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8932发布日期:2022-10-01 14:0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显示面板的显示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显示面板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3.现有的显示面板结构中,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还有待提升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调整挡墙结构的形状来为发光元件留出更多设置空间,以便提升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进而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一侧的发光元件和挡墙结构,挡墙结构围绕发光元件,至少部分挡墙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挡墙分部和第二挡墙分部,第一挡墙分部位于第二挡墙分部远离基板的一侧。第一挡墙分部包括靠近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一侧面,第二挡墙分部包括靠近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基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侧面与基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且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挡墙分部的覆盖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挡墙分部的覆盖面积。
6.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7.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挡墙分部靠近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一侧面与基板所在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挡墙分部靠近发光元件一侧的第二侧面与基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从而减小挡墙结构中第二挡墙的宽度,如此可以为发光元件留出更多设置空间,以便提升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进而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同时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挡墙分布的覆盖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挡墙分部的覆盖面积,即形成上小下大的挡墙结构中,可以使得挡墙结构的制备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图1中沿b-b’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7是图1中沿c-c’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8是本图1中沿c-c’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9是本图1中沿c-c’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基本概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1以及设置于基板11一侧的发光元件12和挡墙结构13,挡墙结构13围绕发光元件12,至少部分挡墙结构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挡墙分部131和第二挡墙分部132,第一挡墙分部131位于第二挡墙分部132远离基板11的一侧,第一挡墙分部131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2一侧的第一侧面1311,第二挡墙分部132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2一侧的第二侧面1322,第一侧面1311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侧面1322与基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且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即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一挡墙分部131的覆盖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挡墙分部132的覆盖面积。
21.示例性的,发光元件12设置于基板11一侧并且与基板11电连接,基板11可以为驱动基板,用于为发光元件12发光提供驱动信号,驱动信号例如可以包括阳极信号、阴极信号以及数据信号,保证发光元件12可以正常发光显示。可选的,基板11中设置有驱动发光元件12发光的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驱动电路与发光元件12电连接,用于驱动发光元件12发光。根据发光元件12的驱动方式不同,驱动电路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不同。具体的,当发光元件12的驱动方式为主动驱动时,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通过薄膜晶体管驱动发光元件12发光;当发光元件12的驱动方式为被动驱动时,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阴极信号线和阳极信号线,通过阴极信号线和阳极信号线为发光元件12通过发光所需的阴极信号和阳极信号,驱动发光元件12发光。本发明实施例对驱动电路的具体设置方式不进行说明。
22.发光元件12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发光主体12a以及设置于发光主体12a表面的电极12b,发光主体12a进一步可以包括p型半导体层、发光复合层和n型半导体层(图中未示出),对应的,电极可以包括阳极和阴极。阳极分别与驱动基板和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驱动基板通过阳极向p型半导体层提供阳极显示信号。阴极分别与驱动基板和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驱动基板通过阴极向n型半导体层提供阴极显示信号。p型半导体层的产生的空穴以及n型半导体层产生的电子在发光复合层复合发光,实现发光元件12正常发光显示。
23.进一步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基板11一侧,且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之间的挡墙结构13,如图1所示,挡墙结构13例如可以形成网格状的遮光挡墙,发光元件12设置
于网格状遮光挡墙的网眼中,挡墙结构13可以吸收入射至其上的光线,可以避免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出光之间的串扰问题,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4.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遮光挡墙13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挡墙分部131和第二挡墙分部132,第一挡墙分部131位于第二挡墙分部132远离基板11的一侧,其中第一挡墙分部131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2一侧的第一侧面1311,第二挡墙分部132包括靠近发光元件12一侧的第二侧面1322,第一侧面1311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侧面1322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具体的,现有技术中挡墙一般为整体结构,且各处挡墙结构的侧面坡度一致,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挡墙结构13包括第一挡墙分部131和第二挡墙分部132,并且第一侧面1311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侧面1322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即第一挡墙分部131的坡度小于第二挡墙分部132的坡度,如此沿与基板11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可以减小第二挡墙分部132的宽度,进而为发光元件12留出更多设置空间,便于在基板11一侧设置更多的发光元件12,进而提高显示面板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同时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一挡墙分部131的覆盖面板小于或等于第二挡墙分部132的覆盖面板,即挡墙结构13为“上小下大”的结构。由于在挡墙结构的制程工艺中,一般是从上往下刻蚀的,因此“上小下大”的挡墙结构,方便挡墙结构13可以通过一道掩模工艺一次性形成,挡墙结构13的制程工艺简单。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保证显示面板正常工作所需的其他结构,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26.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侧面与基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侧面与基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从而减小挡墙结构中第二挡墙的宽度,如此可以为发光元件留出更多设置空间,以便提升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进而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同时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挡墙分部的覆盖面板小于或等于第二挡墙分部的覆盖面板,该“上小下大”的挡墙结构,可以保证挡墙结构的制程工艺简单。
