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3679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电脑横机控制器,具体讲是一种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选针器是横机最重要的花型编织器件,由于选针器是+24V和-24V供电,而控制器系统输出信号一般在5V以内,这就需要用低压驱动高压、负高压,同时要做到低成本和高可靠性。一直以来横机选针驱动都是用光耦驱动如附图1中所示,图中的U113采用的 IRF7343芯片是P+N沟道集成的MOS管,并用光耦器实现主要的电平转换及隔离作用,这样的电路隔离性能好,但同时也具有如下缺点第一,响应速度慢,驱动电路所用的光耦器一般用181系列,响应速度需要几百微秒,这种器件延时影响整个编织提速,限定了横机性能;第二,成本较高,驱动电路除了采用集成MOS管芯片外还需要光耦,光耦器件价格较高, 而以常用双系统选针驱动电路上计算,需要64个181光耦,总体电路成本相当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响应速度快、成本较低的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 MOS管、第二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源,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第一 MOS管的栅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一个I/ 0 口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第一电阻接第一电源,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二 MOS管的栅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并联有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一个I/O 口,所述的第一 MOS管和第二 MOS管的源极均与选针器连接,第一 MOS管的漏极接第二电源,第六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 MOS管的栅极和第二电源,第二 MOS管的漏极接第三电源,第八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 MOS管的栅极和第三电源,所述的第一电源的电压为+3. 3V,第二电源的电压为-MV,第三电源的电压为+24V。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利用三极管实现了 3. 3V驱动+-MV电压输出,+24V 驱动电压V1<24V-0V)*R7/(R7+R8),其中R7、R8分别为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24V驱动电压V2=3. 3V- (-MV) *R6/(R5+R6)-MV,其中R5、R6为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根据第一 MOS管和第二 MOS管的性能,调节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即可调节MOS管驱动电压的大小及MOS开关响应速度,如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的阻值都为IΩ,则驱动电压可分别达到12V和-14V,保证MOS管导通内阻较小,响应速度在1 μ s 以内,可实现选针高速运动,同时,电路上除了 MOS管外另外只有两个通用三极管和几个电阻,而一个光耦价格是一个通用三极管几十倍,总体电路的成本大大降低。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响应速度快、成本较低的优点。
图1为现有的横机选针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2中所示,一种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 Q2、第一 MOS管U1、第二 MOS管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源 Vccl,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第一 MOS管Ul的栅极,第一三极管Ql 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一个I/O 口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还通过第一电阻Rl接第一电源Vccl,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第二 MOS管U2的栅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并联有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第二电阻 R2的另一端接地GND,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一个I/O 口,所述的第一 MOS管Ul和第二 MOS管U2的源极均与选针器SOUTl连接,第一 MOS管Ul的漏极接第二电源Vcc2,第六电阻 R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 MOS管Ul的栅极和第二电源Vcc2,第二 MOS管U2的漏极接第三电源Vcc3,第八电阻R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 MOS管U2的栅极和第三电源Vcc3,所述的第一电源Vccl的电压为+3. 3V,第二电源Vcc2的电压为-MV,第三电源Vcc3的电压为+24V。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和改进,如所述的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 R7、第八电阻R8的阻值的取舍均可根据电源电压的情况进行设置。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 第一MOS管(U1)、第二MOS管(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 (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源(Vccl),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第一 MOS管 (Ul)的栅极,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一个I/O 口第一三极管(Ql) 的基极还通过第一电阻(Rl)接第一电源(Vccl),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第二 MOS管(U2)的栅极,第二三极管(Q2) 的基极并联有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GND),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一个I/O 口,所述的第一 MOS管(Ul)和第二 MOS管(U2)的源极均与选针器(SOUTl)连接,第一 MOS管(Ul)的漏极接第二电源(Vcc2),第六电阻(R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 MOS管(Ul)的栅极和第二电源(Vcc2),第二 MOS管(U2)的漏极接第三电源 (Vcc3),第八电阻(R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 MOS管(U2)的栅极和第三电源(Vcc3),所述的第一电源(Vccl)的电压为+3. 3V,第二电源(Vcc2)的电压为-MV,第三电源(Vcc3)的电压为 +24V。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横机选针驱动电路,采用分立电路搭建,包括两个MOS管、两个三极管以及八个普通电阻组成,利用+3.3V的低压实现了对MOS管+24V和-24V电压的驱动,通过调节分压电阻的大小可实现对响应速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响应速度快、成本较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H02M3/155GK201981353SQ20112001468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
发明者徐立, 胡军祥 申请人:浙江恒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