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往复电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690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线往复电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往复电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精度且提供静音的直 线往复电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缸是一种将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机械传递转换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而 实现对推力、速度与位置的精密控制,其已广泛地应用业界,例如物流传送、自动化生产机、 实验设备或民生电器用品等等。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习知的电动缸10在往复运动中,一马达轴12套接至一推杆 14在本体18内的一防转动螺帽16,因此,其防转动螺帽16兼负螺动推压与防制转动的功 能,其采用青铜材料外覆塑性材料制成,一般以润滑油作为降低与其他刚性金属材料之间 的摩擦之用;然而,考虑到电动缸10如果作为自动化生产机之用,其工作环境的温度与湿 度对于电动缸10的零组件与材料均存在相当的考验,例如,润滑油容易挥发,造成该防转 动螺帽16与该电动缸10的马达轴1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不但容易造成磨耗,亦容易产生 噪音。再者,青铜材料仍乃刚性金属,如若该防转动螺帽16与该马达轴12之间的设计没 精确配合、或因往复运动产生的磨耗变形,不仅又再度恶化摩擦损耗与噪音恼人的状况,精 度不精确所造成动力传递不完全亦大幅降低电动缸10的整体效率。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动缸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 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 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实属 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往复电动机构,至少具有低损耗、静 音、高精度与高效率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包括一主体,其沿纵向内设有一空间以及位于至少 一端的开口 ;该空间具有一预定构形,该空间与该开口连通;一推杆,具有一作用端与一结 合端,该结合端的构形呈中空管状,该结合端设有多个穿孔;一螺接构件,一体包覆该推杆 的结合端,并依该结合端的构形呈中空管状;该螺接构件呈塑性并一体成型有一内螺纹 部、一外接合部以及连接该内螺纹部与外接合部的多个固接部;其中,该等固接部对应且穿 设该等穿孔,以保证该螺接构件与该推杆紧密连接;该外接合部崁合至该空间内并沿该主 体纵向移动;一长型螺杆,外具有螺纹,对应并螺锁至螺接构件的该内螺纹部,其一端套设 有一轴承;以及一马达,通过一连轴器与该长型螺杆设有轴承的该端对接;其中,该主体的空间至少容纳该长型螺杆、该螺接构件以及部分的该推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前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更在该主体内具有至少两定位感应器,其分别设于 该螺接构件所形成一往复行程的两端点。前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中所述的马达至少为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前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中所述的主体的空间更容纳该马达。前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更具有一连接框,连接该主体与该马达,使呈一致外 观。前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更具有一定位环,设于该主体的开口。前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更具有一防尘片,设于该主体的开口。前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中所述的主体更具有沿内壁凹设有多个纵向滑槽; 该外接合部环设有多个肋条,崁合至该等滑槽内并沿该主体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实用新型直线往复电动机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低损耗、静音、 高精度与高效率的功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包括一主体、一推杆、一螺接构件、一 长型螺杆与一马达。该主体沿纵向内设有一空间;该推杆具有一结合端,呈中空管状,并设 有多个穿孔;该螺接构件一体包覆该推杆的结合端,其呈塑性并一体成型有一内螺纹部、 一外接合部以及连接该内螺纹部与外接合部的多个固接部;该等固接部对应且穿设该等穿 孔;该外接合部崁合至该空间内并沿该主体纵向移动;该长型螺杆外具有螺纹螺锁至螺接 构件的该内螺纹部;该马达与该长型螺杆对接,带动该长形螺杆旋转;该推杆同时受该螺 接构件与该长形螺杆作用,而在该主体的空间内进行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 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习知电动缸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在伸出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在收纳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推杆与螺接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杆与螺接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直线往复电动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直线往复电动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直线往复电动机构的组合分解图。10 电动14 推杆18 本体[0029] 20 直线往复电动机构
