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718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线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线束结构。
【背景技术】
:
[0002]线束(wire harness)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线束一般由导线、绝缘护套、接线端子以及包扎材料组成。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料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线束主要包括发动机线束和整车线束,其中,发动机线束除传感器线束和ECU线束外,还有连接其他电路的线束,例如进气预热线束、起动机继电器控制线束、发电机励磁线束等,这些线束种类过多,且无良好的固定方式,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容易因防护不到位而造成线束被踩断。
[0003]但是现有的线束的导线束外部包覆有耐高温胶带,容易出现老化松动,而且包覆效果也不甚理想,线束的集中度不高,而且单靠胶带也无法确保线束的整体强度,由其是靠近接线端子处,容易受外力出现松动和脱离现象,且现有的线束通常是采用一根电缆,若线束由多根电缆构成时,电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或多个连接器,一个连接器连接多根电缆时,连接端的电缆容易出现混乱,从而影响整个线束的传输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线束的整体束线强度和导线间的集中度较低,容易受外力出现松动和脱离现象,且线束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数量的连接器,连接端的电缆容易出现混乱,从而影响整个线束的传输稳定性,从而提出一种新型线束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新型线束结构,包括:
[0007]线束本体,所述线束本体包括第一控制电缆、第二控制电缆、第三控制电缆,所述线束本体的左端连接第一连接器,所述线束本体的右端连接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第四连接器。
[0008]所述第一控制电缆左端外部套接有第一电缆标号管,所述第二控制电缆左端外部套接有第二电缆标号管和第一号码管,所述第三控制电缆左端外部套接有第三电缆标号管,所述第一电缆标号管、所述第二电缆标号管、所述第三电缆标号管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圆柱形套管,所述第一圆柱形套管左端连接有圆形锥套管,所述第一控制电缆、所述第二控制电缆、所述第三控制电缆的左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圆柱形套管、所述圆形锥套管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0009]所述第一控制电缆右端外部依次套接有第二圆柱形套管、第二号码管、第四电缆标号管、第一热缩套管,所述第二控制电缆右端外部依次套接有第三号码管、第五电缆标号管、第二热缩套管,所述第三控制电缆外部依次套接有第四号码管、第六电缆标号管、第三热缩套管,所述第一控制电缆的右端通过第一电缆扎带连接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控制电缆的右端通过第二电缆扎带连接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控制电缆的右端通过第三电缆扎带连接第四连接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控制电缆、所述第二控制电缆、所述第三控制电缆的左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控制电缆、所述第二控制电缆、所述第三控制电缆左端的内部导线分别连接有压接接触件,所述第一控制电缆、所述第二控制电缆、所述第三控制电缆通过所述压接接触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0011 ]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器为D-SUB连接器,所述D-SUB连接器为两排15P的D-SUB连接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控制电缆、所述第二控制电缆、所述第三控制电缆的右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控制电缆的右端包括三根导线、第一屏蔽线、第二屏蔽线,所述第一屏蔽线和所述第二屏蔽线反折在电缆外护套中,所述第一屏蔽线通过导线连接电缆接线头,所述第二屏蔽线和所述三根导线连接终端套管。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电缆扎带、所述第二电缆扎带、所述第三电缆扎带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电缆扎带、所述第二电缆扎带、所述第三电缆扎带分别为两个。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圆柱形套管、所述圆形锥套管的厚度为
0.5mm ?Imm0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在线束本体的左端设置圆柱形套管、圆形锥套管,可以将多根电缆进行集中束线,提高了线束的整体束线强度和集中度,有效防止松动和脱离现象,连接端的电缆排序整齐,连接稳定,提高了整个线束传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输质量高,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
[001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线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D-SUB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D-SUB连接器插上端子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左端处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右端去绝缘及屏蔽后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右端屏蔽线反折后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右端加上电缆外护套后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缆右端套上热缩套管后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符号说明:
[0026]1-线束本体,2-第一控制电缆,3-第二控制电缆,4-第三控制电缆,5-第一连接器,6-第二连接器,7-第三连接器,8-第四连接器,9-第一圆柱形套管,10-圆形锥套管,11-压接接触件,12-第一号码管201-第一电缆标号管,203-第二圆柱形套管,204-第二号码管,205-第四电缆标号管,206-第一热缩套管,207-第一电缆扎带,208-导线,209-第一屏蔽线,210-第二屏蔽线,211-电缆外护套,212-电缆接线头,213-终端套管,214-圆形热缩管,215-导线,301-第二电缆标号管,302-第三号码管,303-第五电缆标号管,304-第二热缩套管,305-第二电缆扎带,401-第三电缆标号管,402-第四号码管,403-第六电缆标号管,404-第三热缩套管,405-第三电缆扎带,501-第一孔位,508-第八孔位,509-第九孔位,512-第十二孔位,513-第十三孔位,514-第十四孔位,515-第十五孔位。
【具体实施方式】
: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线束结构,包括:
[0028]线束本体1,所述线束本体I包括第一控制电缆2、第二控制电缆3、第三控制电缆4,所述线束本体I的左端连接第一连接器5,所述线束本体I的右端连接第二连接器6、第三连接器7、第四连接器8。
[0029]所述第一控制电缆2左端外部套接有第一电缆标号管201,所述第二控制电缆3左端外部套接有第二电缆标号管301、第一号码管12,所述第三控制电缆4左端外部套接有第三电缆标号管401,所述第一电缆标号管201、所述第二电缆标号管301、所述第三电缆标号管40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圆柱形套管9,所述第一圆柱形套管9左端连接有圆形锥套管10,所述第一控制电缆2、所述第二控制电缆3、所述第三控制电缆4的左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圆柱形套管9、所述圆形锥套管10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5连接。所述第一圆柱形套管9、所述圆形维套管10的厚度为0.5mm?1mm。
[0030]所述第一控制电缆2、所述第二控制电缆3、所述第三控制电缆4的左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控制电缆2、所述第二控制电缆3、所述第三控制电缆4左端的内部导线分别连接有压接接触件11,所述第一控制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