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瓶自动充电装置。
目前为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所用充电瓶的充电机种类很多,但其结构都较复杂。并且不同时具备自动充电、便于携带以及结构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特别是结构简单的自动充电机。
自动充电机由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和由可控硅SCR2、稳压管Wy、电阻R3、R4、R5,电位器W2组成的充满自停电路两部分构成,其中三极管BG集电极通过电阻R2、R5及开关k与蓄电瓶正极相连接,发射极通过脉冲变压器初级绕组与蓄电瓶负极相连接,三极管BG的基极信号由电网通过电阻R1、电位器W1、电容C1、二极管Z1组成的移相网络经二极管Z2提供。可控硅SCR2阳极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BG集电极相连接,阴极与蓄电瓶负极相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将电路接入电网,由电阻R1、电位器W1电容C1、二极管Z1、Z2晶体管BG1、电阻R2、脉冲变压器B组成触发电路,在负半周时,电容C1、先经二极管Z1反向充电至最大值,后经电阻R1、电位器W1缓慢放出电至零后正向充电;当电容C1的两端电压达到一定电压时,晶体管BG导通,经变压器产生脉冲电压,触发可控硅SCR1而导通,对蓄电瓶充电。改变电位器W1,可以改变电容C1的放电速度,达到移相的目的。二极管Z2的作用,是防止电容器C1的较高反向电压加至三极管BG基极,而正向电压又能通过二极管Z2加至三极管BG1基极。
蓄电瓶电压经电阻R4、电位器W2分压通过稳压管Wy加至可控硅SCR2控制极;当电瓶电压低于电瓶充电电压时;可控硅SCS2不导通,充电机将为蓄电瓶正常充电。当电瓶充足时,可控硅SCR2导通,使三极管BG集电极电压接近零,不能产生脉冲,可控硅SCR1截止,使自动充电机停止充电,从而达到充满自停的目的。
当蓄电瓶短路或电极反接时,均不能产生触发脉冲,使可控硅SCR1不导通,达到保护电网和蓄电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调整方便,可靠性强。由于结构简单,所以成本低廉,体积小,便于携带。特别适用于汽车、拖拉机电瓶充电。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瓶自动充电装置,是由可控硅触发电路、可控硅SCR1组成的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和自动充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三极管BG集电极通过电阻R2、R5、开关K与蓄电瓶正极相连接,发射极通过脉冲变压器B的初级绕组与蓄电瓶负极相连接,三极管BG的基极信号由电网通过移相网络经二极管Z2提供,自动充电电路中可控硅SCR2阳极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BG集电极相连接,阴极与蓄电瓶负极相连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瓶自动充电装置。它由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和自动充电电路两部分组成;是一种使蓄电瓶充电至所需电压后,能自动停止的整流装置。当蓄电瓶短路、电瓶反接、均能自动停止充电,保护电网及整流设备。该自动充电机调整方便,可靠性强。由于结构简单,所以成本低廉,体积小,便于携带。特别适用于汽车、拖拉机的电瓶充电。
文档编号H02J7/10GK87209947SQ87209947
公开日1988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7日
发明者李立, 李春山 申请人:开封市黄河电器设备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