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479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路灯的充电电路,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路灯是在白天由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在夜晚由蓄电池供电发光照明。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入,太阳能路灯的应用越来越广, 但是带来一个问题是经过连续的几个阴雨天后,蓄电池的电力不足以维持太阳能路灯工作的需要,造成晚上太阳能路灯无法照明。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加大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的容量,但成本会大幅度上升;如果从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入手以延长蓄电池的用电时间,无需大幅度增加成本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以延长蓄电池的用电时间,保证太阳能路灯的晚间照明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7、第二电阻R17、第三电阻R18、第四电阻R19、第五电阻R20、第六电阻R21、第一晶体管T4、第二晶体管T7、稳压管D11、第一MOS管T5、第二 MOS管T6,所述第一电阻R7的一端接控制信号,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T7的基极,第二晶体管T7的发射极接高电平VDD端,第二晶体管T7的集电极接第六电阻R21的一端,第六电阻 R21的另一端接第五电阻R20的一端,第五电阻R20的另一端接第二MOS管T6的漏极,所述第三电阻R18的一端接高电平VD端,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T4的集电极,第一晶体管T4的基极接于第五电阻R20、第六电阻R21之间,第一晶体管T4的发射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源极,第四电阻R19接于第一晶体管T4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稳压管Dll的阴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栅极,稳压管Dll的阳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源极,所述第二电阻R17的一端接第一晶体管T4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第一 MOS管T5的栅极,第一 MOS管T5、第二 MOS 管T6的源极相互连接,第一 MOS管T5、第二 MOS管T6的栅极相互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负极 PANEL-与第二 MOS管T6的漏极相连,蓄电池负极BAT-与第一 MOS管T5的漏极相连,太阳能电池板正极PANEL +与蓄电池正极BAT +相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充电电路与传统太阳能充电电路相比,充电回路的电压损失较使用二极管的充电电路降低近一半,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充电效率较非PWM高3%-6%,延长了蓄电池的用电时间。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7、第二电阻R17、第三电阻R18、第四电阻R19、第五电阻R20、第六电阻R21、第一晶体管T4、第二晶体管T7、稳压管D11、第一 MOS 管T5、第二 MOS管T6,所述第一电阻R7的一端接PWM控制信号,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T7的基极,第二晶体管T7的发射极接5V的高电平VDD端,第二晶体管T7的集电极接第六电阻 R21的一端,第六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第五电阻R20的一端,第五电阻R20的另一端接第二 MOS管T6的漏极,所述第三电阻R18的一端接IOV的高电平VD端,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T4 的集电极,第一晶体管T4的基极接于第五电阻R20、第六电阻R21之间,第一晶体管T4的发射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源极,第四电阻R19接于第一晶体管T4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 所述稳压管Dll的阴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栅极,稳压管Dll的阳极接于第二 MOS管T6 的源极,所述第二电阻R17的一端接第一晶体管T4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第一 MOS管T5的栅极,第一 MOS管T5、第二 MOS管T6的源极相互连接,第一 MOS管T5、第二 MOS管T6的栅极相互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负极PANEL-与第二 MOS管T6的漏极相连,蓄电池负极BAT-与第一 MOS管T5的漏极相连,太阳能电池板正极PANEL +与蓄电池正极BAT +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充电电路,由PWM控制信号来实现对蓄电池充电的管理。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第二晶体管截止,双MOS管T5、T6在高电平VD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蓄电池负极与太阳能电池板负极接通,完成对蓄电池的充电。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第二晶体管导通,双MOS管Τ5、Τ6截止,蓄电池负极与太阳能电池板负极断开, 蓄电池未充电。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充电电路与传统的使用快恢复二极管的电路相比,具有更高的充电效率。设二极管导通压降为0. 5V, MOS管内阻为0.01欧,对由24V/10A的控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功率为150W的光伏系统而言,充电管子损耗为0. 5*10+10*10*0. 01=6W,采用该技术后的管子损耗为2*10*10*0. 01=2ff.前者损耗占总功率的4%,后者为1. 3%,效果明显。 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增加了用电时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R7、第二电阻R17、第三电阻R18、 第四电阻R19、第五电阻R20、第六电阻R21、第一晶体管T4、第二晶体管T7、稳压管D11、第一 MOS管T5、第二 MOS管T6,所述第一电阻R7的一端接控制信号,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T7 的基极,第二晶体管T7的发射极接高电平VDD端,第二晶体管T7的集电极接第六电阻R21 的一端,第六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第五电阻R20的一端,第五电阻R20的另一端接第二 MOS 管T6的漏极,所述第三电阻R18的一端接高电平VD端,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T4的集电极, 第一晶体管T4的基极接于第五电阻R20、第六电阻R21之间,第一晶体管T4的发射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源极,第四电阻R19接于第一晶体管T4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所述稳压管 Dll的阴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栅极,稳压管Dll的阳极接于第二 MOS管T6的源极,所述第二电阻R17的一端接第一晶体管T4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第一 MOS管T5的栅极,第一 MOS 管T5、第二 MOS管T6的源极相互连接,第一 MOS管T5、第二 MOS管T6的栅极相互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负极PANEL-与第二 MOS管T6的漏极相连,蓄电池负极BAT-与第一 MOS管T5 的漏极相连,太阳能电池板正极PANEL +与蓄电池正极BAT +相互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第一、第二晶体管,稳压管,第一、第二MOS管,蓄电池负极BAT-经过第一、第二MOS管与太阳能电池板负极PANEL-相连,第一、第二MOS管的通断由控制信号控制,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第二晶体管截止,第一、第二MOS管在高电平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蓄电池负极与太阳能电池板负极接通进行充电。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一、第二晶体管导通,第一、第二MOS管截止,蓄电池负极与太阳能电池板负极断开不充电。本实用新型充电回路的电压损失较使用二极管降低近一半,提高了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延长了用电时间。
文档编号H02J7/00GK202076807SQ20102062506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何朝阳, 姚建明, 张立新, 朱海东, 郭振勤 申请人:江苏银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