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437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物理的力学、机械动力学与电子学,特别牵涉的是电、磁循环加重力曲柄式永动机与数字“电脑”控制数字电磁所产生的数模形式的联合设计模式。
力能量的存在不管从微观世界,还是到宏观世界的形成,它们都是由力能量的作用所导致。虽然,微观世界的构成是那么的微小,但它也是从力能量的作用下而获得寅化所得的“功”大小,并扩展到宇宙的大小存在,这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开始。
直线运动数轴或直线运动轨迹、曲线运动轨迹和圆上运动数轴或圆轴运动轨迹与机械力学的这个力能量转换表示关系,是物态运动轨迹或物质运动轨迹的具体表现。力能量转换功过程与功转换力能量过程,只有通过直接运动轨迹与非直接运动轨迹的引力、重力、磁力轨迹形式的传递,是它所带力能量转换功的传递给物体或物质来获得这种力能量传输的具体展示。它不管在星际,还是在一个运动结构内,其都存在着同样的理念有直接传递的力能量转换与引力的非直接传递的力能量转换过程。它包含引力、重力效应或磁力的非直接传递的力能量转换效率过程,都是等同的效应过程。
力能量的存在,首先体现在物体的质量的这种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包含自然界一切相作用的本质上,都可归纳为从万有引力中所获得力能量的这种自然“功”的寅化。而万有引力的作用只能通过直线引力能量轨迹的传递作用,就出现直线或射线的运动力能量转换,是二个物质或物体通过万有引力的作用力来获得最微小的这种“尘埃离子质量”的相互吸引作用,并得到直线运动碰撞的组合质量物质或获得物体扩展的增大。
当假设“尘埃离子质量”的这个物质获得扩展或变大时,它的万有引力场同时也获得扩展的变大。其形成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力,为随二个物体的质量与相差距离所产生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作用是万有引力的直线轨迹加速度定律。即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二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是F=G*m1m2/r2,式中m1m2表示二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的质量间距离,G为万有引力的恒量,G=6.67*10-11N·m2/kg2。
当假设“尘埃离子质量”的物体这个质量扩展或变大时,它的万有引力场同时也获得扩大。这是随着这种过程的继续和由万有引力的作用力所产生这类物体的体质达到一定时,再由二个物体在万有引力的导引下获得直线运动的碰撞而产生的力能量转换功与功的转换力能量过程是当二个以上的物体或物质在产生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导引下,其物质与物质、物体与物体、物质与物体所获得相互作用的非中心直线运动的碰撞时,它所产生圆轴式的这种力能量转换模式其一,中心直线运动碰撞作用的力能量转换而改变原有的物态是物态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力能量转换的变质或变态的显视。按牛顿的引力加速度到重力加速度定律是直线到射线的非直接力能量转换到直接力能量转换的功寅示。其二,受力碰撞的这个物质就产生这种圆轴旋转作用的力能量而转换功,这是其产生力能量转换在圆轴上的数轴编排与排列的规律是圆轴上的数字排列与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而圆轴上的数字排列是根据二个以上的物体在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下,并导致这二个物体的非中心直线碰撞的出现,它就形成除中心直线运动的碰撞理念与这个力能量转换外,是非中心直线运动的碰撞就产生像似机构偏离设计的理念与像似力能量偏离设置的碰撞理念。
