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765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包含一绝缘座体、一设于该绝缘座体上的对接面、复数设于该绝缘座体内的导电端子,以及一设在该对接面上的金属壳体,该对接面上设有一显露于该金属壳体上的对接部,以及一体成型于该对接部两侧且延伸至该金属壳体以外的二绝缘柱,该导电端子设有一显露在该对接部的对接端,该绝缘柱上设有一螺孔。所述绝缘柱可采用塑料以模内射出方式一体成型于绝缘座体的对接面上,藉此克服以往铆钉或金属螺丝柱在组装时容易产生角度、位置或距离等误差问题,且能节省铆钉或金属螺丝柱用料以及组装制程等成本。
【专利说明】
电连接器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达成结构精简、节省用料和利于组装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般电连接器通常是设在电源线或讯号线之端部,以作为各电子装置和设备之间的电源或数字讯号界面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之连接组件使用。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07221号“电连接器”专利案,主要是在绝缘座体上设有凸出之对接部,以及覆盖于该对接部上的金属壳体,并于绝缘座体内设置导电端子,且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延伸至该对接部和绝缘座体底面。当绝缘座体底面设在电路板上时,所述延伸至绝缘座体底面之导电端子是焊接在电路板上,该电路板上电连接器之对接部,可供与外来之其他电连接器的对接部相互对接,以形成电性连接,并经由所述导电端子对电路板输入(输出)讯号或电源。由于该金属壳体包覆在该电连接器之对接部上,因此可藉由金属壳体吸收外界电磁波,防止该电连接器所传输之讯号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影响。
[0003]该对接部两侧的绝缘座体上分别设有金属铆钉,以结合该绝缘座体及金属壳体,该铆钉并设有螺孔,进而使二螺孔分置于该对接部两侧。当外来之其他电连接器对接该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时,所述二电连接器之间可利用螺栓经由该螺孔相互锁接,以防止所述二电连接器之间发生松动、脱落而断电的情形。目前市面上常见利用金属螺丝柱来结合绝缘座体及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其金属螺丝柱上亦设有可供锁接电连接器的螺孔。
[0004]然而,上述采用金属铆钉或金属螺丝柱的电连接器,都必须在该绝缘座体上设制通孔,且于金属壳体上设制套接孔,再将金属铆钉或金属螺丝柱穿置于所述通孔与套接孔之间,因此,在组配过程中,所述铆钉(金属螺丝柱)、通孔与套接孔之间容易偏移正确的结合角位,导致组合后各铆钉(金属螺丝柱)之间的中心距离发生偏差,使各螺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也随之偏离正确位置,因而影响各电连接器之间锁接时的精确度。由于前述铆钉(金属螺丝柱)、通孔与套接孔之间的结合关系,不易以人工手持操作组装,也不易使用机具夹持,造成组装不易且费工费时等情形,徒增生产成本,且不利于全自动化生产,造成电连接器用料及制程难以进一步精简,亟需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精简、节省用料且利于组装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
[0006]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包含一绝缘座体、一设于该绝缘座体上的对接面、复数设于该绝缘座体内的导电端子,以及一设于该对接面上的金属壳体,该对接面上设有一显露在该金属壳体上的对接部,以及一体成型于该对接部两侧且延伸至该金属壳体以外的二绝缘柱,该导电端子设有一显露在该对接部的对接端,该绝缘柱上设有一螺孔。
[0007]藉由上述主要结构特征,所述绝缘柱可采用塑料以模内射出方式制成,一体成型于该绝缘座体的对接面上,其中,该绝缘柱可采用丝攻方式以攻牙形成该螺孔,藉此克服习知铆钉或金属螺丝柱于组装时容易产生角度、位置或距离等误差问题,且能有效节省铆钉或金属螺丝柱的用料以及组装制程等成本。
[0008]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金属壳体上设有一露出该对接部的窗口,以及二分置于该窗口两侧,且可供该绝缘柱伸出的开放部。该开放部可设为通孔或缺口。
[0009]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绝缘座体上设有一相邻于该对接面的底面,该导电端子设有一显露在该底面的焊接端,该底面设有至少一扣板件,该扣板件设有一往该底面以外方向延伸的焊接部,以及一朝向该对接面之反方向的导电接面,该金属壳体设有至少一延伸至该扣板件的扣部,该扣部设有一可贴触该导电接面而扣住该底面的扣接面;藉此,该扣部之扣接面与扣板件的导电接面之间形成面接触,大幅提升该金属壳体与扣板件之接触面积,令金属壳体经由扣板件有效产生接地作用,进而提升该金属壳体与扣板件之间的组装良率。
[0010]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扣板件设有一挡部,以及一连接于该挡部与焊接部之间的基部,该导电接面设在该挡部上,该底面设有至少一可容置该挡部且固定该基部的嵌槽,该基部上设有一开口,且该挡部设于该开口处。该嵌槽设有一可容置该挡部及基部的凹部,该凹部两侧壁设有二可供该基部两侧嵌入的沟部,该凹部及沟部连通至该对接面。
