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振子单元、天线及多频天线阵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极化振子单元、天线及多频天线阵列,该双极化振子单元包括辐射体及用以对所述辐射体馈电的巴伦支撑部;所述辐射体包括介质基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且呈正负45度正交布置的两对偶极子天线臂、及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耦合金属带;所述偶极子天线臂和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从而在耦合金属带上形成电流通路。本发明的振子单元及其天线,可以实现超宽带、高增益、高效率、高交叉极化比、高前后比和高隔离度、低剖面以及低耦合,而且结构简单美观,易于工程实现,适合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电气性能指标满足基站天线行业标准。
【专利说明】
双极化振子单元、天线及多频天线阵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双极化振子单元、天线及多频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0002]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与基站的空中电气桥梁,是整个天馈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基站天线的质量直接影响通信质量。
[0003]现有基站天线多采用金属压铸振子实现,需要复杂的馈电网络,比如需要使用4根同轴电缆实现馈电,实现形式及组装工艺复杂。即便采用PCB印刷工艺实现的宽带天线,在低剖面(天线距离反射板高度小于0.125个波长)的结构形式下,难以实现在宽频带(690-960MHz或者1700-2700MHZ)条件下,而电气性能指标满足基站天线行业标准的要求。此外,在多频天线中,高低频天线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互耦,造成了各自工作频段方向图的畸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极化振子单元,能够在低剖面的结构形式下提升天线的性能。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极化振子单元,包括辐射体及用以对所述辐射体馈电的巴伦支撑部;所述辐射体包括介质基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且呈正负45度正交布置的两对偶极子天线臂、及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耦合金属带;所述偶极子天线臂和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从而在耦合金属带上形成电流通路。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0007]两对偶极子天线臂相对正交中心不对称,每个偶极子天线臂呈具有开口的框型,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开口部位的单边或双边设有向外的延伸枝节、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开口部位的两边均不设延伸枝节,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与所述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
[0008]或者,
[0009]两对偶极子天线臂相对正交中心对称,每个偶极子天线臂呈具有开口的框型,每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开口部位的单边均设有向外的延伸枝节,每个偶极子天线臂不设延伸枝节的一边与所述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耦合金属带为四条;各个耦合金属带的始端设置在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的不设延伸枝节的端部下方,每个耦合金属带的始端对应一个端部,从而各个親合金属带始端和相应端部产生电流感应,每个親合金属带上得以形成电流通路。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耦合金属带的末端位于与其相邻的延伸枝节下方,从而各个耦合金属带的末端和相应延伸枝节产生电流感应。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枝节凸起,所述枝节凸起为从所述开口的端部延伸出来的凸起部分。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的两端部的枝节凸起配合起来的结构呈张开的钳嘴状。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耦合金属带的始端和/或末端的形状设置为和所述枝节凸起的形状相同。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耦合金属带沿所述介质基板的边沿设置,和/或,所述延伸枝节沿所述介质基板的边沿设置。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偶极子天线臂之间具有细缝。
[00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巴伦支撑部包括相互正交连接的第一巴伦支撑臂和第二巴伦支撑臂;所述第一巴伦支撑臂为所述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馈电,所述第二巴伦支撑臂为所述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馈电;每个巴伦支撑臂的一侧上设有和偶极子天线臂的馈电点连接的微带线巴伦,另一侧上设有和偶极子天线臂的馈电点连接的巴伦地线;第一巴伦支撑臂和第二巴伦支撑臂的高度小于等于工作中心波长的八分之一。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巴伦支撑臂的设有巴伦地线的一侧上还设有连接巴伦地线的匹配枝节,用以平衡电流。
