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485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雷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空中发散离子来缓和空中电场,在落雷中保护建筑物等的防雷设备。
背景技术
如果由于带电的雷云的接近在雷云和地面之间形成电场,并且其电场强度不断升高,则最终会破坏大气绝缘,在雷云和大地之间引起放电。这就是落雷。周知通过在想要从该落雷中保护的建筑物或其周边,设有具备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将与雷云下部极性相反的电荷(离子)向上空发散,来缓和建筑物上空的电场,推迟落雷的发生的防雷设备。作为以往的具备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使用在该种电荷发散器中以一定间隔将短的金属线固定于长的另外金属线的方式(以下,成为发散引线)。这样的防雷设备,将发散引线配置于想要在落雷中保护的建筑物的屋顶,并且,将该发散引线通过接地导线进行接地,从而在落雷中保护建筑物。而将电荷发散器设置于建筑物的以往的方法是在建筑物等的最上部通过安装用托架来设置,但在高塔等最上部的面积小的地方,无法设置所需数量的发散引线。因此,作为能够设置在设置面积小的场所的防雷设备,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有人提出了具备伞型的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04352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但是,以往的具备伞型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是设置于屋外的,所以有由于风、结冰、积雪等引起的自激振动等,发散引线发生破损的危险。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散引线的破损的具备伞型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本发明的通过导线将电荷发散器对地面进行接地的防雷设备的特征在于,上述电荷发散器具备从立于上述地面或建筑物的柱的顶端伞形状延伸的多个臂、以横断上述各臂的方式漩涡状或大致同心圆状配置的发散引线、设于相邻的上述臂间并以横断上述发散引线的方式配置的线材。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散引线的破损的具备伞型的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


图1 (a)是示出在立于地面的金属柱上设置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的概略图,(b)是示出在立于建筑物的金属柱上设置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中的防雷设备所具备的电荷发散器的外观的部分省略立体图。图3 (a)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发散器中的发散引线和线材的接合部的顶视图,(b)是(a)的A — A线剖视图。图4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发散器中的发散引线和线材的接合部的变形例的顶视图。图5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发散器的发散引线的变形例的概略图。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防雷设备所具备的电荷发散器的外观的部分立体图。图7 (a)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发散器的发散引线和线材的接合部的顶视图,(b)是(a)的B — B线剖视图。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发散器的线材的变形例的顶视图。符号说明1:防雷设备;2 :金属柱(柱);3 :建筑物(构造物);4 :接地导线(导线);10A、10B 电荷发散器;11 :支柱(柱);12 :臂;13、13A :发散引线;13a :引线部;13b、13c :突针部(突出部);14、24、34 :线材;14a、24a、24b :水平部;14b :垂直部;15、25、35 :连接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本实施方式中的防雷设备I。如图1 (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防雷设备1,具备金属柱2 (柱)、接地导线4 (导线)、接地部5、电荷发散器10 (10A、10B)而构成。该电荷发散器10 (也称尚子发散器或尚子生成器)固定在立于地面的金属柱2的顶端,通过接地导线4 (导线)与设于地面的接地部5连接。此外,防雷设备1,如图1 (b)所示,也可以是在立于建筑物3的金属柱2 (柱)的顶端设置电荷发散器10的结构。(第I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发散器10A,呈伞形状,具备固定于支柱11(柱)的8根臂12、发散引线13和线材14。另外,臂12的根数,不限定干8根,也可以是7根以下,或9根以上。另外,图2对发散引线13的图示进行了一部分省略。支柱11具有向铅直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支持部11a、固定于该支持部Ila的上端的环部lib。支持部Ila的下端部固定于金属柱2 (图1參照)的上端部。环部Ilb形成8棱柱的筒状,在其外表面固定上述臂12。另外,支持部Ila及环部Ilb例如由不锈钢制的材料形成。臂12由不锈钢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以从环部Ilb的外表面边弯曲边下降、呈现伞形状的方式延伸而形成。此外,各臂12,以成为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另外,臂12为了确保强度而具有组合了多个钢材的构造。此外,在图2中,将臂12的表侧的部分用粗实线表示,将内侧的部分用细实线表示。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相邻的臂12间用具有刚性的金属制的部件(例如棒状的部件)连接。发散引线13在由不锈钢制的金属线构成的引线部13a上等间隔地形成多个突针部13b (突出部)。突针部13b呈V字形状,并将V字形状的弯曲部分(鋭角部分)固定于引线部13a,以各个自由端略向上的方式配置。另外,引线部13a与突针部13b通过激光熔接等互相固定。此外,发散引线13以横断各臂12的方式配置,并且以呈漩涡形状的方式配置。此夕卜,发散引线13构成为,在相邻的臂12间,位于上下的发散引线13的间隔S (图2參照)基本成为等间隔。此外,发散引线13和接地导线4 (图1參照)在多个位置(也可以是单一位置)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利用I根发散引线13以呈漩涡形状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使用多根发散引线等间隔地配置为大致同心圆状。另外,臂12与发散引线13交叉的部分,通过熔接或预定的金属件等而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环部Ilb的上部也配置发散部13s。这样,増加通过发散部13s放电的区域,从而能够提闻放电效果。线材14,例如由不锈钢等材料形成,以横断隔着间隔配置的发散引线13的方式配置。此外,线材1 4,以位于相邻的臂12和臂12的大致中间的方式配置。