27.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面1311的光线调整结构14,光线调整结构14用于调整入射至第一侧面1311的光线的出光方向。
28.具体的,光线调整结构14设置在与第一侧面1311,也就是说光线调整结构设置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之间的第一挡墙分部131上,可以避免相邻发光元件12出光之间的串扰,同时通过在第一挡墙分部131上设置光线调整结构14,使得发光元件12原本出射到第一挡墙分部131的光,经光线调整结构14反射后,将侧向光反射到正视角,从而提升了发光元件12的出光效率,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29.图4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挡墙分部131的覆盖面积等于第二挡墙分部132的覆盖面积。
30.示例性的,通过设置第一挡墙分部131的覆盖面积等于第二挡墙分部132的覆盖面积,例如可以将第二挡墙分部132设置为矩形,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挡墙分部131的宽度等于第二挡墙分132部的宽度,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二挡墙分部132的宽度,为发光元件12的设置留出更多设置空间,以便进一步提升发光元件12的分布密度,进而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
面板;同时可以保证挡墙结构13的制程工艺简单。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挡墙分部132设置为倒梯形,此结构同样可以为发光元件12的设置留出更多设置空间,以便进一步提升发光元件12的分布密度,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制。
31.下面结合不同类型的发光元件,对挡墙结构中各部分的高度设置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2.图5是图1中沿b-b’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发光元件12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
33.挡墙结构13包括围绕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第一挡墙结构133,第一挡墙结构133包括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和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第一甲挡墙分部包括靠近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一侧的第一甲侧面1331a,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包括靠近第一挡墙结构133的第一侧出光面1211,第一侧出光面1211发出的光线入射至第一甲侧面1331a的最大入射角为α2,最小入射角为α1;
34.第一挡墙结构133的高度为h1,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的高度为h2,第一甲侧面133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1,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高度为h1,其中,
35.示例性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可以为红光发光元件,由于红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吸收较强,侧壁发光相对较弱,其出光类型为朗伯形,即亮度在各个视角相同,因此,可以将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侧面发光近似为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发光,此时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第一侧出光面1211发出的光,可以近似为从第一侧出光面1211的顶部出射,正如图5中光线出射路径所示。进一步的,从第一侧出光面1211顶部发出的光线入射至第一甲侧面1331a,第一甲侧面1331a上可以设置有光线调整结构14,为保证该部分光线经第一甲侧面1331a上的光线调整结构14反射后,将侧向出光反射到正视角,因此需要满足从第一侧出光面1211出射的光线都能入射至第一甲侧面1331a的最大入射角α2和最小入射角α1,其中第一甲侧面1331a的最大入射角α2入射的光线对应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的底面的高度,第一甲侧面1331a的最小入射角α1入射的光线对应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的顶面的高度。由于第一挡墙结构133包括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和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其中,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位于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远离基板11的一侧,因此,最小入射角α1决定了第一挡墙结构133的高度h1,最大入射角α2决定了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的高度h2,由三角形的函数关系可知,第一挡墙结构133的高度h1、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的高度h2、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高度h1、第一甲侧面133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1以及最大入射角α2和最小入射角α1满足:
[0036][0037][0038]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根据第一甲侧面133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1、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高度h1、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侧面出光相对于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
的最大入射角α2以及最小入射角α1,可以得到第一挡墙结构133高度h1和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的高度h2,进而通过该高度设置,可以保证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侧面出光经光线调整结构14反射后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正视角出射,提升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效率,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003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出光面1211发出的光线入射至第一甲侧面1331a的最大入射角为α2,最小入射角为α1,这里的最大入射角以及最小入射角是以第一侧出光面1211发出的光线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正出光视角方向(如图中的虚线方向)上的夹角为例进行说明。后续实施例中的最大入射角以及最小入射角同样采用此种定义,后续不再赘述。
[0040]
上述实施例以发光元件为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接下来以发光元件为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为例进行说明。
[0041]
图6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发光元件12包括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光型为蝙蝠翼型。挡墙结构13包括围绕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第二挡墙结构134,第二挡墙结构134包括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和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包括靠近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一侧的第一乙侧面1341a,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包括靠近第二挡墙结构134的第二侧出光面1221,第二侧出光面1221发出的光线入射至第一乙侧面1221的最大入射角为α4,最小入射角为α3,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为h3,第二甲挡墙分部1342的高度为h4,第一乙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2,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为h2,其中,