当非中心直线运动的碰撞的出现时,由此就产生机构偏离设计的理念与力能量偏离设置的理念是一个力能量直接传递与力能量非直接传递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形成直接传递力能量与非直接传递力能量相互交熔的运动轨迹,是显示物态所带力能量的具体表示。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含义有三种第一种含义是力能量的直接传递作用和其所产生物质的变态与非变质过程或产生变态与变质的过程;第二种含义是力能量非直接传递的引力作用和其所产生物质的变态不变质过程或保持原状的不动过程;第三种含义是直接传递力能量与非直接传递力能量相互交熔的运动轨迹的作用,而产生力能量传递的理念有二种一种是静力传输过程;另一种是动力传输过程。
静力,静力的概念是二个与二个以上物体或物质在一种外力的作用下获得相互作用而保持原有状态的静止不动。即静止不动的物体只能产生压力或静止重力的效应。其这种力效应的能量作用在机械上时,就不可能与有运动轨迹的物体有产生力能量转换机械功的作用。
动力,动力的概念是物质克服引力相吸与外力作用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效应或由重力作用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效应时,其这种运动轨迹效应所产生的力能量作用是通过主运动轨迹与副运动轨迹的物质或物体、物体或物体在设置的机械构造上所产生力能量的转换功过程,是由主运动轨迹与副运动轨迹的直接力能量的传递作用或主运动轨迹的非直接力能量的传递作用来获得力能量转换而产生机械能的这种功。
动力的能量转换功是用其主运动轨迹与副运动轨迹的假设设定或实际设定来达到力能量转换功的目的。当静止的,又无实际运动轨迹或无独立轨迹的任何物质它都不可能通过设置的机械结构来获得力能量转换功的输出。有运动轨迹的任何物质它都能通过设置的机械结构来获得力能量转换功的输出。但力的能量转换功有三种理念第一是“零功”,它的特性只能维持原有的状态。即是牛顿的第一定律。第二是“正功”,它的特性在机械上的体现是物体直线运动轨迹的力能量。它所通过曲线运动轨迹传输最大力点而获得转换给圆轴的费力杠杆轨迹到圆轴轨迹作用所产生的机械功是一种物质或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跟所产生同属于同性或非同属于同性的多个运动轨迹的传动;其往复循环所带动的另一个至另二个以上的物体或物质的力能量转换功时,等同力能量输入的转换功就小于一。即它是一种设置循环的消耗能量而产生转换功的机器,也是一种产生“正功”的机器。第三是“负功”,它的特性在机械上的具体表现是物体直线运动轨迹的力能量通过曲线运动轨迹传输其最大力点而获得转换给圆轴省力杠杆轨迹到圆轴轨迹作用所产生的机械功是一种物质或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跟只能产生与非同属于同一种性质的多个运动轨迹的传动,其往复循环所带动另二个以上的物体或另二个以上物质的力能量转换功时,在维持原有的状态后可获得力能量转换功的实质输出其等同力能量输入的转换功就大于一。它是一种设置联合循环力能量转换功的机器,也是一种产生“负功”增大的机器。
由此及彼,力能量跟目前的力学关系,是建立在直接与非直接的二种力能量单一作用的传递上。当掌握或运用三种力能量的转换与力学关系的“功”时,人类的科技将再一次获得飞跃。
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设计理念是耗能机器与非耗能机器的联合能量转换过程总是依力能量转换形式的模式在进行力能量转换后的变态和变质时,就所出现单一的并包含多种运动变化轨迹的转换功。它是用假设的磁力代替重力的设计作用而说明在重力曲柄永动机的基础上来设计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设计概念是力能量是随着物体或物质的主、副运动轨迹相互作用而转换功时,其耗能机器与非耗能机器的能量输入轨迹必定为受到外力的引力、重力、包括磁力的非直接力能量传递作用与直接力能量传递作用而产生消耗力能量的输入过程,其能量转换所输出功的过程是通过圆轴的费力杠杆作用而获得小于一、通过圆轴的省力杠杆而大于一。这是取值于主运动轨迹与副运动轨迹的设定关系,这就是正直设置与偏离设置的关系。