32 空间 42 作用端4236:开口46:穿孔56:固接部12 马达轴30 主体40 推杆
52 内螺纹部 60 长型螺杆
34 滑槽 44 结合端 54 外接合部 62 螺纹62 70 马达 92 定位环 72 连轴器 94 防尘片
16 防转动螺帽 50 螺接构件58 肋条64 端 80 定位感应器66 轴承90: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 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 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 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直线往复电动机构20,其包括一主体30、一 推杆40、一螺接构件50、一长型螺杆60与一马达70。该主体30沿纵向内设有一空间32、沿内壁凹设有多个纵向滑槽34、以及位于至少 一端的开口 36 ;该等滑槽34与该空间32连通,该空间32与该开口 36连通。同时参阅图4所示,该推杆40具有一作用端42与一结合端44,该结合端44的构 形呈中空管状,该结合端44设有多个穿孔46。
0047]再参阅图5所示,该螺接构件50是塑性材料一体包覆该推杆40的结合端44,并依 该结合端44的构形呈中空管状;该螺接构件50呈塑性并一体成型有一内螺纹部52、一外 接合部54以及连接该内螺纹部52与外接合部54的多个固接部56。其中,该等固接部56对应穿设且填满该等穿孔46,以保证该螺接构件50与该推杆 40紧密连接。请参阅图6所示,该外接合部5 4的第一实施例,其概呈具有倒角的矩形,该主体 30的该开口 36的截面亦对应至该外接合部54,使该螺接构件50可藉该外接合部54嵌合 至该主体30的该等空间32内并沿该主体30纵向移动。请参阅图7,该外接合部54的第二实施例,其环设有多个肋条58,嵌合至该主体30 的该等滑槽34内并沿该主体30纵向移动。复参阅图2,该长型螺杆60外具有螺纹62,其对应并螺锁至螺接构件50的该内螺纹部52,该长型螺杆60具有一端64,其套设有一轴承66。如图2,该马达70通过一连轴器72与该长型螺杆60的该端64对接;其中,该马 达70可至少为伺服马达或步进马达。图2揭露的本实用新型该主体30的空间32至少容纳该长型螺杆60、该螺接构件 50以及部分的该推杆40 ;该马达70具有一旋转动能,并带动该长形螺杆60旋转;该长型螺 杆60螺接至该螺接构件50,因此,该螺接构件50可以通过该等螺纹沿该长型螺杆60纵向 移动;又,该螺接构件50是一体成型包覆该推杆40的该结合端44 ;因此,同时参阅图3,该 推杆40同时受该螺接构件50与该长形螺杆60作用,可以在该主体30的空间32进行往复 运动,该往复运动的行程相当于该长型螺杆60长度。相较于现有习知青铜制作的防转动螺帽16,由于该螺接构件50是塑性材料,其内 螺纹部52可具有弹性变形与该长型螺杆60不具间隙地密合,可有效率地传递该马达70的 动能,提高该推杆40的工作精度与效率。又,由于该螺接构件50可不具间隙密合至该长型 螺杆60,亦避免该螺接构件50与该长型螺杆60之间的磨损,可有效降低磨耗、延长使用寿 命,并且达到一种确实静音的效果。复参阅图5,该内螺纹部52可较该外接合部54为长,增加该内螺纹部52与该长型 螺杆60的结合面积,亦可提高其螺接强度,以达到更高效率的动能传递。其中,该推杆40的该等穿孔46可具有不同的配置状况,其主要目的在达到使该螺 接构件50稳固地包覆该结合端44。因此,该等穿孔46至少对称设置于该结合端44的相对 侧;或,该等穿孔46沿该结合端44呈环型设置。复参阅图2,该直线往复电动机构20更于该主体30内具有至少两定位感应器80, 其分别设于该螺接构件50所形成的往复行程的两端点,该两定位感应器80作回馈信号至 该马达70之用。同时参阅图8,该直线往复电动机构20更具有一连接框90,作为连接该主体30与 该马达70,使呈一致外观。复参阅图2,该直线往复电动机构20更具有一定位环92,设于该主体30的开口 36,作为挡止定位该螺接构件50的功效,在于防止该螺接构件50脱离该主体30。复参阅图2与图8,该直线往复电动机构20更具有一防尘片94,设于该主体30的 开口 36,此实施例,设于该定位环92,作为防尘防污之用,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与损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主体,其沿纵向内设有一空间以及位于至少一端的开口;该空间具有一预定构形,该空间与该开口连通;一推杆,具有一作用端与一结合端,该结合端的构形呈中空管状,该结合端设有多个穿孔;一螺接构件,一体包覆该推杆的结合端,并依该结合端的构形呈中空管状;该螺接构件呈塑性并一体成型有一内螺纹部、一外接合部以及连接该内螺纹部与外接合部的多个固接部;其中,该等固接部对应且穿设该等穿孔,以保证该螺接构件与该推杆紧密连接;该外接合部崁合至该空间内并沿该主体纵向移动;一长型螺杆,外具有螺纹,对应并螺锁至螺接构件的该内螺纹部,其一端套设有一轴承;以及一马达,通过一连轴器与该长型螺杆设有轴承的该端对接;其中,该主体的空间至少容纳该长型螺杆、该螺接构件以及部分的该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更在该主体内具有至少两 定位感应器,其分别设于该螺接构件所形成一往复行程的两端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马达至少为伺服 马达或步进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体的空间更容 纳该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连接框,连接该 主体与该马达,使呈一致外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定位环,设于该 主体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防尘片,设于该 主体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体更具有沿内 壁凹设有多个纵向滑槽;该外接合部环设有多个肋条,崁合至该等滑槽内并沿该主体纵向 移动。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直线往复电动机构,其包括一主体、一推杆、一螺接构件、一长型螺杆与一马达。该主体沿纵向内设有一空间;该推杆具有一结合端,呈中空管状,并设有多个穿孔;该螺接构件一体包覆该推杆的结合端,其呈塑性并一体成型有一内螺纹部、一外接合部以及连接该内螺纹部与外接合部的多个固接部;该等固接部对应且穿设该等穿孔;该外接合部嵌合至该空间内并沿该主体纵向移动;该长型螺杆外具有螺纹螺锁至螺接构件的该内螺纹部;该马达与该长型螺杆对接,带动该长形螺杆旋转;该推杆同时受该螺接构件与该长形螺杆作用,而在该主体的空间内进行往复运动。
文档编号H02K7/06GK201656667SQ20102014901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郑进忠 申请人:禾宝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