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端子插接的导向机构及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19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用于端子插接的导向机构及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对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端子插接的导向机构及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在很多的电路对接场合中,会使用快速对接技术。快速对接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电路连接的两端做成公端子和母端子,公端子一般是凸出的金手指形状的金属针脚,母端子为内有金属弹片的凹槽,例如电脑内存条的插拔,就是一种快速对接。

公端子和母端子对接中,需要公端子上的金属针脚和母端子内的金属弹片接触良好,也就需要公端子和母端子配合到位。配合不到位,就会使电路接触不良,带来用电隐患。

在机柜中运用电路快速对接技术时,会将一个端子固定在机柜后端,另一个端子固定在插拔体末端。从机柜前端推入或者拉出插拔件时,方便电路进行连接或者断开。但是,由于机械加工的精度存在误差,这种误差会累积到快插端子的连接上。如果将两个端子牢牢地固定住,因为机柜加工误差,会使得两个端子配合不到位造成电路接触不良,还会使得端子本身承受很大受力造成端子本身的损伤和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现端子之间快插配合且避免端子损坏的用于端子插接的导向机构及端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端子插接的导向机构,包括设有滑动槽的定位件、用于端子固定其上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定位件的一侧面设有连通所述滑动槽且供所述端子一侧露出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顶面与所述定位件的顶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隔,使得所述活动件在所述滑动槽内可上下移动;和/或,

所述定位件的与所述开口所在侧面的相对另一侧面设有两个向所述开口方向凸出的限位件,所述活动件在所述滑动槽内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活动件的两端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分别留有第二间隔,使得所述活动件于所述滑动槽内可在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水平来回移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底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相对两侧上的第一侧板、以及相对所述第一底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顶板;所述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顶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滑动槽,所述开口开设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限位件对应所述开口设置在相对的另一所述第一侧板上;

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二底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相对两侧上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可移动配合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配合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且一个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口相对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端子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柜内的第一端子、安装在 插拔体上的与所述第一端子相配合插接的第二端子、安装在所述机柜内或插拔体上的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有滑动槽的定位件以及活动件,所述定位件的一侧面设有连通所述滑动槽的开口,所述活动件对应所述开口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固定在所述活动件上,且一侧露出所述定位件的开口,以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端子或第一端子插接。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顶面与所述定位件的顶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隔,使得所述活动件在所述滑动槽内可上下移动;和/或,

所述定位件的与所述开口所在侧面的相对另一侧面设有两个向所述开口方向凸出的限位件,所述活动件在所述滑动槽内位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活动件的两端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分别留有第二间隔,使得所述活动件于所述滑动槽内可在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水平来回移动。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高度和/或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的高度和/或长度。

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螺钉或凸柱。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底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相对两侧上的第一侧板、以及相对所述第一底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顶板;所述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顶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滑动槽,所述开口开设在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限位件对应所述开口设置在相对的另一所述第一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二底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相对两侧上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可移动配合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别配合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且一个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口相对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座、相间隔平行地插设在所述第一端子座上的数个针脚;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座、对应数个所述针脚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座上的数个插槽,所述插槽贯穿所述第一端子座的至少一侧面;每一所述插槽内设有与所述针脚接触形成电连接的金属片;或者,

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座、数个相间隔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座内的插槽,所述插槽贯穿所述第一端子座的至少一侧面;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座、与所述插槽相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座上的数个针脚;每一所述插槽内设有与所述针脚接触形成电连接的金属片。

优选地,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实现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定位对接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相配合的定位销和导向孔;

所述定位销和导向孔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件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开口至少一侧,另一个对应设置在所述插拔体或机柜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使得两个相配合插接的端子中,一个可通过固定在导向机构上相对另一个有一定的活动量,可消除端子安装载体(机柜或插拔体)的加工误差,修正两个端子插接时的方向误差,消除端子插拔动作时的撞击力,也使得两个端子接合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在机柜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中一端子在插拔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中导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导向机构组合后的侧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导向机构组合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包括可相配合插接的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以及用于端子插接的导向机构3。第一端子1用于安装在机柜10内,第二端子2用于安装在插拔体20上;插拔体20在装入机柜10后,第二端子2与第一端子1相配合插接实现电连接。导向机构3可安装在机柜10内或插拔体20上,用于其中一个端子固定其上,为端子提供一定的活动量,以修正插接角度后与另一端子快插配合。

端子组件中,第一端子1可以为公端子,也可以为母端子,对应地,第二端子2可以为母端子,也可以为公端子。

本实施例中,安装在机柜10内的第一端子1为母端子,安装在插拔体20上的第二端子2为公端子。即,如图2所示,第二端子2包括第二端子座21、设置在第二端子座21上的数个针脚22。如图3所示,第一端子1包括第一端子座11、数个相间隔平行地设置在第一端子座11内的插槽12,插槽12贯穿第一端子座11的至少一侧面。数个针脚22与数个插槽12相对应设置,每一插槽12内设有与针脚22接触形成电连接的金属片(未图示)。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也可包括第一端子座、相间隔平行地插设在第一端子座上的数个针脚;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座、对应数个针脚设置在第二端子座上的数个插槽,插槽贯穿所述第一端子座的至少一侧面;每一插槽内设 有与针脚接触形成电连接的金属片。