[0011]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绝缘座体内部设有间隔于各导电端子之间的隔板,该隔板设有一朝向该对接面的阻挡边,该导电端子之对接端上设有一向该对接面之反方向贴靠在该阻挡边的耳部。当电连接器实施对接操作,进而造成该导电端子往该对接面之反方向后退的情形时,该耳部能够往该对接面之反方向贴靠在该隔板的阻挡边上,令阻挡边经由该耳部阻止该导电端子往该对接面之反方向后退,藉此;得以避免因为该导电端子缩入该绝缘座体内而造成两电连接器之间接触不良的情形。
[0012]藉此,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习知铆钉(金属螺丝柱)、通孔与套接孔之间的结合关系以改进习知构造不便于人工手持操作组装,不易使用机具夹持操作,进而造成组装费工费时,且不利于全自动化生产及徒增生产成本等缺失;且能节省铆钉或金属螺丝柱用料以及组装制程等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4]图2为图1的仰视立体图。
[0015]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4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18]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剖示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示图。
[0021 ]符号说明
[0022]I——绝缘座体 101——第一座体 102——第二座体 11——底面
[0023]12——对接面13——对接部14——插接孔15——绝缘柱
[0024]16——螺孔17——嵌槽171——凹部172——沟部
[0025]18——隔板181——阻挡边2——金属壳体21——套部
[0026]22——窗口23——开放部24——扣部25——扣接面
[0027]3——外框4——导电端子41——对接端42——焊接端
[0028]43——耳部5——扣板件50——开口51——基部
[0029]52——焊接部53——挡部54——导电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包含一绝缘座体1、一金属壳体2、一外框3及复数导电端子4,其中,该绝缘座体I采用塑料材料以模内射出方式一体成型,且绝缘座体I上设有一底面11及一对接面12,所述对接面12和底面11分别朝向不同方向,且所述对接面12与底面11之边缘相互邻接,该底面11系用以靠合于外部电路板上,该对接面12则是用以靠合于外部其他电连接器。该绝缘座体I由一第一座体101及一第二座体102相互组合而成,该对接面12设于该第一座体101前面,该底面11则设在该第二座体102底部,且对接面12上设有一凸出之对接部13。
[0031]所述导电端子4设于该绝缘座体I内,该导电端子4可弯折成L形态,且导电端子4两端分别设成一对接端41及一焊接端42,该导电端子4之对接端41经由该第一座体101延伸至该对接部13,进而使对接端41经由对接部13表面的插接孔14显露在该对接部13表面,且该导电端子4之焊接端42经由该第二座体102延伸至该底面11,进而使焊接端42显露在该底面11以外,藉此传输电能或电子讯号。
[0032]该金属壳体2设于该对接面12上,该金属壳体2中央设有一可包覆于所述凸出之对接部13周围的套部21,且该金属壳体2之套部21中央设有一露出该对接部13的窗口 22,进而使所述对接部13及导电端子4之对接端41经由该套部21的窗口 22显露于该金属壳体2表面。该金属壳体2可吸收外界电磁波,以防止该导电端子4所传输之电子讯号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影响。
[0033]该外框3套设于所述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上,以固定所述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该外框3亦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以吸收外界电磁波,防止电磁波影响所述导电端子4传输之电子讯号。
[003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该对接面12上设有二凸出之绝缘柱15,该绝缘柱15是一体成型于该对接部13两侧的第一座体101(绝缘座体I)前面,且绝缘柱15与对接部13之凸出距离可以相等;该绝缘柱15上设有一螺孔16,该螺孔16用以锁接外部其他电连接器,该绝缘柱15可采用丝攻方式以攻牙以形成该螺孔16。该金属壳体2上设有二开放部23,该开放部23可设为通孔或缺口,且所述开放部23是分置于该窗口 22两侧,该绝缘柱15可经由该开放部23延伸至该金属壳体2以外。
[0035]由于所述绝缘柱15系采用塑料以模内射出方式一体成型于该绝缘座体I的对接面12上,因此,该二绝缘柱15及其对应螺孔16之间的中心距离于成型时,可准确地设在该对接面12上,不会产生位置偏差问题,故在电连接器之组配过程中,只需将该金属壳体2与绝缘座体I相互组合,即可将所述绝缘柱15及螺孔16定位于正确位置,不会发生误差情形,故得以方便以人工手持操作组装或使用机具夹持,且有利于全自动化生产。相较于习知采用铆钉或金属螺丝柱以锁固方式组合之电连接器,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绝缘柱15(螺孔16)—体成型于该绝缘座体I上,因此结构更为精简,且更为节省用料。
[0036]据此,本实用新型可节省习知铆钉或金属螺丝柱等用料成本,藉由解决习知铆钉(金属螺丝柱)、通孔与套接孔之间的结合关系,以达成简化组装制程、节省用料及人工成本,进一步达成全自动化生产之目的。
