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磁防护连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程不断加快,各类it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蓬勃发展。尤其是云时代的来临,对各种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电子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产品的电磁兼容(emc)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产品的emc性能中,信息插座(rj45)的性能非常重要,往往rj45的电磁骚扰测试(emi)以及电磁抗扰度测试(ems)都很容易出问题并且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规避。
2、目前rj45通常采用固定的防护线路,通过在电路中增加传统的隔离变压器以及增加固定的浪涌防护器件的方法,进行浪涌防护。这种方式不可调节,万一防护失效或是未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就只能更换防护策略,更换或者增加防护元器件,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具体而言电磁干扰很容易通过不平衡的走线、隔离变压器的寄生效应以及空间辐射通过一次侧耦合至二次侧。
3、因此一种可以便捷有效的进行电磁防护的连接器,亟待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3、线缆端,所述线缆端包括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线缆端引脚;
4、设备端,所述设备端包括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设备端引脚;
5、所述线缆端引脚与所述设备端引脚相互连接,以使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与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相互耦合。
6、可选地,所述一次侧线圈的中间部分填充有高导磁材料;和/或
7、所述一次侧线圈的外围由绝缘层包裹。
8、可选地,所述二次侧线圈的中间部分填充有高导磁材料;和/或
9、所述二次侧线圈的外围由绝缘层包裹。
10、可选地,线缆端还包括:第一防护电路,所述第一防护电路与所述一次侧线圈相互连接;
11、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用于实现以下至少一项:共模抑制、阻抗匹配、浪涌防护。
12、可选地,在所述线缆端一次侧线圈、所述线缆端引脚以及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表面,包裹有第一电磁屏蔽层;
13、在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外,包裹有第一屏蔽外壳。
14、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为电磁阻尼材料层。
15、可选地,设备端还包括:第二防护电路,所述第二防护电路与所述二次侧线圈相互连接;
16、所述第二防护电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共模电感、静电防护器件以及浪涌防护器件;
17、所述共模电感用于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
18、所述静电防护器件用于实现静电防护;
19、所述浪涌防护器件用于实现浪涌防护。
20、可选地,在所述设备端的二次侧线圈、所述设备端引脚以及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表面,包裹有第二电磁屏蔽层;
21、在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外,包裹有第二屏蔽外壳。
22、可选地,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为电磁阻尼材料层。
23、可选地,所述线缆端还包括:差分信号线缆组,所述一次侧线圈连接至所述差分信号线缆组;
24、所述差分信号线缆组包括:固定长度线缆和长度可调节线缆。
25、可选地,所述长度可调节线缆包括:
26、固定长度线缆段和预留长度线缆段,所述预留长度线缆段长度小于1毫米。
27、可选地,所述线缆端还包括:调节旋钮;
28、所述调节旋钮布设在所述长度可调节线缆与所述一次侧线圈之间,用于对所述预留长度线缆段进行长度调节。
29、可选地,所述调节旋钮对所述预留长度线缆段的单次调节量为1密尔,所述调节旋钮对所述预留长度线缆段的总调节量小于1毫米。
30、可选地,所述差分信号线缆组的数量为至少四个,所述调节旋钮的数量是至少四个;
31、每一个差分信号线缆组的长度可调节线缆与所述一次侧线圈之间布设有一个调节旋钮,用于对所述预留长度线缆段进行长度调节。
32、可选地,线缆端引脚的数量是n个,一次侧线圈缠绕多个线缆端引脚;
33、设备端引脚的数量是n个,二次侧线圈缠绕多个设备端引脚,n为大于1的整数。
34、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3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包括线缆端,所述线缆端包括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线缆端引脚;设备端,所述设备端包括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设备端引脚;所述线缆端引脚与所述设备端引脚相互连接,以使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线圈与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相互耦合,并且所述一次侧线圈的中间部分和所述二次侧线圈的中间部分填充有高导磁材料,并且二者外围由绝缘层包裹。而且,在所述线缆端外包裹有第一电磁屏蔽层,在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外包裹有第一屏蔽层外壳,在所述设备端外包裹有第二电磁屏蔽层,在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外包裹有第二屏蔽层外壳,所述电磁屏蔽层为电磁阻尼材料层。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在线缆端包裹差分信号线缆组,所述差分信号线缆组中包括固定长度线缆和长度可调节线缆,所述长度可调节线缆可以用于调节线缆长度。
36、如此,在本申请中的连接器,通过将隔离变压器由相关技术中设置在设备端,调整为将其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分别设置在线缆端与设备端两侧,保证了隔离变压器一次侧与二次侧最大程度的隔离,确保电磁能量不会通过一次侧到达二次侧,也不会通过二次侧到达一次侧,隔绝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了电磁骚扰测试与电磁抗扰度测试中的电磁能量,可以按照产品设计时预定的路线进行能量传递,而不会因为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之间相互干扰产生影响。并且,通过对线缆端与设备端分别采用电磁阻尼材料层对其进行额外的包裹,这增加了电磁屏蔽性能,避免了电磁能量通过辐射的方式,由一次侧到达二次侧,或由二次侧到达一次侧,保证了绝缘的彻底性。而且,通过设置差分信号线缆组中的长度可调节线缆,可以直接对差分信号线缆组中的线缆长度进行调整,无需对电路板中走线进行更改,避免了由于一次侧的差分信号线缆不等长而导致共模浪涌能量转化为差模能量,从而对二次侧产生影响。通过采用本申请所提出的连接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电磁兼容防护性能,对于电磁骚扰测试以及电磁抗扰度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对隔离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和二次侧线圈进行优化的角度入手,解决了二者之间容易相互干扰的问题,保证了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符合设计预期,满足了电磁兼容使用需求,实现了便捷有效地进行电磁防护的目的。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线圈的中间部分填充有高导磁材料;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侧线圈的中间部分填充有高导磁材料;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线缆端还包括:第一防护电路,所述第一防护电路与所述一次侧线圈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缆端一次侧线圈、所述线缆端引脚以及所述第一防护电路的表面,包裹有第一电磁屏蔽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屏蔽层为电磁阻尼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备端还包括:第二防护电路,所述第二防护电路与所述二次侧线圈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端的二次侧线圈、所述设备端引脚以及所述第二防护电路的表面,包裹有第二电磁屏蔽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屏蔽层为电磁阻尼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端还包括:差分信号线缆组,所述一次侧线圈连接至所述差分信号线缆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可调节线缆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端还包括:调节旋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信号线缆组的数量为至少四个,所述调节旋钮的数量是至少四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线缆端引脚的数量是n个,一次侧线圈缠绕多个线缆端引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