[00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巴伦支撑臂和第二巴伦支撑臂之间通过分别开槽而配合卡接在一起。
[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巴伦支撑臂的上端和下端上还设置有用以焊接固定的焊接支撑点。
[00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极化振子天线,包括功率分配板、反射板及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所述功率分配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所述巴伦支撑部;所述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功率分配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
[00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频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一低频天线阵列和至少一高频天线阵列,所述高频天线阵列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使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天线。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介质基板的上表面设置偶极子天线臂,并在介质基板的下表面设置耦合金属带,布置耦合金属带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的位置,使得偶极子天线臂和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从而实现弱耦合,在耦合金属带上形成一条有别于天线臂上电流通路的另一电流通路,实现工作频段低端部分的谐振,完成辐射,并且提高了振子单元的前后比和交叉极化比。
[0024]振子单元可以是对称双极化也可以是不对称双极化。若为不对称双极化,则仅在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部位设置延伸枝节,两路极化振子的不对称图形,可以加强工作频段高频部分的谐振,同时可抑制来自低频天线的耦合,应用在多频天线中时能有效提高去耦性能,改善高频方向图的畸变,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上的电流感应到下方中的耦合金属带上,实现两者之间的弱耦合;若为对称双极化,则可以将各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设置单边加载的延伸枝节,并使得不设延伸枝节的一边与耦合金属带产生电流感应,实现两者的弱耦合。
[0025]本发明的振子单元及其天线,可以实现超宽带、高增益、高效率、高交叉极化比、高前后比和高隔离度、低剖面以及低耦合,而且结构简单美观,易于工程实现,适合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电气性能指标满足基站天线行业标准。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辐射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辐射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3°]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福射体的正面结构不意图;
[0031 ]图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辐射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巴伦支撑臂的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巴伦支撑臂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巴伦支撑臂的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巴伦支撑臂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天线的结构不意图;
[0037]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功率分配板的结构不意图;
[0038]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频天线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天线的驻波比示意图;
[0040]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天线的隔离度示意图;
[0041]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天线的水平面波束宽度示意图;
[0042]图1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天线的水平面前后比和交叉极化比示意图;
[0043]图1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两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天线单元的阵列基站天线增益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4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46]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可以用印刷电路板制成,但不限制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可以采用普通基站天线常用的PCB材料实现整体结构,辐射体尺寸与普通基站天线的尺寸相当,仅仅是巴伦支撑部降低到中心波长的八分之一甚至更低,无需添加任何多余的配件,例如辅助调谐金属片,金属块等等,可以实现低剖面、小体积结构。