[0042]
其中,n》1。
[0043]
示例性的,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可以为蓝光发光元件和/或绿光发光元件,由于蓝光发光元件和/或绿光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吸收较弱,侧壁发光相对较强,其出光类型为蝙蝠翼型,即发光强度先随视角增加,达到一定视角后,发光强度迅速减小,曲线形如蝙蝠翼状,因此,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存在侧面出光。
[0044]
下面实施例以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侧面发光为第二侧出光面1221中间部分发光为例进行说明。正如图6中光线出射路径所示,从第二侧出光面1221发出的光线入射至第一乙侧面1341a,第一乙侧面1341a上设置有光线调整结构14,为保证该部分光线经第一乙侧面1341a上的光线调整结构14反射后,将侧向出光反射到正视角,因此需要满足从第二侧出光面1221出射的光线都能入射至第一乙侧面1341a的最大入射角α4和最小入射角α3,其中第一乙侧面1341a的最大入射角α4入射的光线对应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的底面的高度,第一乙侧面1341a的最小入射角α3入射的光线对应第一乙挡墙分部1342的顶面的高度,由于第二挡墙结构134包括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和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位于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远离基板11的一侧,因此,最小入射角α3决定了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h3,最大入射角α4决定了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的高度h4,由三角形的函数关系可知,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h3以及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的高度h4还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h2和第一已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2有关。除此之外,由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侧面发光为第二侧出光面1211中间部分发光,因此可以设置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h3、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的高度h4、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h2、第一乙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2最大入射角α2和最小入射角α1满足:
[0045][0046][0047]
其中,n》1,n的具体数值大小与第二侧出光面1211的出光位置有有关,当第二侧出光面1211可以等效为中心出光时,此时n=2。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n=3,此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侧面发光为第而侧出光面1221三分之一部分发光,由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侧面发光在第二侧出光面1221的各位置都可能存在,因此,需要满足n>1。本发明实施例对n的具体数值不进行限定。
[0048]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根据第一乙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2、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h2、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侧面出光相对于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的最大入射角α4以及最小入射角α3,可以得到第二挡墙结构134高度h3和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的高度h4,进而过该高度设置,可以保证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侧面出光经光线调整结构14反射后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正视角出射,可以提升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效率,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0049]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对同时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的不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50]
图7是图1中沿c-c’方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发光元件12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光型为蝙蝠翼型,挡墙结构13包括围绕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第一挡墙结构133以及围绕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第二挡墙结构134,第一挡墙结构133包括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第二挡墙结构134包括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包括第一甲侧面1331a,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包括第一乙侧面1341a,第一甲侧面133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乙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0051]
示例性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可以为红光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可以为蓝光发光元件和/或绿光发光元件。由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光型为蝙蝠翼型,因此,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侧面发光近似为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发光,出光点较高,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存在侧面发光,例如侧面发光为第一侧出光面中间部分发光,出光点较低,第一甲侧面1331a和第一乙侧面1341a的坡度相同的话,在经光线调整结构14反射后,会导致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角度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创造性地设置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对应的第一甲侧面1331a的坡度较缓,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对应的第一乙侧面1341a的坡度较陡,即第一甲侧面133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乙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以保证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出光角度,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均衡性良好。
[005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7,第一挡墙结构133与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相同,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与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的高度相同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与
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相同。
[0053]
