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网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445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网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网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清洁可再生能源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利用风与光资源天然的地域优势,将风电与光电结合成联合发电系统,已经应用于多种场合。一般的风光联合发电系统主要分为离网型系统和并网型系统。离网型系统即为独立系统,它不与电网相连,直接连接负载运行,主要应用于偏远地区、孤岛等电网连接薄弱的地区。并网型系统的容量较大,其通过并网设备连接电网,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远端的用户。这两种系统都有各自的缺点,离网型系统应用范围窄,其独立运行的结构使得系统电能资源无法共享;而并网型系统由于大部分远离负荷中心,电网相对薄弱,风光电能的不稳定性加重了电网的负担,导致系统很多时候限额输出,利用率低。并网型系统电能的输出需要依赖于强大的电网,建设改造电网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相应增加了整个电网的运营成本。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风光资源,节省电网资源和运行费用,提高风光供电的可靠性,成为新能源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网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综合了并网型风光发电与离网型风光发电的优势。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网控制系统,其包括风光储控制器、并网控制器及本地控制器,所述风光储控制器、并网控制器及本地控制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微网控制系统还包括电质调节装置,且所述电质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风光储控制器、所述并网控制器及所述本地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包括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公共电网、负载及微网控制系统,所述微网控制系统分别与该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公共电网及负载相连接。所述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可充分有效的利用风光资源,节省电网资源和运行费用,提高风光供电的可靠性。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该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网控制系统30包括风光储控制器31、并网控制器35及本地控制器37,且该风光储控制器31、并网控制器35及本地控制器37相连接。请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其包括发电系统10、微网控制系统30、储能系统50、公共电网70及负载90。具体地,该微网控制系统30可以通过电缆和数据线分别与该发电系统10、储能系统50、公共电网70及负载90相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电缆用于各系统之间的电力传输;数据线用于各系统之间的信号传递,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该发电系统10包括风机发电机组11及太阳能光伏系统13。其中,该风机发电机组11及太阳能光伏系统13均为独立的发电系统,均能实现并网运行和独立的离网运行。 该发电系统10将风能及光能转化为电能,以用于为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提供所需的电能。该微网控制系统30包括风光储控制器31、并网控制器35及本地控制器37。所述风光储控制器31、所述并网控制器35及所述本地控制器27相连接。其中,该微网控制系统 30用于监测及控制发电系统10、储能系统50、公共电网70及负载90的工作。该风光储控制器31可以通过电缆和数据线分别与发电系统10、储能系统50、并网控制器35及本地控制器37相连接。该风光储控制器31用于监测、控制风机发电机组11、 太阳能光伏系统13及储能系统50的工作状态,一方面通过控制储能系统50提高发电系统 10的电力输出水平,另一方面平衡发电系统10、储能系统50及用户端70的电能分配,以提高风光资源的利用率,使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的综合利用价值最大化。该并网控制器35通过电缆和数据线分别与风光储控制器31、本地控制器37及公共电网70相连接。该并网控制器35还可以包括并网开关,其可根据公共电网70与微网控制系统30的供电情况进行开启与关闭,并可控制电能的顺向或逆向输出。该本地控制器37通过电缆和数据线分别与风光储控制器31、并网控制器35及负载90相连接,该本地控制器37可根据电能的输入情况及负载90的重要程度进行电能的分配。该储能系统50包括蓄电池组51及与该蓄电池组51 —端相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 53。该蓄电池组51用于储存电能。该电池管理系统53的另一端与该风光储控制器31相连接,该电池管理系统51包括交流-直流转换装置,其用于控制该蓄电池组51的充放电, 同时对该蓄电池组51进行保护。该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的工作过程为正常情况下,该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 100在保证蓄电池组51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对负载90提供电能,多余的电能被输送至公共电网70。若对负载90提供的电能不足时,该蓄电池组51在安全范围内放电,其可向负载90输送电能以保证该负载90所需的电能,如仍不足,并网控制器35动作让公共电网70向负载90供电,保证其正常工作。当该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出现问题并停止工作时,由该公共电网70完全对该负载90提供电能。当该公共电网70出现故障而停电时,并网控制器35立即动作使系统与公共电网70断开,保证电网安全。同时,由该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 100对该负载90提供电能。可以理解,为了改善、提高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所提供的电能质量,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微网控制系统30还可以包括一电质调节装置39,该电质调节装置39通过电缆和数据线分别与该风光储控制器31、该并网控制器35及该本地控制器37相连接。该电质调节装置39包括有功调节、无功调节、谐波治理、瞬间电压跌落补偿等装置中的一项或若干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可充分利用风能、光能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该微网控制系统30进行风光电能输入、输出的调节,并实现该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100的可在离网型系统和并网型系统运行模式之间切换的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微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光储控制器、并网控制器及本地控制器,且所述风光储控制器、所述并网控制器及所述本地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控制系统还包括电质调节装置,且所述电质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风光储控制器、所述并网控制器及所述本地控制器相连接。
3.—种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包括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公共电网及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还包括一微网控制系统,所述微网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发电系统、所述储能系统、所述公共电网及所述负载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控制系统包括风光储控制器、并网控制器及本地控制器,所述风光储控制器分别与发电系统、储能系统、 并网控制器及本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并网控制器分别与风光储控制器、本地控制器及公共电网相连接;所述本地控制器分别与风光储控制器、并网控制器及负载相连接,所述风光储控制器通过所述并网控制器与所述公共电网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控制系统还包括电质调节装置,且所述电质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风光储控制器、所述并网控制器及所述本地控制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与所述风光储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发电系包括风机发电机组及太阳能光伏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及与所述蓄电池组一端相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风光储控制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网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所述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其包括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公共电网、负载及微网控制系统,所述微网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公共电网及负载相连接。所述微网控制系统包括风光储控制器、并网控制器及本地控制器,所述风光储控制器、并网控制器及本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可充分利用风能、光能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所述微网控制系统进行风光电能输入、输出的调节,以实现所述微网型风光发电系统的可在离网型系统和并网型系统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
文档编号H02J3/38GK202094650SQ20112016193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廖晶晶, 曾赣生 申请人: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