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408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目前应用较多且性能较好的振动电机是扁平状的振动电机,与本发明相关的振动电机主要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壳体、收容于壳体的线圈、连接于壳体的弹力支撑件、被弹性支撑件悬挂在容纳空间的由质量块与永磁体组成的振子,线圈与振子相对且相隔一定距离,用以驱动振子振动。其中,质量块的表面上通常设有覆盖永磁体的导磁板,导磁板上设有用来限制振子振幅的阻尼器件,该阻尼器件通常采用导磁液。但相关技术中的导磁板高于质量块的表面,导致导磁板及阻尼器件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太小。由于振子悬挂在容纳空间中,当产品跌落时,很容易出现振子碰撞壳体的现象, 导磁板上的导磁液会因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小而受到壳体的强大挤压,导致导磁液大面积散开并很难在磁场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大大影响阻尼器件的稳定性,不利于其阻尼效果的发挥,还会使产品发出噪声,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振动电机。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跌落时亦能保证其阻尼器件性能稳定的振动电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壳体、悬于壳体内的振子、与振子相隔一定距离的定子,所述壳体设有固定定子的第一底壁及与第一底壁相对的第二底壁,所述振子设有质量块、与质量块配合的磁体、覆盖于磁体上的导磁板及位于导磁板上的阻尼件,质量块设有朝向第二底壁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质量块上还设有用以收容导磁板和阻尼件的让位空间,该让位空间由所述第一表面向靠近第一底壁方向凹设而成,且该让位空间底部设置一承载导磁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导磁板的厚度。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互平行。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比导磁板的厚度大 0. Imm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质量块上设有自第二表面向靠近第一底壁方向凹设的两个通孔,所述磁体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磁体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阻尼件为导磁液,该导磁液吸附在导磁板上与两磁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位置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磁液的一部分位于相对应磁体的外轮廓的内侧, 另一部分位于相对应磁体的外轮廓的外侧。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定子为线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质量块上设有收容导磁板和阻尼件的让位空间, 且该让位空间设有自第一表面向远离第二底壁方向延伸并与导磁板相连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导磁板的厚度。这样,就加大了导磁板和壳体之间的距离,为导磁板上的阻尼件提供一个足够复原的空间,从而避免了在跌落时,振子与壳体撞击而导致阻尼件被严重挤压并难以恢复初始位置的现象,进而保证了阻尼件的稳定性, 抑制噪声,使其性能得到有利发挥。

图1为本发明振动电机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振动电机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区域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振动电机10包括设有侧壁112的壳体11、收容于壳体11内的定子 12、悬于壳体11内并与定子12相隔一定距离的振子13、支撑振子13并与壳体11的侧壁 112相连的弹性元件14。在本实施例中,定子12即为线圈,壳体11还设有与侧壁112相连且固定线圈12的第一底壁113及与第一底壁113相对的第二底壁114。壳体11包括外壳110和与外壳110组接的基板111,侧壁112和第二底壁114均位于外壳Iio上,第一底壁113位于基板111上,基板111上还设有用以提供线圈12电信号的线路板17。弹性元件14设有与振子13的边缘相连的连接端140、自连接端140延伸出的弹力臂141及位于弹力臂141的延伸末端并与侧壁112相连的固定端142,其中,弹性元件14 的个数为两个,且位居振子13的两侧。参照图2,振子13包括与弹性元件14的连接端140相连的质量块130、与质量块 130配合的磁体131、覆盖磁体131的导磁板132及位于导磁板132上的阻尼件133。在本实施例中,阻尼件133即为导磁液。质量块130设有朝向第二底壁114的第一表面301,质量块130上还设有用以收容导磁板132和导磁液133的让位空间302,该让位空间302由第一表面向靠近第一底壁113的方向凹设而成,且让位空间302底部设置一承载导磁板132 的第二表面303,导磁板132固定于第二表面303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01与第二表面303相互平行,质量块130上还设有自第二表面303向靠近第一底壁113方向凹设的两个通孔304,磁体131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磁体131分别收容于两个通孔304内,并与线圈12正对。导磁板132与第二表面303和两个磁体131紧密结合,导磁液133吸附在导磁板132上与两磁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位置处,且导磁液133的一部分位于相对应磁体的外轮廓的内侧,另一部分位于相对应磁体的外轮廓的外侧,这样,有利于导磁液133更好地受磁体磁场的作用。进一步参照图3,第二表面303至第一表面301之间的距离为d,导磁板132的厚度为h,则第二表面303至第一表面301的距离d大于导磁板132的厚度h,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距离d比厚度h大0. 1mm。这样,就可以给导磁板132上的导磁液133让出适当与壳体11的第二底壁114之间的空间,避免跌落时,振子13撞击壳体11而使夹在导磁板132和第二底壁114之间的导磁液受到强烈挤压而难以恢复原形,有了足够的空间,就会保证导磁液在产品跌落后很快在磁场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保证了导磁液的性能,使其阻尼效果发挥得更好。在本实施例中,质量块130的两侧边缘还设有朝侧壁111延伸且位于其振动方向上的两个延伸部305,该延伸部305位于质量块130的对角方向,可振子13振动时,限制弹性元件14所能承受振子13的在振动空间内的最大振幅,防止弹性元件14受力过大而变形,从而保护弹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10还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端140和质量块 130的卡扣15。基板111设有盖接于外壳110上的主体部101和自主体部101垂直延伸出的弯折部102,该弯折部102与弹性元件14的固定端142相连,用以分散由于点焊而集中在固定端 142和侧壁112之间的连接应力。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1上还设有两个位居线圈12两侧并固定在基板111上的定位块16,该定位块16设有朝向卡扣15的挡板160,该挡板160起到跌落时避免振子13撞击到侧壁112而发出噪音或损坏的现象。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壳体、悬于壳体内的振子、与振子相隔一定距离的定子,所述壳体设有固定定子的第一底壁及与第一底壁相对的第二底壁,所述振子设有质量块、与质量块配合的磁体、覆盖于磁体上的导磁板及位于导磁板上的阻尼件,质量块设有朝向第二底壁的第一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上还设有用以收容导磁板和阻尼件的让位空间, 该让位空间由所述第一表面向靠近第一底壁方向凹设而成,且该让位空间底部设置一承载导磁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导磁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比导磁板的厚度大0. 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质量块上设有自第二表面向靠近第一底壁方向凹设的两个通孔,所述磁体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磁体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导磁液,该导磁液吸附在导磁板上与两磁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液的一部分位于相对应磁体的外轮廓的内侧,另一部分位于相对应磁体的外轮廓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为线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壳体、悬于壳体内的振子、与振子相隔一定距离的定子,所述壳体设有固定定子的第一底壁及与第一底壁相对的第二底壁,所述振子设有质量块、与质量块配合的磁体、覆盖于磁体上的导磁板及位于导磁板上的阻尼件,质量块设有朝向第二底壁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质量块上还设有用以收容导磁板和阻尼件的让位空间,该让位空间由所述第一表面向靠近第一底壁方向凹设而成,且该让位空间底部设置一承载导磁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导磁板的厚度。本产品能保证阻尼件的稳定性,避免其在产品跌落时,受挤压而难以恢复至原位置。
文档编号H02K5/04GK102223048SQ201110152560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张雨晴 申请人: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