具体的,在设置第一甲侧面133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乙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以保证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出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设置第一挡墙结构133与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相同,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与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的高度相同,以及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相同,以使挡墙结构和发光元件的设置方式简单,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简单。
[0054]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8是本图1中沿c-c’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发光元件12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光型为蝙蝠翼型,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高度小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
[0055]
示例性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可以为红光发光元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可以为蓝光发光元件和/或绿光发光元件。由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光型为蝙蝠翼型,因此,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侧面发光近似为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发光,出光点较高,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存在侧面发光,例如侧面发光为第一侧出光面中间部分发光,出光点较低,若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高度相同,会导致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点不同,进而通过挡墙结构13表面的光线调整结构14反射后,不同颜色发光元件的出光视角不同。因此,通过在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与基板11之间设置增高结构15,调节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点高度,以使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点相同,保证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出光效果,保证显示面板的出光均衡性良好。
[005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8,挡墙结构13包括围绕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第一挡墙结构133以及围绕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第二挡墙结构134,第一挡墙结构133包括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和第二甲挡墙分部1332,第二挡墙结构134包括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和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包括第一甲侧面1331a,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包括第一乙侧面1341a,第一挡墙结构133与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相同,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与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的高度相同,第一甲侧面133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乙侧面1341a与基板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0057]
具体的,通过在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与基板11之间设置增高结构15,以调节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点高度,保证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和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点相同的基础上,设置第一挡墙结构133与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相同、第一甲挡墙分部1331与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的高度相同以及第一甲侧面1331a与第一乙侧面1341a的坡度相同,使得挡墙结构13的设置方式简单,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简单。
[0058]
在又一实施例中,图9是本图1中沿c-c’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发光元件12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挡墙结构13包括围绕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第一挡墙结构133,第一挡墙结构133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
[0059]
具体的,由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的出光光型为朗伯型,即第一颜色发光元件
121的侧面发光近似为发光元件的上表面发光,进而,对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1,无需设置光线调整结构将侧面光反射到正视角出光方向,因此,可以将第一挡墙结构133制成矩形等,挡墙结构的设置方式简单,并且减少了工艺制程,节省了成本。并且,设置第一挡墙结构133的截面形状包括矩形,还可以保证第一挡墙结构133的宽度较小,如此可以为发光元件留出更多设置空间,以便提升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进而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
[0060]
继续参考图9,发光元件12还包括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光型为蝙蝠翼型,挡墙结构13还包括围绕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第二挡墙结构134,第二挡墙结构134包括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和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第一挡墙结构133的高度与第二挡墙结构134的高度相同。
[0061]
具体的,由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类型为蝙蝠翼型,即发光强度先随视角增加,达到一定视角后,发光强度迅速减小,曲线形如蝙蝠翼状,此时,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存在侧面出光,需要通过光线调整结构14将侧面光反射到正视角,来提升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效率,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因此此时可以设置第二挡墙结构134包括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和第二乙挡墙分部1342,进而通过在第一乙挡墙分部1341表面设置光线调整结构14,通过光线调整结构14,调节第二颜色发光元件122的侧面出光,以提升第一颜色发光元件122的出光效率。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挡墙结构121的高度与第二挡墙结构122的高度相同,可以使挡墙结构13的设置方式以及制备工艺简单。
[006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发光元件12可以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例如micro-led,其体积小,空间集成度高,便于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
[0063]
基于同上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该显示装置1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应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以及车载显示设备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64]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组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