接有第三旋转柱,第三旋转柱周壁上等弧度开设有与接地导电插片相配合的开口,接地导电插片的下部卡设于开口内并经转动定位销与第三旋转柱相铰接,接地导电插片的下端顶接有固定于第三旋转柱内的接地连接片。其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结构紧凑,能随机实时的调节L极导电插片、N极导电插片之间的间距,从而适配不同间距的插口;并且能实现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自由转换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R27/00GK201383605SQ20092011666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沈建锋, 马飞成 申请人:马飞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