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698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 电机生产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 (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在电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机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检查电机的外表有无裂纹,各紧固螺钉及零件是否齐全,电机的固定情况是否良好。检查电机传动机构的工作是否可靠。检查根据铭牌所示数据,如电压、功率、频率、联结、转速等与电源、负载比较是否相符。检查电机的通风情况及轴承润滑情况是否正常。扳动电机转轴,检查转子能否自由转动,转动时有无杂声等等。现有技术中,在电机生产和使用行业中,经常需要用手转动电机,查看电机转动情况,尤其在使用电机行业,当电机驱动的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转动电机复位以及手动转动电机查看所带负载故障点所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I、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设备,需要手动转动电机风扇,费时费力。2、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设备,当手动转动电机风扇,容易发生对操作工人的伤害。3、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手动转动电机风扇,对电机异响部位的判断非常不精确。4、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手动转动电机风扇,极易损坏电机风扇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电机驱动的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转动电机复位以及手动转动电机查看所带负载故障点所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设备,需要手动转动电机风扇,费时费力;容易发生对操作工人的伤害;对电机异响部位的判断非常不精确;极易损坏电机风扇叶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为解决上述费时费力、容易发生伤害、不精确、容易损坏电机等技术问题,而通过自行设计出一套电机辅助装置,通过手摇手柄就能使电机慢慢转动起来,省力、精准、高效。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包括手柄、夹持装置构成,所述手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半体和下半体构成,所述上半体与所述下半体相对应连接,所述上半体内设有上半体圆弧装置。所述下半体内设有下半体圆弧装置。所述上半体圆弧装置与所述下半体圆弧装置连接,构成中间为中空的圆形。所述上半体和所述下半体均设有螺栓孔,所述上半体与下半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电机轴相连。所述手柄与所述连接件呈90度。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当电机驱动的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转动电机复位以及手动转动电机查看所带负载故障点所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设备,需要手动转动电机风扇,费时费力;容易发生对操作工人的伤害;对电机异响部位的判断非常不精确;极易损坏电机风扇叶等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省时省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上半体,2为下半体,3为手柄。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包括手柄3、夹持装置构成,所述手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半体I和下半体2构成,所述上半体I与所述下半体2相对应连接,所述上半体I内设有上半体圆弧装置。所述下半体2内设有下半体圆弧装置。所述上半体圆弧装置与所述下半体圆弧装置连接,构成中间为中空的圆形。所述上半体I和所述下半体2均设有螺栓孔,所述上半体I与下半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电机轴相连。所述手柄3与所述连接件呈90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上半体I、下半体2、手柄3及连接件组成。把加工好的这些件组装到一起,根据不同的轴径选择不同的上下半体,在上下半体上各有一圆弧,可适应一定范围的轴径。本发明是通过机加工几个零件,分别是上半体I、下半体2、手柄3及连接件组成。把加工好的这些件组装到一起,根据不同的轴径选择不同的上、下半体,在上、下半体上各有一圆弧,可适应一定范围的轴径。安装好后,转动手柄就可以手动控制电机转动及速度。本发明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做好硬件,按照如下步骤实施I、把需要手动的电机风扇罩拆下,再拆下风扇;2、用上下半体的圆弧部分夹住电机轴,然后用两个M6螺栓固定好上下半体。3、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手摇上半体I上的手柄使电机转动。通过手摇电机的慢速转动,就可以查看该电机所带负载运转情况,查找负载哪里卡,哪里有异响等情况,进行故障排除。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3)、夹持装置成,所述手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半体(I)和下半体(2 )构成,所述上半体(I)与所述下半体(2 )相对应连接,所述上半体(I)内设有上半体圆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体(2)内设有下半体圆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体圆弧装置与所述下半体圆弧装置连接,构成中间为中空的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体(I)和所述下半体(2 )均设有螺栓孔,所述上半体(I)与下半体(2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电机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与所述连接件呈90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生产辅助工具,包括手柄、夹持装置构成,所述手柄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半体和下半体构成,所述上半体与所述下半体相对应连接,所述上半体内设有上半体圆弧装置。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当电机驱动的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转动电机复位以及手动转动电机查看所带负载故障点所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专用设备,需要手动转动电机风扇,费时费力;容易发生对操作工人的伤害;对电机异响部位的判断非常不精确;极易损坏电机风扇叶等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省时省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H02K15/00GK102931773SQ20121040452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王琴, 朱志祥, 田达笠 申请人:安徽誉丰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