当用假设设置联合循环的耗能机器这种多个运动轨迹的传输过程来阐明,其是用目前活塞式内燃机带动发电机组的这种能量转换和电动机带动活塞的作功过程可比作或看作是耗能机器与重力曲柄永动机的非耗能机器这种多个运动轨迹传输过程的组成就产生联合循环有耗能机器与非耗能机器的联合设计理念和联合循环的设置理念,就是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设计。其一,首先把重力活塞改进为超强磁的磁力体活塞,并为电转磁的磁力能量转换来减少对电能功的消耗,按减少总体设计的耗能要求与磁力体活塞所需直线运动轨迹的缸体设计其物质的选择最佳为相对的非磁体物质的转磁力能量物质,使其在控制通电后的瞬时就能够产生与超强磁的磁力体活塞配匹,其电能量的转换磁力能量所代替重力加速度的设置要接近等于一。其二,按圆轴的省力杠杆转换力能量关系的圆轴数字排列,使其从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中获得主、副运动轨迹力能量传输而产生力能量转换功的增大。其三,按输入的磁力能量的作用力来代替重力的外力输入就出现像似内燃活塞的作功理念。其这种耗能机器的最大设置力能量转换在圆轴上的数字排列与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上获得约等于39/13的力能量转换。这是随着电转磁的控制效应作用使磁力体活塞结束“往”过程的作功而转过180度后,按电转磁的控制效应作用而不产生磁力能量的作用力的结果让这个不作功的磁力体活塞在“返”过程时,就减少对磁力体活塞在“返”过程中的这种消耗功。这是由一种设置与特定环境的作用所导致这类机器在无产生空气阻力的消耗和特定空间环境无重力的外力输入而产生无摩擦阻力的消耗结果。
在地球或星球上,磁力体活塞的“返回”过程,同样为受到重力的传输而消耗输入的一部份力能量转换功。但这种的消耗就小于重力活塞的“返回”所需消耗的力能量转换功是活塞设计的质量单位与引力、重力或磁力作用的转换关系。
针对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工作循环分配能量转换功的联合设置,如用重力曲柄永动机的设计理念与偏离活塞式发动机的设计理念结合来联合分析这种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工作循环分配力能量转换功的设置是当采用特定射线轨迹的重力加速度时,它在重力曲柄永动上的设置是重力曲柄机构所转换这种重力能量可达到大于2/13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输出功的结果。这是由重力活塞输入“往”重力所产生重力加速度的直线运动轨迹与它所带动或连动对称设计的“返”过程这种重力活塞所需“补充重力能量”为15/13~39/13。如按其循环而消耗重力加速度的输入力能量转换功的结果,就不能达到39/13这个力能量转换“负功”过程的设置。
当采用特定射线轨迹的外力加速度时,它在偏离活塞式发动机的曲柄机构上的设置,是其外力的磁力就产生像似热膨胀加速度的力能量传递来获得数模控制的力能量大小的传输。为此,在空间或太空的环境下按数模控制的磁力体活塞在这个往返设计的“返回”时,因“无外力的阻力”或微小万有引力的作用使磁力体活塞在“返回”状态下就无需消耗由重力产生在转换时的消耗输入力能量。这样,磁力体活塞的“返回”状态就达到“零功”状态的理想状态?但实际上,它只能达到接近于这种“零功”状态而不等于这种理想的“零功”状态。由此,它不等于39/13力能量转换的“负功”结果。所以,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工作循环分配过程是其能量转换功的联合设置来达到所谓在圆轴上的最大数字排列的这种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其构造、结构的基本组成与联合循环模式特征是在机械上,它包括曲柄重力永动机所有特征加磁力体活塞的外力数模控制力能量转换作功的机器(1)、发电机组(2)、电器与电子控制机构的机器(3)、执行线圈的电磁机构(4),配套机构、冷却润滑系、真空到有压控制装置通道及机构装置(5)、控制分配电能量的输出配线用(E)表示,动力传输机构用(F)表示,其总体设计包括配套控制线、不通电时的非产生阻磁力材料缸体、曲轴、连杆与相关的零部件所组成;其机械的工作循环作功特征是采用二个过程的循环方式,即“二行程”的循环模式到对称、等称与按需控制的“多行程”循环模式。其数字控制特征是数模随波转换能量与随负载消耗转换能量到机械设置的极限或到数字控制循环模式的设计极限与转换力能量所产生的“负功”。
四、图面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基本组成与联合循环模式方框原理图。
图2是重力和磁力替换偏离设计与机构偏离设置的联合循环的磁力曲柄工作原理设计图,即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的工作原理设计图。
