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压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181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压动力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磁能运行的磁压动力机。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动力装置通常需要消耗电能或燃料。如电动机,通电后,绕制在电动机转子和定子上的线圈会产生磁极相同的磁场,磁性相同的转子与定子间所发生的排斥力,促使转子连续转动,这就是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电动机的转速是通过控制电流的输入量来控制的。当切断电源时,电动机内的转子与定子间的磁场消失,电动机停止转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磁能运行的磁压动力机。
本实用新型磁压动力机,包括机壳和设有转动轴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沿机壳内腔周壁等距间隔设有四块与其内周壁弧度相一致、可径向移动的弧形永磁片;所述的转动轮为四脚结构轮,转动轮上的四脚对称分布,转动轮之脚端分别通过支点等距设有四块可随其转动的弹性翘板,弹性翘板可绕其支点径向摆动,各弹性翘板两端均间隔设置大、小两块永磁片。
所述可径向移动之弧形永磁片通过液压装置安装在机壳内壁。
所述的弹性翘板由安装在转动轮之脚端的弹簧支点和翘板构成。
安装在弹性翘板两端的两块永磁弧形片大小之比为2∶1。
本实用新型磁压动力机的设计原理是利用设置在转动轮上弹性翘板两端大小不同的永磁片,当壳体内壁永磁片迫近转动轮脚端永磁片时,壳体内壁永磁片与转动轮脚端永磁片间由于极性相同,两者间会发生相斥力,两者间的相斥力通过设置在转动轮端的弹性翘板平衡磁力,使作用在转动轮四脚上的相斥力被有序地引离转轴中心,在持续的相斥力作用下,使转动轮旋转。通过调节机壳内壁侧弧形永磁片与转动轮上永磁片的间隙,可控制转动轮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磁压动力机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合理,它充分利用无污染、低成本的磁原理,巧妙地应用磁能,将永磁铁所具有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由于磁能不受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它的利用较现代人们广泛研究开发的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或潮汐能利用将更为可靠、更具实用性、更具保障。本磁压动力机适用于发电、车辆、船舶、野外作业的能源提供。
本实用新型磁压动力机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磁压动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磁压动力机由机壳1和设有转动轴2的转动轮6组成,所述机壳1内腔周壁等距设有四块与其内壁弧度相一致、可径向移动的弧形永磁片3,所述弧形永磁片3通过液压装置4安装在机壳1内壁,通过液压装置4可控制弧形永磁片3径向移动的距离;所述的转动轮6为四脚结构轮,所述转动轮6上的四脚7对称分布,脚7端均设有α=45至60度斜面5,所述斜面5的α角可根据转动轮6的大小而设定。转动轮6各脚7端之斜面上设有可随其同步转动的弹性翘板8,所述的弹性翘板8由安装在转动轮6之脚7端的弹簧支点9和翘板10构成,翘板10可绕其弹簧支点9径向摆动,各翘板10两端均间隔设置大、小两块永磁弧形片11、12。两块永磁弧形片11、12的大小之比为2∶1。
权利要求1.一种磁压动力机,包括机壳和设有转动轴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沿机壳内腔周壁等距间隔设有四块与其内周壁弧度相一致、可径向移动的活动弧形永磁片;所述的转动轮周等距设有四块可随其转动的弹性翘板,弹性翘板可绕其支点径向摆动,各弹性翘板两端均间隔设置大、小两块永磁弧形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压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可径向移动之弧形永磁片(3)通过液压装置(4)安装在(1)机壳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压动力机,其特征在于转动轮为四脚结构轮,转动轮上的四脚对称分布,转动轮之脚端分别设供弹性翘板安装的斜面(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压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弹性翘板(8)由安装在转动轮(6)之脚(7)端的弹簧支点(9)和翘板(10)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压动力机,其特征在于两块永磁弧形片(11、12)的大小之比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压动力机,其特征在于脚(7)端均设有α=45至60度斜面(5)。
专利摘要一种磁压动力机,包括机壳和设有转动轴的转动轮,其特征在于沿机壳内腔周壁等距间隔设有四块与其内周壁弧度相一致、可径向移动的活动弧形永磁片;所述的转动轮为四脚结构轮,转动轮上的四脚对称分布,转动轮之脚端分别通过支点等距设有四块可随其转动的弹性翘板,弹性翘板可绕其支点径向摆动,各弹性翘板两端均间隔设置大、小两块永磁弧形片。它充分利用无污染、低成本的磁原理,巧妙地应用磁能,将永磁铁所具有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由于磁能不受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它的利用较现代人们广泛研究开发的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或潮汐能利用将更为可靠、更具实用性、更具保障。本磁压动力机适用于发电、车辆、船舶、野外作业的能源提供。
文档编号H02N11/00GK2720719SQ200420071229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余汉平 申请人:余汉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