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电抗器噪音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13796发布日期:2023-04-01 02:4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电抗器噪音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抗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电抗器噪音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电抗器也叫电感器,起到改善长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分布,使轻负荷时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尽可能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动,同时也减轻了线路上的功率损失。
3.电抗器在工作时,当流过电抗器线圈的电流中高次谐波含量多、容量大时会产生振动,进而形成噪音进行传播,并且电抗器的线圈多是直接裸露设置的,容易使得线圈外部保护皮层受到损伤,灰尘等杂质容易粘连在电抗器上,影响电抗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电抗器噪音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电抗器噪音的装置,包括电抗器,所述电抗器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隔板,用于组成电抗器的主体;所述电抗器上设置有降噪机构,用于降低电抗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所述降噪机构包括两个防护壳,两个所述防护壳对称设置于电抗器顶部的两侧,所述防护壳内壁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隔板的一侧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护壳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吸音棉,所述吸音棉上均匀遍布开设有多个通孔;两个所述防护壳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两个所述防护壳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
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与两个防护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上螺纹穿插连接有套管。
7.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其中另一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
8.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另一端的下表面与其中一个防护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防护壳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与卡块的一端活动卡接。
9.优选的,所述防护壳正面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防护壳正面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
10.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护壳相对的一侧外壁相贴合,所述安装槽的内腔与其中一个隔板的一侧滑动穿插连接,所述防护壳的下表面与另一个隔板的上表面相贴合。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电抗器噪音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使用步骤:
步骤一:首先,通过将两个防护壳移动到电抗器的两侧,使得防护壳的内腔与电抗器的一侧滑动穿插连接,顶部隔板与安装块的位置相对应,随着防护壳的移动,使得顶部隔板的一侧滑动穿插到同一侧的两个安装块上安装槽的内腔,将防护壳与电抗器进行连接;步骤二:接着,通过两个防护壳的相向移动,使得其中一个防护壳上表面的卡块的一端与另一个防护壳的上表面相挤压,卡块发生形变,当两个防护壳的一侧相贴合时,使得卡块一端的底部与卡槽的内腔活动卡接,并且其中一个连接杆一端定位孔的内腔与另一个连接杆一端的定位柱滑动穿插连接,保证两个防护壳的稳定对接;步骤三:然后,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连接杆上的套管,使得套管沿着其中一个连接杆进行移动,并且套管内腔的一端与另一个连接杆的一端螺纹穿插连接,对两个连接杆和防护壳进行固定,使得防护壳内壁上的吸音棉环绕设置在电抗器的外部,利用吸音棉对电抗器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吸音棉上的通孔对噪音的传播进行阻断。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发明利用防护壳、连接杆、套管和吸音棉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连接杆上的套管,使得套管沿着其中一个连接杆进行移动,并且套管内腔的一端与另一个连接杆的一端螺纹穿插连接,对两个连接杆和防护壳进行固定,使得防护壳内壁上的吸音棉环绕设置在电抗器的外部,利用吸音棉对电抗器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吸音棉上的通孔对噪音的传播进行阻断;(2)本发明利用安装块、隔板和安装槽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将两个防护壳移动到电抗器的两侧,顶部隔板与安装块的位置相对应,使得顶部隔板的一侧滑动穿插到同一侧的两个安装块上安装槽的内腔,将防护壳与电抗器进行连接;(3)本发明利用卡块、卡槽、定位孔和定位柱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两个防护壳的相向移动,使得其中一个防护壳对卡块挤压形变,卡块一端的底部与卡槽的内腔活动卡接,并且其中一个连接杆一端定位孔的内腔与另一个连接杆一端的定位柱滑动穿插连接,保证两个防护壳的稳定对接。