第一端子1可通过导向机构3安装在机柜10内,第二端子2固定插拔体20上,从而第一端子1在导向机构3上相对第二端子2有一定的活动量,可通过移动以与第二端子2精准对位后再相配合插接。当然,反之,也可以是第二端子2通过导向机构3安装在插拔体20上,而第一端子1固定在机柜10内,第二端子2在导向机构3上相对第一端子1有一定的活动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通过导向机构2安装在机柜10内。

如图3-5所示,导向机构3包括设有滑动槽30的定位件31以及活动件32;定位件31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机柜10内或插拔体20上。其中,定位件31的一侧面设有连通滑动槽30的开口310,活动件32对应开口310可移动配合在滑动槽30内。第一端子1或第二端子2固定在活动件32上,且一侧露出定位件31的开口310,以与对应的第二端子2或第一端子1插接。

活动件32在滑动槽30内与滑动槽30内壁之间留有间隔,从而活动件32可在其中移动,带动端子的移动调节。具体地,如图4所示,活动件32的顶面与定位件31的顶面之间留有第一间隔100,使得活动件32在滑动槽30内可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端子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定位件31的与开口310所在侧面的相对另一侧面设有两个向开口310方向凸出的限位件33,活动件32在滑动槽30内位于两个限位件33之间,且活动件32的两端与限位件33之间分别留有第二间隔200,使得活动件32于滑动槽30内可在两个限位件33之间水平来回移动,从而可带动端子水平来回移动。

限位件33凸出在滑动槽30内,可为螺钉或凸柱。两个限位件33之间的间距大于活动件32的长度,使得限位件33与活动件32的端部有第二间隔200。

为了方便端子在开口310内能够上下、水平移动,开口310的高度和/或长度大于端子(第一端子1或第二端子2)的高度和/或长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端子1固定在活动件32上;第一端子1的插槽12一端开口朝向定位件31外侧,以与第二端子2的针脚22配合。参考图4,活动件32在定位件31内上下移动时,带动第一端子1在开口310处上下移动;参考图5,活动件32在定位件31内于两个限位件33之间水平来回移动时,带动第一端子1在开口310处水平移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件31包括第一底板311、连接在第一底板311相对两侧上的第一侧板312、以及相对第一底板311连接在第一侧板312上的顶板313。第一底板311、第一侧板312和顶板313之间的空间形成滑动槽30,开口310开设在一个第一侧板312上,限位件33对应开口310设置在相对的另一第一侧板312上。顶板313可覆盖定位件31的整个顶部,在滑动槽30的顶部封闭;当然,顶板313也可覆盖定位件31的部分顶部,例如包括分别连接两个第一侧板312的两个顶边板,用于与活动件32的顶部配合;两个顶边板相间隔而不相连接,从而使得定位件31的顶部开放。

活动件32包括第二底板321、连接在第二底板321相对两侧上的第二侧板322。第二底板321可移动配合在第一底板311上,两个第二侧板322分别配合在对应的第一侧板312的内侧,且一个第二侧板322设有缺口323,缺口323与开口310相对且连通,第一端子1或第二端子2配合在缺口323处并可通过螺钉等件固定在第二底板321上。

定位件31可由钣金件制成;活动件32也可由钣金件制成。活动件32整体呈C形,以开放侧朝上设置在滑动槽30内。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端子组件还包括实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 2定位对接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相配合的定位销41和导向孔42。定位销41和导向孔42中,一个设置在定位件31侧面上且位于开口310至少一侧,另一个对应设置在插拔体20或机柜10内。

本实施例中,定位销41设置在定位件31上;定位件31的一个第一侧板312上设有两个定位销41,两个定位销41位于开口310的两侧。导向孔42设置在插拔体20上,且对应定位销41分布在第二端子2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通过导向机构3安装在机柜10内后端,第二端子2安装在插拔体20朝向机柜10内后端的后侧上。插拔体20在机柜10内的插入和拔出,实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的接合和分离。其中,插拔体20插入机柜10时,后侧朝向机柜10内,以插拔体20后侧上的导向孔42对准并插入导向机构3上的定位销41,两者的配合预先修正插拔体20插入方向的误差,对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的插接进行初步定位。通过导向机构3调整第一端子1的位置,以与插拔体20上的第二端子2对准;插拔体20继续插入操作,使第一端子1的针脚12插入到第二端子2的插槽22内,完成插拔体20的插入,机柜10和插拔体20的电路连接导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