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0549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快,而电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在土地的地面上使用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将变压器埋于地下,成为一种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地埋式变压器的位置在地下,使其监控不方便,对于变压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监控尤其重要,能防止变压器烧毁与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埋式变压器,用以解决防止变压器烧毁与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的问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埋式变压器,其组成包括:变压器本体1,所述的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接线柱2,所述的接线柱2的顶端设置梯形密封件3,所述的梯形密封件3配合高压线使用;

所述的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上设置四个温度探头4,所述的四个温度探头4之间相互并联,所述的四个温度探头4均通过导线连接到主机箱5上;

所述的主机箱5内设置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与温度检测电路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与存储卡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与蓝牙模块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单向传输信号至LED灯,所述的单片机单向传输信号至扬声器,所述的单片机单向接收KEY键的信号;

所述的扬声器、KEY键与LED灯均设置在监控室内;

所述的主机箱5、四个温度探头4与变压器本体1均装在防腐蚀箱6内,所述的防腐蚀箱6开有密封通孔7,所述的密封通孔7内穿过接线柱2。

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变压器,两个所述的温度探头4设置在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上端,两个所述的温度探头4设置在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下端,所述的四个温度探头4紧贴在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外表面。

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变压器,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低温度系数振荡器与高温度系数振荡器,所述的低温度系数振荡器将信号传递给计数器Ⅰ,所述的计数器Ⅰ同时接收预置Ⅰ与斜坡累加器的信号,所述的计数器Ⅰ将信号传递给比较电路,所述的斜坡累加器也将信号传递给比较电路,所述的计数器Ⅰ将信号传递给校零模块i,所述的校零模块i将信号传递给温度寄存器,所述的温度寄存器还接收比较电路与预置Ⅱ的信号;

所述的高温度系数振荡器将信号传递给计数器Ⅱ,所述的计数器Ⅱ将信号传递给校零模块ii,所述的校零模块ii将信号传递给温度寄存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上的存储器记录下变压器本体的温度变化曲线,方便对用电量或电网污染的研究。

2.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KEY键与LED灯均设置在监控室,方便变压器本体的监控,减少变压器本体意外损坏的概率。

3.本实用新型的梯形密封件,减少因地下潮湿或微生物腐蚀而影响接线柱与高压线之间的连接,保证变压器本体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箱的电气流程图。

附图3是附图2的温度检测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地埋式变压器,其组成包括:变压器本体1,所述的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接线柱2,所述的接线柱2的顶端设置梯形密封件3,所述的梯形密封件3配合高压线使用;

所述的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上设置四个温度探头4,所述的四个温度探头4之间相互并联,所述的四个温度探头4均通过导线连接到主机箱5上;

所述的主机箱5内设置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与温度检测电路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与存储卡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与蓝牙模块双向传输信号,所述的单片机单向传输信号至LED灯,所述的单片机单向传输信号至扬声器,所述的单片机单向接收KEY键的信号;

所述的扬声器、KEY键与LED灯均设置在监控室内;

所述的主机箱5、四个温度探头4与变压器本体1均装在防腐蚀箱6内,所述的防腐蚀箱6开有密封通孔7,所述的密封通孔7内穿过接线柱2。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变压器,两个所述的温度探头4设置在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上端,两个所述的温度探头4设置在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下端,所述的四个温度探头4紧贴在变压器本体1的外壳体的外表面。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变压器,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低温度系数振荡器与高温度系数振荡器,所述的低温度系数振荡器将信号传递给计数器Ⅰ,所述的计数器Ⅰ同时接收预置Ⅰ与斜坡累加器的信号,所述的计数器Ⅰ将信号传递给比较电路,所述的斜坡累加器也将信号传递给比较电路,所述的计数器Ⅰ将信号传递给校零模块i(=0),所述的校零模块i将信号传递给温度寄存器,所述的温度寄存器还接收比较电路与预置Ⅱ的信号;

所述的高温度系数振荡器将信号传递给计数器Ⅱ,所述的计数器Ⅱ将信号传递给校零模块ii(=0),所述的校零模块ii将信号传递给温度寄存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