图3是重力和磁力替换偏离设计与机构偏离设置的联合循环的磁力曲柄工作原理设计图,即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数模磁力曲柄永动机基本构造工作原理设计图。
图4是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基本数模控制工作原理的典型设计波形图。
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或设置结果是在整机的设计上,根据联合循环的非耗能机器所获得力能量的转换功增大与耗能机器的联合设计的联合循环设定。在机械的设计上,其根据圆轴数字排列的这个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的设置来针对应用磁力与重力的替换或依磁力代替重力的这个外力加磁力的设计是达到机械偏离设计与传递力能量的偏离设置加联合循环的非耗能机器所获得结合力能量转换功的增大与耗能机器的联合设计的循环设定。在联合循环上,把机械能的功转换成电能的功。用一部份电能量的功供给负载与用另一部份电能量的功来供联合循环的本机所需是按供给本机联合循环所需的电能通过电子与电器的数模控制消耗电能的功而达到转变为磁力能量的目的,并由供给数模磁力永动机的转换机械能的“负功”增大而达到整机联合设计的往复循环所产生这种能转功的过程设定。在智能控制上,按能转功要求的联合设置循环的极限和设定要求是针对环境要求下的工况所需,它通过电子的电脑这种传感输入、执行输出、对比运算的处理来达到控制本机所耗能量的功与输出供给负载能量的功。从而达到数模随波转换能量的功设计与达到随负载消耗能量的功到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设置的数模能量转换“负功”极限的这个高智能设计。由此这些设置或设定的结果是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设计是根据二个“八卦图”在圆轴上的数字排列的联合与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而获得组合现代科技与达到上述结合的结果。所以,就达到了这个用数模磁力代替重力设计和应用磁力与重力的替换或依磁力代替这个说明的外力加磁力的设计,其所形成这个高智能数模与机电一体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设计。
本发明对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工作循环分配能量所转换功的联合设置,是采用特定射线轨迹的外力能量加速度在重力曲柄永动上的设置与采用特定射线轨迹的外力加速度时的设置在偏离活塞式发动机的曲柄机构上的设置模式,并形成相结合模式的产生联合设定的设计过程是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工作循环分配能量转换功的联合设置为2/13到不等于39/13的能量转换“负功”的设定。
在地球或星球上磁力体活塞的“返回”过程,同样为受到重力的传输而消耗输入的力能量转换对功的设置。但这种消耗就小于重力活塞的“返回”所需消耗力能量转换功设定,这是按重力曲柄永动机的设计理念与偏离活塞式发动机的设计理念相结合的联合设置的结果或是按耗能机器与非耗能机器的联合能量转换功过程的设置结果。其联合循环设置的方案结果是它所采用数模磁力的磁力线圈所需消耗与磁力体活塞能接受这种磁力能量的转换设定其最佳的设置要达到1,就要采用新磁性介质转换体的应用。按控制转换设定磁力体活塞与曲柄所输出能量转换的功设置就要大于1到39/13之间认定,再按控制软盘的电脑程序变换在重力与磁力或共同输入的循环时,可从设定的2/13到39/13的外力能量转换“负功”的应用控制。
本发明针对数模磁力曲柄机构的设计参数确定,按其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与工作原理设计是在偏离式重力曲柄永动机的基础上加数模磁力的外力作用,并达到控制这种数模磁力的力能量转换功或按在重力曲柄永动机用反写百分比符号“ ”形状的连杆这种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与工作原理设计为图6表示,在此用图2表示。再按图2的典型设置参数为例
