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全永磁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836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刷全永磁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发明属于车用交流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机动车的无刷全永磁交流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永磁发电机一直是人们不断研究的一个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如申请号为932036392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永磁发电机,其转子是采用相邻两块永磁块中间夹一块导磁块,相邻两块永磁块极性相同,固定在由不导磁材料制成的圆形体上构成,永磁块顶部与导磁块顶部有一高度差,形成空间。该专利申请虽能保证发电机在高温、高尘埃的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但存在电机转子体积大、不紧凑、结构复杂、难以批量生产等问题。
又如申请号为96201919.4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无刷永磁汽车交流发电机,其特点是前后爪极上镶嵌有永磁块,前后爪极上永磁块之间的磁极回路与爪极上励磁线圈的磁极回路相近似,在磁轭上、励磁线圈下绕有三个电抗绕组,三个电抗绕组分别串联在整流器之前的三个相位的定子绕组上。这种发电机漏磁小、比功大、稳压效果好,但缺点是使用了电励磁线圈,使得结构复杂、产生损耗和发热,降低效率。
另一无刷永磁汽车交流发电机专利申请(申请号94217492.5)则是将永磁块嵌置于转子爪极的表面,极性依次相间。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节约永磁材料。然而这种发电机在转子内腔同样保留着电励磁结构,不仅重量较大,而且通电励磁必然产生损耗和发热,效率低于全永磁结构。此外,无刷的实现是通过非导磁(铜或不锈钢)的支架将两个爪极焊为一体,在将励磁线圈用螺栓连接固定在后盖上,导致加工工艺复杂,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比功率高、装配简便、运行可靠性高的无刷永磁交流发电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无刷全永磁车用交流发电机,由后端盖、励磁线圈、定子线圈、定子、左爪极、右爪极、前端盖、转轴等组成,在左爪极、右爪极与轴线垂直的内侧面上,贴附有极性各异的圆片磁环,沿转子内腔最大外圆、在爪极背面均匀分布扇段磁环,在左爪极、右爪极之间的扇段磁环间和圆片磁环间分别夹有导磁性好的圆环铁轭,起导磁作用,在爪极轴孔与转轴之间装有隔磁轴套,以形成有效的闭合磁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取消了电励磁线圈、电刷、滑环以及起轴向导磁作用的两块实心铁轭等结构,大大减轻了本实用新型转子的重量,比功率高,省油节能;装配简便,成本低;无滑环、碳刷引起的火花、灰尘,维护量小,运行更可靠,且有利于环保。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爪极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爪极转子结构的K向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中,1为后端盖,2为定子线圈,3为定子,4为左爪极,5为右爪极,6为前端盖,7为转轴,8为圆片磁环(圆环磁钢),9为扇段磁环(扇环磁钢),10、12为圆环铁轭,11为隔磁轴套。
附图2中,8为圆片磁环、9为扇段磁环,10、12为圆环铁轭,11为隔磁轴套。
附图3中,7为转轴,8为圆片磁环,9为扇段磁环,11为隔磁轴套。
在左爪极4、右爪极5之间的转子内腔中,将极性不同的两片圆片磁环8分别贴附在左、右两爪极与轴线垂直的内侧面上,圆片磁环中心与轴线同心;扇段磁环9(共12片)则沿转子内腔最大外圆均匀分布在每个爪极的背面。左爪极4上的圆片磁环与扇段磁环极性相同,假如同为N极,则右爪极5上的圆片磁环或扇段磁环的极性应相反,均为S极。在左、右爪极之间的扇段磁环9间夹有导磁性好的圆环铁轭10,在圆片磁环8间夹有导磁性好的圆环铁轭12,起导磁作用,形成有效的闭合磁路。在爪极轴孔与转轴7之间装有一铜或合金铝材质的隔磁轴套11,以避免磁力线流向轴的两端,力求磁回路中的漏磁最小,保证磁通的最有效利用和发出最大功率。
权利要求1.无刷全永磁车用交流发电机,由后端盖、励磁线圈、定子线圈、定子、左爪极、右爪极、前端盖、转轴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左爪极、右爪极与轴线垂直的内侧面上,嵌装有极性各异的圆片磁环,沿转子内腔最大外圆、在爪极背面均匀分布扇段磁环,在左爪极、右爪极之间的扇段磁环间和圆片磁环间分别夹有圆环铁轭,起导磁作用,在爪极轴孔与转轴之间装有隔磁轴套,以形成有效的闭合磁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机动车的无刷全永磁交流发电机,其主要结构是在左爪极、右爪极内侧面上贴附有极性各异的圆片磁环,爪极背面均匀分布扇段磁环,爪极之间分别夹有导磁性好的圆环铁轭,在爪极轴孔与转轴之间装有隔磁轴套。由于取消了电励磁线圈、电刷、滑环以及起轴向导磁作用的两块实心铁轭等结构,大大减轻了转子的重量,比功率高,省油节能;装配简便,成本低;无滑环、碳刷引起的火花、灰尘,维护量小,运行更可靠,且有利于环保。
文档编号H02K21/00GK2638322SQ03246150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6日
发明者邓隐北 申请人:郑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