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675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包括外壳、方向片、螺旋转子、永磁铁、线圈和转轴,所述的方向片为环形片状结构,包括上方向片和下方向片,上方向片设置于螺旋转子的顶部,下方向片设置于螺旋转子的尾部,所述的螺旋转子上设有螺旋通道,所述的永磁铁为圆柱形结构,中间设有一通孔,在永磁铁的外径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线圈,所述的线圈为圆柱形结构,在线圈的圆心部位设有通孔,所述的转轴由外壳的尾端向上纵向贯穿于整个外壳。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降低成本,无能源消耗,无排放污染,满足了电量供给及节能减排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背景技术】
[0002]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满足和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的未来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
[0003]现在,电的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发电方式大致为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火力发电及核力发电,这些发电厂建设投资高、成本高、建设时间长还会造成排放污染,而我们国家有很多的海疆海岛,海岛上设有驻岛官兵,这些海岛受陆地与海岛距离的限制,无法从陆地向海岛上输送电力,而海岛受资源的限制无法采用现有的发电方式,造成那些驻扎在海疆海岛上的官兵生存和坚守困难。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本发明利用海水的不断起落使得外壳内的螺旋转子不停地转动,进而带动转轴和转轴头端的永磁铁不停地做圆周转动,通过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将电能输出或储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包括外壳、方向片、螺旋转子、永磁铁、线圈和转轴,所述的方向片为环形片状结构,包括上方向片和下方向片,上方向片设置于螺旋转子的顶部,下方向片设置于螺旋转子的尾部,所述的螺旋转子上设有螺旋通道,所述的永磁铁为圆柱形结构,中间设有一通孔,在永磁铁的外径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线圈,所述的线圈为圆柱形结构,在线圈的圆心部位设有通孔,所述的转轴由外壳的尾端向上纵向贯穿于整个外壳。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通道可分为外螺旋通道和内螺旋通道,所述的通道每组数量不少于I个。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永磁铁及线圈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中或外壳头、尾端的任一端或外壳的头、尾两端均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线圈被分割成多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方向片可沿着转轴上下移动或转动以实现螺旋通道的关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可以水平、垂直或倾斜放置。
[0011]进一步的,转轴上端或下端可套接其它机械装置或机构。
[001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利用海水发电,无能源消耗,转换率高,降低成本且无污染;2、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合理,降低成本,大大的满足了电量供给及节能减排的需求。【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螺旋转子的结构实施例一;
[0016]图4是螺旋转子的结构实施例二 ;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8]1、外壳
[0019]2、方向片 21、上方向片 22、下方向片
[0020]3、螺旋转子 31、螺旋通道
[0021]4、转轴
[0022]5、永磁铁 51、通孔
[0023]6、线圈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25]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壳1、方向片2、螺旋转子3、永磁铁5、线圈6和转轴4,所述的方向片2、螺旋转子3、永磁铁5和线圈6设置于外壳I的内腔中,所述的方向片2为环形片状结构,包括上方向片21和下方向片22,上方向片21设置于螺旋转子3的顶部,下方向片22设置于螺旋转子3的尾部,所述的螺旋转子3上设有螺旋通道31,所述的螺旋通道31可分为外螺旋通道和内螺旋通道,通道的每组数量不少于I个,所述的永磁铁5为圆柱形结构,还可设计为方形或其它形状,中间设有一通孔51,在永磁铁5的外径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线圈6,所述的线圈6为圆柱形结构,在线圈6的圆心部位设有通孔61,线圈6被分割成多份,所述的转轴4由外壳I的尾端向上纵向贯穿于整个外壳1,所述的永磁铁5及线圈6设置于外壳I的内腔中或外壳I头、尾端的任意一端或外壳的头、尾两端均设置。
[0026]如图3、图4所示的螺旋转子结构示意图,螺旋转子3上设有内、外螺旋通道31,螺旋通道31的每组数量不少于I个,螺旋转子3上的内、外螺旋通道的特殊结构,可以使水流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均可让螺旋转子始终同向旋转,当水流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沿着螺旋通道31通过螺旋转子3时,水流会带动螺旋转子3、转轴4、永磁铁5同向转动,通过和线圈的配合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连续不断的发电。
[0027]螺旋转子3的上方向片21为套设于转轴上的环形片状结构,位于螺旋转子3的上方,盖住双螺旋通道31的外螺旋通道或内螺旋通道,螺旋转子3的下方向片22为套设于转轴上的环形片状结构,位于螺旋转子3的下方,盖住双螺旋通道31的另一个螺旋通道(内螺旋通道或外螺旋通道)。当水流自下而上通入外壳内部时,水流顺着其中一个螺旋通道31通过螺旋转子3,下方向片22遮住另一个螺旋通道31,从而带动螺旋转子3、转轴4和永磁铁5旋转。当水流自上而下通入外壳I内部时,水流顺着其中一个螺旋通道31通过螺旋转子3,上方向片21遮住另一个螺旋通道31,从而带动螺旋转子3、转轴4和永磁铁5旋转,与前一种情况同向旋转,方向片2可沿转轴纵向上下移动或转动,利用水力以及方向片2的自身重力相互平衡,从而达到封闭或打开螺旋通道31的作用,或另外设置一动力机构打开或关闭方向片。
[0028]本发明的能量转换系统可垂直放置或水平放置,垂直放置时为上下进水方向,当水平放置时则由上下进水方向改为左右或前后进水方向,该两种放置方式均可达到同样效果O
[0029]另,在转轴4的上端或下端套接其它机械装置或机构带动其它机构运动,将海洋能转换成其它所需的能量。
[0030]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方向片、螺旋转子、永磁铁、线圈和转轴,所述的方向片为环形片状结构,包括上方向片和下方向片,上方向片设置于螺旋转子的顶部,下方向片设置于螺旋转子的尾部,所述的螺旋转子上设有螺旋通道,所述的永磁铁为圆柱形结构,中间设有一通孔,在永磁铁的外径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线圈,所述的线圈为圆柱形结构,在线圈的圆心部位设有通孔,所述的转轴由外壳的尾端向上纵向贯穿于整个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通道可分为外螺旋通道和内螺旋通道,所述的通道每组数量不少于I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及线圈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中或外壳头、尾端的任一端或外壳的头、尾两端均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被分割成多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片可沿着转轴上下移动或转动以实现螺旋通道的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可以水平、垂直或倾斜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转子式海洋能量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转轴上端或下端可套接其它机械装置或机构。
【文档编号】H02K7/18GK103511162SQ201210215898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陈沪 申请人:集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