如图3 Ca)所示,线材14呈交替配置与发散引线13的引线部13a平行的水平部14a和与引线部13a垂直的垂直部14b的锯齿形状。此外,各水平部14a的长度相同。此夕卜,各垂直部14b的长度与相邻的发散引线13的间隔大致相同。这样构成的线材14,其水平部14a和发散引线13的引线部13a通过连接器15相互固定而成。另外,图2中,省略了连接器15的图示。连接器15例如为金属制,如图3 (b)所示,剖面呈大致C字形状,通过从缺ロ部分插入线材14 (水平部14a)及引线部13a后填缝,线材14与发散引线13相互固定。另外,线材14并不限定于图2及图3 (a)所示的形状,也可以如图4所示,反转着配置コ字形状的线材24A、24B,并通过连接器25来固定线材24A的水平部24a及线材24B的水平部24b、发散引线13的引线部13a。另外,连接器25与上述的连接器15同样是金属制的,能够通过填缝来固定。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第I实施方式的电荷发散器IOA中,具备从立于地面或建筑物3的金属柱2的顶端伞形状延伸的多个臂12、以横断各臂12的方式配置为漩涡状的发散引线13、设于相邻的臂12间并以横断发散引线13的方式配置的线材14。据此,通过将线材14固定于发散引线13,能够抑制发散引线13的间隔发生较大的变动,所以能够防止由于自激振动等,发散引线13发生较大振动,发散引线13发生损伤。此外,根据第I实施方式,通过使线材14成为交替形成与发散引线13平行的水平部14a和与发散引线13正交的垂直部14b的锯齿形状,能够在通过填缝将线材14而固定于发散引线13时减少填缝位置,能够简化制造エ序。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是I个位置,在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则需要4个位置。另外,在线材24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减少填缝位置。此外,根据第I实施方式,通过使线材14成为交替形成与发散引线13平行的水平部14a和与发散引线13正交的垂直部14b的锯齿形状,能够确保发散引线13的横方向(沿着发散引线13的引线部13a的方向)的受限范围R (參照图3 (a))较宽,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自激振动等引起的发散引线的振动。此外,根据第I实施方式,发散引线13具备V字状的突针部13b,所以能够增加突针部13b的安装位置,能够使放电效果提高。另外,通过形成为V字状的突针部13b,能够使横断臂12的发散引线13的间隔变窄,与后述的图4所示的直线状的突针部13c相比増加突针部13b的安装位置。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例如作为发散引线13的变形例,也可以设置代替V字状的突针部13b而具备直线状的突针部13c的发散引线13A。另外,突针部13c与引线部13a由激光熔接等相互固定。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由金属制的材料形成线材14、24的情況,但也不限定于金属制,只要是有刚性的材料,也可以是树脂制的。此外,关于连接器15,也不限定于以金属制的材料进行填缝的结构,也可以是以树脂制的材料使其进行配合的结构。(第2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荷发散器10B,代替第I实施方式中的锯齿形状的线材14、24而设有线材34。另外,对于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附以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对于图6,与图2同样地对发散引线13的图示进行了部分省略。线材34,例如由不锈钢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在相邻的臂12间,以横断隔着间隔而配置的发散引线13的方式进行配置。此外,线材14以位于相邻的臂12与臂12的中间的方式进行配设。如图7 Ca)所示,发散引线13与线材34交叉的部分,通过金属制的连接器35互相固定。该连接器35,在顶视图中大致呈十字形状,具有ー对第I填缝部35a、35a和ー对第2填缝部35b、35b,互相一体地形成。利用第I填缝部35a、35a固定发散引线13,利用第2填缝部35b、35b固定线材34。如图7 (b)所示,第I填缝部35a,剖面大致呈C字形状,通过从缺ロ部分插入发散引线13后进行填缝,从而固定发散引线13。此外,虽未图示,但第2填缝部35b,也同样地固定线材34。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荷发散器IOB中,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线材34,能够抑制发散引线13的间隔发生较大变动,所以能够防止由于自激振动等发散引线13发生较大振动,发散引线13发生损伤。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也可以代替线材34,设为发散引线44。该发散引线44,是与发散引线13同样的部件,在引线部44a上隔开间隔而固定多个V字状的突针部44b。由此,根据具备发散引线44的电荷发散器10B,能够增加突针部13b、44b的设置区域,所以与仅突针部13b的场合相比能使放电效果提高。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以代替V字状的突针部13b,44b,设为直线状的突针部(突出部)。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线材14、24、34、44用不锈钢等金属制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但不限定于金属制,只要是有刚性、能防止发散引线13发生大变动的材料即可,例如也可以由树脂制的材料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雷设备,设置于地面或构造物,具备通过导线进行接地的电荷发散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荷发散器具备 从立于所述地面或所述构造物的柱的顶端伞形状地延伸的多个臂; 以横断所述各臂的方式漩涡状或大致同心圆状地配置的发散引线;以及 设于相邻的所述臂间并以横断所述发散引线的方式配置的线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防雷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线材是交替形成与所述发散引线平行的水平部、和与所述发散引线正交的垂直部的锯齿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防雷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线材是发散引线。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防雷设备,其特征在干, 所述发散引线具备V字状的突出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发散引线的破损的具备伞型的电荷发散器的防雷设备。在将电荷发散器(10A)通过接地导线(4)接地到地面的防雷设备中,电荷发散器(10A)具备从立于地面或建筑物的金属柱的顶端伞形状延伸的多个臂(12)、以横断各臂(12)的方式漩涡状配置的发散引线(13)、以及设于相邻的臂(12)间并以横断发散引线(13)的方式配置的线材(14)。
文档编号H02G13/00GK103036189SQ20121029857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大杉春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