在地球或星球上按重力加速度的单一设定,其输入为F入=GφQL/103千克力米,其传递转换为F传、转=Gφ2RπQL/(4*106)*B=Gφ2πQL/(2*106)千克力米,这是按φ=R时的假定。G表示重力加速度的力能量;φ表示重力活塞的直线运动轨迹,其单位为米;2R表示曲柄的圆轴直径,等于在图2内的(5)这个圆轴运动轨迹;r表示圆轴上的杠杆作用力是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递轨迹,用假定运算方法的简便设定;G表示摩擦与阻力的系数;L表示设定的缸数。为此,在地球或星球上按重力加速度的单一设定是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联合设计一种,其等于在重力曲柄永动机内的这个15/13~26/13设置、等于这个圆轴的数字排列、等于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递轨迹转换到圆轴轨迹的力能量约等于其传与转的输出这个力能量转换功等于2/13~大于1的结果。如按反写百分比符号“ ”形状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来阐述其F传=(GφQL/103)*(2Rπ/2*103)=GφRπQL/106;其F转=(GφRπQL/106)*r;而F传、转的等于要减去力能量的补充这个重力活塞上升的消耗,F耗=(GφRπQL/106)*(r/2);如按连杆的弯度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的传递轨迹消耗来分析是F耗=(GφRπQL/106)*(r/2)同时可约等于Gφ2πQL/(4*106)的不同设置,这是因按正直设置与偏离设置的差异关系的简明。所以,F传转=[(GφRπQL/106)*r]-[(GφRπQL/106)*(r/2)]=(GφRπQL/106)*(r/2),如加上重力的机械摩擦力与这个正直设置与偏离设置的差异关系的简明时,其F传、转=[(GφRπQL/106)*(r/2)]/2≈GφRπQL/(2*106)。如按磁力代替重力的太空环境下,其F入=GφQL/103千克力米;其F传=F转=(GφRπQL/106)*r;其最大的摩擦消耗F耗=Gφ2πQL/(4*106)。再按力能量转换功在圆轴上的数字排列加上重力加磁力的外力共同输入其这个设置也不为超过39/13的设置,即其约等于大于2/13到小于39/13的设置。当想超过这种典型的力能量转换功的设置就要加长连杆的设计长度与坐标Y轴的偏离长度,并加机械能转换电能的功要大于1和电能转换磁力能量也要大于1。由此,按目前科技就显得不可能与其设置机构的难易工作。这样的简明其设置的结果除可应用多种外力还包括可设计成对内燃的热膨胀压力作用的应用。所以,其联合设计的构造原理与设置原理就能达到设计的永动“负功”输出结果。
本发明针对数模磁力曲柄机构设置按图2所示在图2内,数模磁力永动机与磁力体活塞的设计模式等于重力曲柄永动机与重力活塞的设计模式。为此,按在重力曲柄永动机图6来说明这类活塞或重力活塞在上止点与连杆小头圆径用(1)表示、重力活塞在下止点与连杆大头圆径用(2)表示、曲轴连杆大头直径孔与在上止点时用(3)表示、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用(4)表示、曲柄机构的运动轨迹用(5)表示、曲轴在下止点时用(6)表示。图6中的a、b与c表示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它所传递给圆轴运动轨迹的关系显示。O表示圆轴圆周直径,K表示外层圆周是设计坐标Y轴的最大偏离设计线。由此,按在重力曲柄永动机的图6内的明确可示是在其图3内的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4),即在图5与图6上用(7)表示;在图4内的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4),即在图5与图6上用(8)表示加注运动外力偏离设置与机构偏离设计的结合所产生往复运动的直线轨迹与直线数轴的关系;这就证明这个机构的能量转换在发生更进一步的改化。同时的可视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输轨迹与圆轴运动的关系展示。所以,在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设计上,其同样揭示了力能量转换和力能量补充跟运动规律的外力偏离设置与机构偏离设计或跟圆轴上的数字排列变化有关,它包括对力能量转换功与功转换力能量过程的阐述。这样,就证明了圆轴上的数轴排列是一种自然可寅变的数学模式,也就证明了它是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