[0047]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包括辐射体I和巴伦支撑部。巴伦支撑部连接辐射体I并对辐射体I进行馈电,巴伦支撑部可以包括第一巴伦支撑臂21和第二巴伦支撑臂22。
[0048]参看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辐射体I可以包括介质基板10、两对偶极子天线臂11-14和耦合金属带15。辐射体I可以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上印刷出两对偶极子天线臂11-
14、耦合金属带15而实现。
[0049]其中,偶极子天线臂11和偶极子天线臂12构成一对,偶极子天线臂13和偶极子天线臂14构成一对,两对极化正交,每对的偶极子天线臂在相对的对角位置。两对偶极子天线臂呈正负45度正交布置在介质基板10的上表面,偶极子天线臂的正交布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每个偶极子天线臂的两边在连接巴伦支撑臂21及22的馈电端16呈电连接,在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端处断开连接。
[0050]参看图3,耦合金属带15设置在介质基板10的下表面,耦合金属带15的位置可以根据感应耦合的需要而合理布置,耦合金属带15的形状也不作为限制。耦合金属带15和偶极子天线臂之间产生电流感应,偶极子天线臂的电流感应到耦合金属带15上,从而在耦合金属带15上形成电流通路。
[0051 ]参看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双极化振子单元为不对称双极化振子单元,两对偶极子天线臂相对正交中心不对称。每个偶极子天线臂呈具有开口的框型,例如偶极子天线臂13的开口 131,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13和14的各开口部位单边或双边设有向外的延伸枝节、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11和12的各开口部位的两边均不设延伸枝节,例如偶极子天线臂13的开口 131端部上设有延伸枝节133,如此构成两路极化不对称图形的双极化振子。延伸枝节是指从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端部延伸而出的条形部分,延长了电流的传输路径。两路极化振子的不对称图形,既加强了工作频段高频部分的谐振,同时也抑制了来自低频天线的親合,在多频天线中能有效提尚去親性能,改善尚频方向图的畸变。
[0052]各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设置在远离正交中心的一端,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的每个开口具有两个端部,可以在每个端部上均设置一延伸枝节,并朝开口之外的方向延伸,在图2中,延伸枝133的形状呈直线,设置在介质基板10的边沿上,以具有更好的辐射性能。
[0053]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与耦合金属带15之间产生感应电流。参看图3,具体来说,耦合金属带15为四条,各个耦合金属带15的始端设置在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偶极子天线臂开口的各端部的下方(当然中间隔着介质基板),每个耦合金属带15的始端对应一个端部,从而各个親合金属带15始端和相应端部产生电流感应,每个親合金属带15上得以形成电流通路。在图3中,耦合金属带15同样沿着介质基板10的边沿设置,各个耦合金属带15之间没有交点。
[0054]在介质基板10背面设置4个耦合金属带15,可引导位于正面的振子臂上的电流感应到下方的耦合金属带15,从而实现弱耦合,形成另一电流通路,实现工作频带低端部分的谐振,完成辐射,并且提高了振子的前后比和交叉极化比。
[0055]图2和图3中,介质基板呈正方形。两对耦合金属带15分别设置在相对对角位置并沿介质基板边沿设置,对应于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的两对延伸枝节在不同于耦合金属带的相对对角位置,并沿介质基10边沿设置。但是介质基板10的形状也不限于正方形,例如还可以是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相应的,耦合金属带15和延伸枝节的形状也可做相应的调整。
[0056]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耦合金属带15的末端位于与其相邻的延伸枝节下方,从而各个耦合金属带15的末端和相应延伸枝节产生电流感应,耦合金属带15和延伸枝节上的电流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相互抵消,提高两对偶极子天线臂之间的隔离度。当然,耦合金属带15也可以不延伸到延伸枝节的下方,两者之间不产生电流感应。
[0057]较佳的,每个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枝节凸起132,枝节凸起132为从开口的端部延伸出来的凸起部分。进一步来说,每个耦合金属带15的始端设置为形状和偶极子天线臂的枝节凸起132的形状相同。
[0058]可选的,每个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131的两端部的枝节凸起132配合起来的结构呈张开的钳嘴状。
[0059]设置在介质基板10正面的两对半波开口钳状双极化天线,在开口末端对加载的枝节凸起,该枝节凸起进一步加强了辐射体的正面振子臂和背面耦合金属带的耦合,有利于引导电流流向振子臂开口处,恰当的调整该枝节凸起的尺寸,可以实现整个工作频带内的阻抗匹配,实现超宽带工作。
[0060]继续参看图2,相邻的偶极子天线臂之间具有细缝,框型的偶极子天线臂,框与框之间间隔较小的距离,形成一个超窄的缝隙。
[0061]设置于介质基板10正面的两组正交的偶极子天线臂,相互靠近留有超窄缝隙,实现两路正交极化的强耦合,将两路极化的振子臂表面电流集中于细缝两侧,实现在空中远场上的低交叉极化特性,提高了在整个工作频段内的隔离度。这与常规基站天线中的正交振子间隙越大隔离度越好的理论相反,而这也是能实现低剖面的关键之一。
