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6709发布日期:2022-10-05 00:4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


背景技术:

2.由于石墨耐高温、耐腐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稳定的化学性能,为此常用其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而其构成的石墨锂电池,为电池产业的新发展点,常用其作电动车等电源。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1191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负极锂电池,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后侧外壁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夹板、横杆、竖块、凹槽、接线柱、顶块、第一弹簧和挡块;所述夹板的内侧贴合有连接线,所述夹板的外侧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贴合有竖块。该石墨负极锂电池,通过连接线和连接机构之间的配合,将连接线伸进接线柱上的凹槽内,当连接线与夹板接触时,夹板带动横杆在竖块的内部向外侧移动,横杆带动顶块向外侧移动使第一弹簧顶在挡块上压缩,反之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使夹板复位,夹板抱紧连接线,便于连接线与接线柱连接,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石墨负极锂电池在使用时,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使用不便捷的问题。
4.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便于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和缓冲防护,难以增强其使用寿命,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外接线本体与锂电池本体的接线端连接,外接线本体易发生松动,以及不便于对外接线本体进行绕卷收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种石墨负极锂电池,一般不便于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和缓冲防护,难以增强其使用寿命,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外接线本体与锂电池本体的接线端连接,外接线本体易发生松动,以及不便于对外接线本体进行绕卷收纳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包括:
7.外壳,所述外壳的下端内侧焊接有散热网,且散热网的内侧设置有与外壳粘贴固定的防水透气膜;
8.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位于外壳和防水透气膜的内侧,且锂电池本体的外端外侧均紧密贴合连接有第一橡胶块;
9.壳盖,所述壳盖贴合设置在外壳的上表面,且外壳和壳盖的外端外侧均粘贴固定有第二橡胶块;
10.外接线本体,所述外接线本体位于锂电池本体接线柱的上表面,且外接线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与壳盖固定连接的固定框;
11.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贴合连接有外接线本体的前后两侧,且活动板的中部内侧螺纹连接有与固定框卡合的调节杆;
12.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固定框的外侧,且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内侧对称设置有与之阻尼转动的限位板。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块的外侧与外壳为紧密贴合连接,且第一橡胶块的上侧紧密贴合连接有与外壳为螺钉固定的壳盖,并且连接板与固定框为焊接一体化结构,而且限位板的内端内侧与固定框为贴合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上端内侧粘贴固定有与外接线本体紧密贴合连接的密封圈,且活动板与固定框为卡合连接,并且活动板和调节杆均关于固定框为对称设置,而且调节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框卡合的蜗轮。
15.优选的,所述蜗轮的上侧啮合连接有与限制块卡合的蜗杆,且限制块与固定框为固定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便于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和缓冲防护,增强其使用寿命,便于使外接线本体与该锂电池本体的接线端连接,并便于对外接线本体锁定防松动,以及便于对外接线本体进行绕卷收纳;
17.1.设置有外壳、散热网、防水透气膜和锂电池本体,由于外壳的下端内侧焊接有散热网,散热网的内侧贴合设置有与外壳粘贴固定的防水透气膜,外壳和锂电池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与之紧密贴合连接的第一橡胶块,外壳和壳盖的外端外侧粘贴固定有第二橡胶块,因此便于对锂电池本体进行散热和缓冲防护,增强其使用寿命;
18.2.设置有锂电池本体、外接线本体、固定框和活动板,由于外接线本体依次贯穿于固定框内粘贴固定的密封圈和固定框下侧固定的壳盖与锂电池本体的接线端连接,而固定框内侧对称设置有螺纹连接的活动板和调节杆,活动板与外接线本体为紧密贴合连接,调节杆与固定框为卡合连接,以及调节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的上侧啮合有与限制块卡合的蜗杆,因此便于使外接线本体与该锂电池本体的接线端连接,并便于对外接线本体锁定防松动;
19.3.设置有壳盖、外接线本体、固定框和连接板,由于壳盖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和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固定框的外侧,且连接板的前后两端中部内侧均阻尼转动连接有限位板,因此便于达到对外接线本体进行绕卷收纳的目的。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与固定框连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外壳;2、散热网;3、防水透气膜;4、锂电池本体;5、第一橡胶块;6、壳盖;7、第二橡胶块;8、外接线本体;9、固定框;10、密封圈;11、活动板;12、调节杆;13、蜗轮;14、限制块;15、蜗杆;16、连接板;1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包括外壳1、散热网2、防水透气膜3、锂电池本体4、第一橡胶块5、壳盖6、第二橡胶块7、外接线本体8、固定框9、密封圈10、活动板11、调节杆12、蜗轮13、限制块14、蜗杆15、连接板16和限位板17;
27.在使用该便于与外接线连接的石墨锂电池时,如图1、图2和图3,首先可拿取第一橡胶块5,将之对称放置于外壳1的下端内侧,然后可将锂电池本体4嵌套放置于外壳1和其下固定散热网2和防水透气膜3的内侧,使得锂电池本体4的下端外侧与第一橡胶块5紧密贴合连接,再可拿取第一橡胶块5,将之嵌套在外壳1和锂电池本体4的上端内侧,使得第一橡胶块5的内外两侧分别与锂电池本体4和外壳1紧密贴合连接,接着可将壳盖6贴合放置于外壳1的上表面,并可通过螺钉将壳盖6与外壳1固定,完成对该石墨锂电池的安装;
28.如图1、图2、图3和图4,完成该石墨锂电池的安装后,可将外接线本体8贯穿于壳盖6上固定连接固定框9的内侧,使得外接线本体8与固定框9内粘贴固定的密封圈10为紧密贴合连接,再可将外接线本体8向下移动,使之贯穿于壳盖6的内侧与锂电池本体4的接线端贴合连接,接着可转动限制块14内卡合限位的蜗杆15,由于限制块14与固定框9为固定连接,蜗杆15的下侧啮合有与固定框9卡合的蜗轮13,而蜗轮13的中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框9卡合的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与固定框9卡合的活动板11,因此通过蜗杆15的转动,便于使蜗轮13带动调节杆12在固定框9的限位下进行转动,达到使调节杆12带动其外螺纹连接的活动板11在固定框9的限位下进行移动,使活动板11与外接线本体8紧密贴合连接的目的,在蜗轮13与限制块14的自锁性能下,从而便于使外接线本体8与该锂电池本体4的接线端锁定连接,对外接线本体8防松动;
29.如图1、图2和图3,外接线本体8连接后,可转动固定框9前后两端中部内侧阻尼连接的限位板17,断开限位板17与固定框9的贴合连接,然后可将外接线本体8绕卷至固定框9和连接板16的内侧,绕卷后,可再次转动限位板17,使限位板17与固定框9贴合连接,达到对绕卷的外接线本体8进行限位收纳的目的;
30.如图1、图3和图4,在使用该石墨锂电池的过程中,通过外壳1下端内侧焊接的散热网2,和散热网2内侧贴合设置与外壳1粘贴固定的防水透气膜3,便于对锂电池本体4进行散热,通过外壳1和锂电池本体4之间紧密贴合设置的第一橡胶块5,外壳1和壳盖6的外端外侧粘贴固定的第二橡胶块7,便于对锂电池本体4进行缓冲防护,从而便于增强锂电池本体4的使用寿命,以上所含电气元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3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
知的现有技术。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