按图3所示在图3内,数模磁力永动机的设计模式等于重力曲柄永动机的设计模式外加这类磁力线圈。即数模磁力曲柄永动机基本构造工作原理设计图的图3等于在重力曲柄永动机图1。重力活塞等于磁力体活塞(1)、连杆(2)、曲轴(3)、飞轮(4)、缸体与壳体(5)、进空气循环阀(6)、出空气循环阀(7)、速控阀(8)、空气循环通道(9)、至真空到有压控制装置通道(10)、滚动摩擦件(11)、至温控冷却润滑系部件通道(12)、(13)及相关的冷却润滑系、负载或动力传输机构与零件所组成。外加这类磁力线圈(14)。
为了进一步描述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联合设计和动态的工作设置,按典型波形图的图4设置来驾驭说明图4所示圆轴所旋转360度的每一次设定时间是圆轴时间;即在图4内的坐标X轴表示T为活塞数量;同时可表示是在每一次设定圆轴时间内的设定分时间或曲柄所转过的转角角度设定。Y表示为每一个活塞的作功大小与联合控制永动机设置的这种编排过程的基础原理。它可根据二进制数进行编排与编程的联合控制其活塞所需的输出机械功来达到的是根据环境所设定的数模控制来实行飞行速度或运动速度的联合控制机、电、磁的工作过程。同时可根据活塞的设定数量是按目前电子的数模分频转换来控制永动机所产生的联合设定,并按设定的控制其永动的数模机械所产生输入、输出的力能量与机械能或电能的功转换。
再按图4内的坐标X轴与Y轴的表示是按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基本数模控制工作原理设计的波形图设定方案表明T1是一个基元级的一个活塞所示,即是它等于在360度圆轴上的这种数轴转换直线数轴坐标表示为T1;按其一个基元组的二个活塞工作过程设计是用T1加T2表示;按其一个单元组的二个基元组功作过程设计是T1~T4表示;按其一个多元组的二个单元组有8个活塞组成的工作过程表示为T1~T8、、、、、、这样,永动机的编程原理与数字化理论是根据上述说明的原理来获得编排作功。同时使它像电子原件组成的寄存器或触发器模式来表达这个基元级能达到0与1动力方式的输出能力。从而由一个基元级、基元组、单元组极到多元组或混合多元组设置与运用于数量关系的组合就像似二进制数的运行模式来选择、控制这种作功功率的输出与可编程模式的应用于这类永动机去实现机械本体的数字化。为此,它必须通过微处理控制的电子技术和电脑技术结合后在能实行对内外部与动力输出要求的综合分析;在能按所需要求从一个基元级作功到设定全面作功输出实行自动化。所以,就形成了这种高智能模式的数字化永动机。它是一种可选择工作循环、工作循环转角和转角行程、以及选择作功数字与数模功率的高智能永动机。此外,它的单元级与单元组的区别是同轴设置与非同轴的设置关系的确定非同轴的设置是单元组的设计。
以上阐明其原理同样的是在曲柄机构的工作设计和动态的工作设置里,按其最直观的表明是连杆最大力点的运动力能量传轨迹加控制联合循环的波形图就等于其曲柄机构的工作设计和动态的工作设置。这样的说明,力能量转换与力能量补充跟圆上的数轴关系是力能量可从大向小的方向发展,并由转换过程而产生“正功”;也可从小向大的方向转换而产生“负功”。所以,就更进一步证明了永动机的实际存在与设计方案的产生。
本发明对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所需配套设计的有针对反写百分比符号“ ”形状连杆的设计是采用重力曲柄永动机设计的图2设置并加图7解决方案。由此,对数模磁力曲柄机构的设计过程,在此不再需要驾驭详细的阐述。
针对冷却润滑系的设计是参照目前的各种内燃机的冷却润滑系而设计。
针对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所需配套设计的是电子、电器、发电机组、电脑与电脑的软件硬件以及相关的配套设计是可参照目前科技的设置就能达到这种应用的设计方案。
本发明对曲柄永动机构的速控设计是在重力曲柄永动机速控设计的基础上,按采用真空至大气压的设置来达到其控制转速与输出扭矩加图4的联合控制磁力能量转换的大小而达到其客观存在所产生的“负功”大小所需。同时可采用永动机在真空时的最大力能量的这种直接由动力传输机构的输出设计,也可采用通过发电机作负载设计的电能量输出。彼此的说明用自压加磁力的反作用而可定止永动或停止永动的设计。所以,本发明对负载或动力传输机构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达到应用于海、陆、空、天、水下与宇宙空间而说明如采用这项技术的设计,其就是航空、航天与空间所需动力的核心科技,也是碟形飞行器所需动力的核心技术。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的阐述就能满足在实际应用的这类曲柄永动机的这种设计。为此,这个简述就揭示了未知领域的力能量转换功与功转换力能量的实质关系。同时,又解开了藏密于“八卦图”内的顶尖科技和几千年之迷的古老力能量与功关系的“阴阳”学说。所以,就能获得这类永动机的发明同时、就获得高智能数模与机电一体的“永动电源”和“永动圆轴旋转”的输出功。