[0062]参看图4,不同于前述实施例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偶极子天线臂lla-14a的形状呈花瓣形,但偶极子天线臂的形状不作为限制,例如还可以呈多边形形状等。
[0063]参看图5,不同于前述实施例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延伸枝节的形状呈L型,例如延伸枝节133a,但不作为限制,例如可以呈弧形等。
[0064]参看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双极化振子单元为对称双极化振子单元,两对偶极子天线臂llc-14c相对正交中心对称。每个偶极子天线臂呈具有开口的框型,为了保证天线方向图的一致收敛性和波束指向不发生偏移,在每个偶极子天线臂上进行单边加载枝节,每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开口部位的单边均设有向外的延伸枝节,每个偶极子天线臂不设延伸枝节的一边与親合金属带之间形成电流感应,例如偶极子天线臂13c具有开口 131c,开口131c上具有枝节凸起132c,开口 131 c的一端设有延伸枝节133c。延伸枝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尺寸和形状,其余和前述实施例相同部分可以参看前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0065]参看图1,巴伦支撑部包括相互正交连接的第一巴伦支撑臂21和第二巴伦支撑臂22,第一巴伦支撑臂21为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馈电,第二巴伦支撑臂22为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馈电。
[0066]参看图7,第一巴伦支撑臂21的一侧上设有和馈电点212连接的微带线巴伦211,参看图8,第一巴伦支撑臂21的另一侧上设有和馈电点212连接的巴伦地线213。第一巴伦支撑臂21的馈电点212连接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的馈电端。可选的,为了便于焊接支撑,加强巴伦支撑臂和辐射体、功率分配板之间的机械紧固度,在第一巴伦支撑臂21的上端和下端上设置有用以焊接固定的焊接支撑点214,焊接支撑点214不做电气用途,但是第一巴伦支撑臂21的馈电点212可以布置在焊接支撑点214上。
[0067]参看图9,第二巴伦支撑臂22的一侧上设有和馈电点222连接的微带线巴伦221,参看图10,第二巴伦支撑臂22的另一侧上设有和馈电点222连接的巴伦地线223。第二巴伦支撑臂22的馈电点222连接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的馈电端。可选的,为了便于焊接支撑,加强巴伦支撑臂和辐射体、功率分配板之间的机械紧固度,在第二巴伦支撑臂22的上端和下端上设置有用以焊接固定的焊接支撑点224,焊接支撑点224不做电气用途,但是第二巴伦支撑臂22的馈电点222可以布置在焊接支撑点224上。
[0068]第一巴伦支撑臂21和第二巴伦支撑臂22的高度为工作中心波长的八分之一,可以实现低剖面、小体积的天线结构。
[0069]天线高度的降低,可能会造成巴伦长度减小,不满足四分之一波长变换,难以匹配,可以通过修正高度较低极化振子的巴伦支撑臂的接地部分的结构形式,实现宽带匹配。参看图8,在第一巴伦支撑臂21的设有巴伦地线213的一侧上还设有连接巴伦地线213的匹配枝节215,形成一个分流部分,且呈开路形式,可以平衡电流。
[0070]参看图7-10,第一巴伦支撑臂21和第二巴伦支撑臂22之间通过分别开槽而配合卡接在一起。第一巴伦支撑臂21的中间部位上端可以开设短槽,第二巴伦支撑臂22的中间部位下端可以开设长槽,长槽和短槽的配合连接,从而第一巴伦支撑臂21和第二巴伦支撑臂22正交连接。
[0071]参看图11,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极化振子天线,可以包括功率分配板3、反射板4及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功率分配板3的上表面连接振子单元,具体是在功率分配板3上连接巴伦支撑部,参看图12,功率分配板上具有巴伦支撑部连接部31,可以连接不止一个振子单元,通过传输线32或功分器等实现功分。反射板4设置可以在功率分配板3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
[0072]采用更多的功率分配板3和振子单元,将实现更多单元,不同增益及波束宽度的双极化基站天线。此外,整体组装方式上,振子单元可以先与功率分配板3安装,然后整体与底部反射板4通过螺钉或者铆钉固定,此种情况下功率分配板3位于反射板4正面;当然也可以将功率分配板3置于反射板4背面,先将功率分配板3通过螺钉或者铆钉固定于反射板4背面,然后将振子单元穿过反射板4槽位,实现背面安装,具体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0073]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频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一低频天线阵列和至少一高频天线阵列,低频阵列的工作频段在690MHz?960MHz之间,高频阵列工作频段在1600MHz?2700MHz之间。高频天线阵列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使用前述实施例的双极化振子天线。低频阵列中的天线单元可以任意选择。可选的,参看图13,低频天线阵列101为一个阵列,具有两个低频天线单元;高频天线阵列102为两个阵列,每个阵列具有两个前述实施例的双极化振子天线。
[0074]本发明振子单元的天线及天线阵列可以实现低剖面,将传统结构下的0.25波长天线高度降低到0.125波长,并整体减小了天线罩及反射板高度尺寸,可以抑制了多频天线中的低频耦合。
[0075]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进行仿真,结合图14-18,给出电性能数据。
[0076]参看图14,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和第二对偶极子天线形成两路极化波,两路极化端口的驻波比小于1.45,且在工作频率1.7 IGHz到2.17GHz范围内匹配良好。