13.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电抗器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连接杆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防护壳处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防护壳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电抗器;2、隔板;3、降噪机构;31、防护壳;32、安装块;33、安装槽;34、吸音棉;35、通孔;4、固定机构;41、固定块;42、连接杆;43、套管;44、定位孔;45、定位柱;5、连接机构;51、卡块;52、卡槽;6、凹槽;7、容纳槽。
20.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降低电抗器噪音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电抗器1,电抗器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隔板2,用于组成电抗器1的主体,隔板2用于防护壳31的稳定安装;电抗器1上设置有降噪机构3,用于降低电抗器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降噪机构3包括两个防护壳31,两个防护壳31对称设置于电抗器1顶部的两侧,防护壳31用于安装吸音棉34,将吸音棉34设置在电抗器1的外部,并且对电抗器1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护壳31内壁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2,安装块32设置在防护壳31内壁的边角位置,用于防护壳31的安装,安装块32上开设有安装槽33,安装槽33与隔板2的一侧位置相对应,通过移动防护壳31,带动安装块32移动到隔板2的一侧,使得隔板2的一侧与两个安装块32上的安装槽33内腔滑动穿插连接,将防护壳31安装在电抗器1上,防护壳31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吸音棉34,吸音棉34环绕设置在电抗器1的外部,对电抗器1工作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吸音棉34上均匀遍布开设有多个通孔35,通孔35用于阻断噪音声波的传导,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两个防护壳31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固定机构4,用于对两个防护壳31进行固定连接,两个防护壳31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机构5,对两个防护壳31进行连接;固定机构4包括两个固定块41,两个固定块41分别与两个防护壳31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41设置在两个防护壳31相对一侧的正面,用于安装连接杆42,固定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两个连接杆42随着两个防护壳31一起移动,其中一个连接杆42上螺纹穿插连接有套管43,套管43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当两个连接杆42相对一端对齐时,转动套管43,使其由其中一个连接杆42移动到另一个连接杆42上,对两个防护壳31进行固定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42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44,定位孔44用于安装定位柱45,其中另一个连接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柱45,定位柱45与定位孔44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通过将定位柱45滑动穿插到定位孔44的内腔中,对两个连接杆42的一端进行定位对齐,便于套管43与两个连接杆42进行连接;连接机构5包括卡块51,卡块51另一端的下表面与其中一个防护壳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卡块51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卡块51一端的底部呈斜面设置,其中另一个防护壳3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52,卡槽52的内腔与卡块51的一端活动卡接,当两个防护壳31的一侧相贴合时,使得卡块51一端的底部活动卡接到卡槽52的内腔中,对两个防护壳31进行连接,保证两个防护壳31的稳定,便于对套管43进行操作;防护壳31正面的顶部开设有凹槽6,防护壳31正面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7,凹槽6和容纳槽7用于容纳电抗器1正面位置的端片,便于防护壳31的安装;两个防护壳31相对的一侧外壁相贴合,安装槽33的内腔与其中一个隔板2的一侧滑动穿插连接,防护壳31的下表面与另一个隔板2的上表面相贴合。
23.本发明使用方法:首先,通过将两个防护壳31移动到电抗器1的两侧,使得防护壳31的内腔与电抗器
1的一侧滑动穿插连接,顶部隔板2与安装块32的位置相对应,随着防护壳31的移动,使得顶部隔板2的一侧滑动穿插到同一侧的两个安装块32上安装槽33的内腔,将防护壳31与电抗器1进行连接;接着,通过两个防护壳31的相向移动,使得其中一个防护壳31上表面的卡块51的一端与另一个防护壳31的上表面相挤压,卡块51发生形变,当两个防护壳31的一侧相贴合时,使得卡块51一端的底部与卡槽52的内腔活动卡接,并且其中一个连接杆42一端定位孔44的内腔与另一个连接杆42一端的定位柱45滑动穿插连接,保证两个防护壳31的稳定对接;然后,通过转动其中一个连接杆42上的套管43,使得套管43沿着其中一个连接杆42进行移动,并且套管43内腔的一端与另一个连接杆42的一端螺纹穿插连接,对两个连接杆42和防护壳31进行固定,使得防护壳31内壁上的吸音棉34环绕设置在电抗器1的外部,利用吸音棉34对电抗器1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吸音棉34上的通孔35对噪音的传播进行阻断。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