权利要求
1.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其构造、结构的基本组成与联合循环模式特征是在机械上,它包括曲柄重力永动机所有特征加磁力体活塞的外力数模控制力能量转换作功的机器(1)、发电机组(2)、电器与电子控制机构的机器(3)、执行线圈的电磁机构(4),配套机构、冷却润滑系、真空到有压控制装置通道及机构装置(5)、控制分配电能量的输出配线用(E)表示,动力传输机构用(F)表示,其总体设计包括配套控制线、不通电时的非产生阻磁力材料缸体、曲轴、连杆与相关的零部件所组成;其机械的工作循环作功特征是采用二个过程的循环方式,即“二行程”的循环模式到对称、等称与按需控制的“多行程”循环模式。其数字控制特征是数模随波转换能量与随负载消耗转换能量到机械设置的极限或到数字控制循环模式的设计极限与转换力能量所产生的“负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其特征是在整机的设计上,根据联合循环的非耗能机器所获得力能量的转换功增大与耗能机器的联合设计的联合循环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其特征是在机械的设计上,其根据圆轴数字排列的这个圆轴旋转的假设代数方程的设置来针对应用磁力与重力的替换或依磁力代替重力的这个外力加磁力的设计是达到机械偏离设计与传递力能量的偏离设置加联合循环的非耗能机器所获得结合力能量转换功的增大与耗能机器的联合设计的循环设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其特征是在联合循环上,把机械能的功转换成电能的功。用一部份电能量的功供给负载与用另一部份电能量的功来供联合循环的本机所需是按供给本机联合循环所需的电能通过电子与电器的数模控制消耗电能的功而达到转变为磁力能量的目的,并由供给数模磁力动力机的转换机械能的“负功”增大而达到整机联合设计的往复循环所产生这种能转功的过程设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其特征是在智能控制上,按能转功要求的联合设置循环的极限和设定要求是针对环境要求下的工况所需,它通过电子的电脑这种传感输入、执行输出、对比运算的处理来达到控制本机所耗能量的功与输出供给负载能量的功。从而达到数模随波转换能量的功设计与达到随负载随负载消耗能量的功到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设置的数模能量转换“负功”极限的这个高智能设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其特征是用数模磁力代替重力设计和应用磁力与重力的替换或依磁力代替这个说明的外力加磁力的设计,其所形成这个高智能数模与机电一体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的设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曲柄永动机,其特征是在海、陆、空、天、水下与宇宙空间就获得高智能数模与机电一体的“永动电源”和“永动圆轴旋转”的输出功。
全文摘要
机电磁数模循环式动力机的设计是在重力曲柄永动机的基础上,采用机电磁联合循环的“负功”产生模式是用数模磁力代替重力设计和应用磁力与重力的替换或依磁力代替这个说明的外力加磁力的设计,其所形成这个高智能数模与机电一体的机电磁数模循环式控制能量大小产生的设计。在海、陆、空、天、水下与宇宙空间就获得高智能数模与机电一体的“永动电源”和“永动圆轴旋转”的输出功。
文档编号H02K53/00GK1404203SQ0210496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0日
发明者应华 申请人:应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