[0037]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施例绝缘座体I的底面11设有至少一扣板件5,该电连接器可经由该扣板件5焊接于外部电路板上,该扣板件5设有一挡部53、一焊接部52,以及一连接于该挡部53与焊接部52之间的基部51,该焊接部52往该底面11以外方向延伸,该挡部53上设有一朝向该对接面12之反方向的导电接面54。此外,该绝缘座体I的底面11设有至少一嵌槽17,该嵌槽17可固定该扣板件5之基部51,且嵌槽17亦可容置该扣板件5之挡部53。该金属壳体2设有至少一扣部24,该扣部24是延伸至该扣板件5旁侧,且扣部24设有一扣接面25,该扣部24之扣接面25是贴触该扣板件5的导电接面54,进而使该扣部24得以经由该扣板件5扣住该绝缘座体I底面11。具体而言,该嵌槽17设有一凹部171,该凹部171可容置该基部51和挡部53,且凹部171两侧壁设有二沟部172,所述沟部172系供该基部51两侧边缘嵌入,该凹部171及沟部172连通至该对接面12。另外,该基部51上设有一开口 50,该挡部53设于该开口50边缘处,该挡部53由该开口 50内往该焊接部52之反方向弯曲至该基部51。本实施例所述扣板件5、嵌槽17和扣部24均分别以二个设于该绝缘座体I底面11和金属壳体2两侧。
[0038]未组装时,该扣板件5之挡部53位在该开口50内;组装时,该扣板件5之基部51可经由该凹部171及沟部172连通至该对接面12且置入该嵌槽17内,令基部51两侧边缘嵌入沟部172,藉此固定该扣板件5于该绝缘座体I底面11的凹部171内,再将该金属壳体2贴靠在该绝缘座体I对接面12上,进而使该扣部24伸至该扣板件5之挡部53旁侧,并将该扣部24及挡部53同时往该嵌槽17内折弯,令扣部24及挡部53弯折进入该凹部171内,且使该金属壳体2透过该扣板件5扣住该绝缘座体I,令扣部24之扣接面25紧密且稳固地贴触该挡部53的导电接面54。据此,该扣部24之扣接面25与扣板件5的导电接面54之间即可形成面接触,大幅提升该金属壳体2与扣板件5之接触面积,令该金属壳体2经由该扣板件5有效产生接地作用,进而提升该金属壳体2与扣板件5之间的组装良率。
[0039]请参阅图3、图4及图8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该第二座体102上设有复数成三角形的隔板18,所述隔板18系位于该绝缘座体I内部,且间隔于各导电端子4之间。该隔板18设有一朝向该对接面12的阻挡边181,该导电端子4之对接端41上设有一往导电端子4旁侧凸出的耳部43,且耳部43系朝向该对接面12之反方向且贴靠在该隔板18的阻挡边181上。
[0040]藉此,当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与外部其他电连接器之间进行对接操作时,外部其他电连接器施加于该导电端子4对接端41上的作用力,可驱使该对接端41之耳部43往该对接面12之反方向贴靠在该隔板18的阻挡边181上,令阻挡边181经由该耳部43以阻止该对接端41往该对接面12之反方向后退,藉此,得以避免因为该导电端子缩入该绝缘座体内而造成两电连接器之间接触不良的情形。
[0041]综上所陈,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其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之精神下而完成之等效修饰或置换,均应包含于后述申请专利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绝缘座体、一设于该绝缘座体上的对接面、多数设于该绝缘座体内的导电端子,以及一设在该对接面上的金属壳体,该对接面上设有一显露在该金属壳体上的对接部,以及一体成型于该对接部两侧且延伸至该金属壳体以外的二绝缘柱,该导电端子设有一显露在该对接部的对接端,该绝缘柱上设有一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绝缘柱是采用塑料以模内射出方式一体成型于该绝缘座体的该对接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绝缘柱是采用丝攻方式以攻牙形成该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金属壳体上设有一可露出该对接部的窗口,以及二分置于该窗口两侧且可供该绝缘柱伸出的开放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开放部为通孔及缺口的其中之一者。6.—种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它包含一绝缘座体、一设于该绝缘座体上的对接面、多数设于该绝缘座体内的导电端子,以及一设在该对接面上的金属壳体,该对接面上设有一显露在该金属壳体上的对接部,该导电端子设有一显露在该对接部的对接端,其中,该绝缘座体上设有一相邻于该对接面的底面,该导电端子设有一显露在该底面的焊接端,该底面设有至少一扣板件,该扣板件设有一往该底面以外延伸的焊接部,以及一朝向该对接面之反方向的导电接面,该金属壳体设有至少一延伸至该扣板件的扣部,该扣部设有一可贴触该导电接面而扣住该底面的扣接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扣板件设有一挡部,以及一连接于该挡部与焊接部之间的基部,该导电接面设在该挡部上,该底面设有至少一可容置该挡部且固定该基部的嵌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嵌槽设有一可容置该挡部及基部的凹部,该凹部两侧壁设有二可供该基部两侧嵌入的沟部,该凹部及沟部连通至该对接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基部上设有一开口,该挡部设于该开口处。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为该绝缘座体内部设有间隔于各导电端子之间的隔板,该隔板设有一朝向该对接面的阻挡边,该导电端子之对接端上设有一向该对接面之反方向贴靠在该阻挡边的耳部。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5429262SQ201520893184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发明人】刘锡如
【申请人】刘锡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