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电磁驱动装置的,具体地,涉及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1、电磁力操动机构作为新型断路器操动机构,其具备分闸迅速,结构简单,无弹簧机构的长时间运动特性的分散性、无液压机构的渗漏油风险。但其分闸、合闸特性设计困难、检测困难,采用常规滑轨直线位移传感器或弹簧直线位移传感器,由于断路器中电磁力操动机构的运动速度过快,惯性力过大,受到滑轨滑片及弹簧弹性的影响,最终使得电磁力驱动单元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不能准确反馈收集,从而不易对电磁力操动机构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无法进一步判断其适配的本体内部运行状态。此外,作为智能型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目前没有采用电信号使得整套设备不同系统零件间信号直接通讯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底板和上盖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盖板之间设置多个框架固定板、正向永磁体以及反向永磁体,所述框架固定板上设置线圈固定板,所述线圈固定板上设置线圈框架,所述线圈框架上设置电磁线圈和电容式直线位移检测单元。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的外侧通过输出杆连接输出板,所述输出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平行设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杆是多个,多个所述输出杆相互平行设置。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向永磁体和所述反向永磁体沿着所述框架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并相隔一定距离设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固定板沿着与所述框架固定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其能够将多个所述框架固定板彼此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框架沿着所述线圈固定板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框架跨越至少一个所述正向永磁体或者所述反向永磁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容式直线位移检测单元包括电感电容电极母板、电感电容电极子板以及电容器,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设置在所述线圈固定板上,所述电感电容电极子板在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上可移动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为平板型结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包括以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基板,所述绝缘基板上设置格子状的电极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电容电极子板包括多个等长非等宽的电极片,所述电感电容电极子板通过检测电路与所述电容器连接。
12、本公开实施例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直接输出电信号的优点,可简化电磁力操动机构的位移检测模块,进而便于判断和确定电磁力操动机构运行状态的良好性以及静态下保持稳定性。
1.一种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底板和上盖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盖板之间设置多个框架固定板、正向永磁体以及反向永磁体,所述框架固定板上设置线圈固定板,所述线圈固定板上设置线圈框架,所述线圈框架上设置电磁线圈和电容式直线位移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外侧通过输出杆连接输出板,所述输出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杆是多个,多个所述输出杆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永磁体和所述反向永磁体沿着所述框架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并相隔一定距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板沿着与所述框架固定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其能够将多个所述框架固定板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框架沿着所述线圈固定板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线圈框架跨越至少一个所述正向永磁体或者所述反向永磁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直线位移检测单元包括电感电容电极母板、电感电容电极子板以及电容器,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设置在所述线圈固定板上,所述电感电容电极子板在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上可移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为平板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电容电极母板包括以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基板,所述绝缘基板上设置格子状的电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位移检测的电磁力操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电容电极子板包括多个等长非等宽的电极片,所述电感电容电极子板通过检测电路与所述电容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