[0077]参看图15,两路极化端口的隔离度大于28dB,隔离度更好。
[0078]参看图16,在1.71GHz?2.17GHz工作频带范围内,水平面波束收敛性很好,波束宽度在64°?66°之间。
[0079]参看图17,在1.71GHz?2.17GHz工作频带范围内,总功率前后比大于25dB,主极化前后比大于30dB;交叉极化比(轴向)大于31dB,交叉极化比(扇区)大于15dB。
[0080]参看图18,在1.71GHz?2.17GHz工作频带范围内,增益大于lldB,且随着频率增加,不断增大。
[0081]本发明的振子单元及其天线,可以实现超宽带、高增益、高效率、高交叉极化比、高前后比和高隔离度、低剖面以及低耦合,而且结构简单美观,易于工程实现,适合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电气性能指标满足基站天线行业标准。
[0082]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体及用以对所述辐射体馈电的巴伦支撑部;所述辐射体包括介质基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且呈正负45度正交布置的两对偶极子天线臂、及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耦合金属带;所述偶极子天线臂和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从而在耦合金属带上形成电流通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两对偶极子天线臂相对正交中心不对称,每个偶极子天线臂呈具有开口的框型,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开口部位的单边或双边设有向外的延伸枝节、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开口部位的两边均不设延伸枝节,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与所述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 或者, 两对偶极子天线臂相对正交中心对称,每个偶极子天线臂呈具有开口的框型,每对偶极子天线臂的各开口部位的单边均设有向外的延伸枝节,每个偶极子天线臂不设延伸枝节的一边与所述耦合金属带之间产生电流感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金属带为四条;各个耦合金属带的始端设置在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的不设延伸枝节的端部下方,每个耦合金属带的始端对应一个端部,从而各个耦合金属带始端和相应端部产生电流感应,每个耦合金属带上得以形成电流通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耦合金属带的末端位于与其相邻的延伸枝节下方,从而各个親合金属带的末端和相应延伸枝节产生电流感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枝节凸起,所述枝节凸起为从所述开口的端部延伸出来的凸起部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偶极子天线臂的开口的两端部的枝节凸起配合起来的结构呈张开的钳嘴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親合金属带的始端和/或末端的形状设置为和所述枝节凸起的形状相同。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親合金属带沿所述介质基板的边沿设置,和/或,所述延伸枝节沿所述介质基板的边沿设置。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偶极子天线臂之间具有细缝。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支撑部包括相互正交连接的第一巴伦支撑臂和第二巴伦支撑臂;所述第一巴伦支撑臂为所述第一对偶极子天线臂馈电,所述第二巴伦支撑臂为所述第二对偶极子天线臂馈电;每个巴伦支撑臂的一侧上设有和偶极子天线臂的馈电点连接的微带线巴伦,另一侧上设有和偶极子天线臂的馈电点连接的巴伦地线;第一巴伦支撑臂和第二巴伦支撑臂的高度小于等于工作中心波长的八分之一。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巴伦支撑臂的设有巴伦地线的一侧上还设有连接巴伦地线的匹配枝节,用以平衡电流。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巴伦支撑臂和第二巴伦支撑臂之间通过分别开槽而配合卡接在一起。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巴伦支撑臂的上端和下端上还设置有用以焊接固定的焊接支撑点。14.一种双极化振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分配板、反射板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单元;所述功率分配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所述巴伦支撑部;所述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功率分配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15.—种多频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一低频天线阵列和至少一高频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天线阵列中至少一个天线单元使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极化振子天线。
【文档编号】H01Q13/10GK105896071SQ201610269578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发明人】张凯, 董孩李
【申请人】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