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等伴随正极及负极间的金属离子的移动而进行充放电的电池由于为高容量,因此积极地进行了研究。作为锂离子电池等的电解质,已知有包含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的锂盐的溶液等,但从安全性和工艺性的观点出发还进行了固体电解质或高分子电解质的研究(专利文献1~3)。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说明书第110247111号
5、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第10-2094466号公报
6、专利文献3:中国专利申请说明书第112397762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关于使用了高分子电解质的固体型电池,循环特性依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3、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电池。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公开具备以下的实施方式[1]~[8]。
6、[1]一种电池,
7、其具备正极层、负极层和配置于上述正极层与上述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
8、上述电解质层含有具有优先地传导金属离子的能力的聚合物,
9、上述正极层与上述电解质层的厚度之比为10:1~0.5:1。
10、[2]一种电池,
11、其具备正极层、负极层和电解质层,
12、上述电解质层含有具有优先地传导金属离子的能力的聚合物,
13、上述负极层与上述电解质层的厚度之比为5:1~0.5:1。
14、[3]根据[1]或[2]的电池,其中,
15、上述聚合物具有以碱金属离子作为抗衡阳离子的阴离子性官能团、及具有阴离子捕捉能力的官能团中的至少一者。
16、[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电池,其中,
17、上述正极层包含含有镍的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18、[5]根据[1]~[4]中任一项的电池,其中,
19、上述负极层包含选自由包含钛的氧化物、含有硅的活性物质、及碳材料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20、[6]根据[1]~[5]中任一项的电池,其中,
21、上述电解质层包含离子液体。
22、[7]根据[1]~[6]中任一项的电池,其中,
23、上述正极层与上述电解质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为1n/m以上。
24、[8]根据[1]~[7]中任一项的电池,其中,
25、上述负极层与上述电解质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为1n/m以上。
26、[9]一种复合膜,
27、其包含纤维基材或多孔质基材和具有优先地传导金属离子的能力的聚合物。
28、发明效果
29、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电池。
1.一种电池,其具备正极层、负极层和配置于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
2.一种电池,其具备正极层、负极层和配置于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聚合物具有以碱金属离子作为抗衡阳离子的阴离子性官能团、及具有阴离子捕捉能力的官能团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层包含含有镍的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层包含选自由包含钛的氧化物、含有硅的活性物质、及碳材料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电解质层包含离子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层与所述电解质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为1n/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层与所述电解质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为1n/m以上。
9.一种复合膜,其包含纤维基材或多孔质基材和具有优先地传导金属离子的能力的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