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713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量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能量转换器,属于电カ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均以吊车轨道经滑轮组提升来实现的,它们存在的共同缺点是因摩擦而做的负功多,能量转化率低造成大量的能源流失。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由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过程中因摩擦等原因造成的能源流失的缺点而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能量转化器,由提升器总成、活动轨道、电缆线、变频器、开关、外接轨道、永磁次级、四同蓄能体组成,提升器总成由两个直板形初极线圈用连结杆固定组成长方形方筒后、与电缆线一端连接,电缆线的另一端与变频器、开关、电源相连接,活动轨道安装在提升器总成下部正中央,永磁次级套连在四同蓄能体上,经外接轨道推入提升器总成内停在活动轨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升器总成与套连在四同蓄能体上的永磁次级组成了直线电机,经开关接通电源后,四同蓄能体与套连在它上边的永磁次级在无摩擦的情况下直线上升,电能不会因摩擦而流失,提高了电能的 转化率,当四同蓄能体与套连在它上面的永磁次级从高处向下运行时,它又是个发电机,因 无摩擦使重力势能又可转化为电能。

图I :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图I的俯视图图3:图I的左视图图4 :四同蓄能体主视图图5:图4的俯视图图6:图4的左视图图7 :永磁次级主视图图8:图7的俯视图图9:图7的左视图图中1提升器总成、2直板形初级线圏、3连结杆、4活动轨道、5电缆线、6变频器、7开关、8外接軌道、9四同蓄能体、10永磁次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图I中,提升器总成由直板形初级线圈(2)用连结杆(3)固定组成长方形筒竖起扣在活动轨道(4)上,电缆线(5)的一端与直板形初级线圈(2)连接、电缆线(5)的另一端与变频器(6)、开关(7)串联在一起,在图2中,外接轨道(8)与活动轨道(4)平直成一线靠近安装在一起,在图4、图7中,用永磁次级(10)对称套连在四同蓄能体(9)的两端,并经外接轨道(8)推到活动轨道(4)上,组成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一下具体操作实施方式当提升器总成(I)和活动轨道(4)、外接轨道(8)按图I、图2安装完成后,将ー对永磁次级(10)对称套连在四同蓄能体(9)的两端、经外接軌道(8)推入活动轨道(4)上,由提升总成(I)与永磁次级(10)和四同蓄能体(9)组成直线电机、按开关(7)接通电源, 四同蓄能体(9)被永磁次级(10)带动向上做无摩擦运动,连续将四同蓄能体(9)与和它套连在一起的永磁次级(10)沿着外接轨道(8)进入提升器总成(I)内的活动轨道(4)上、形成连续上升、实现无摩擦向上运动将全部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目标。
权利要求1.一种能量转换器,由提升器总成(I)、活动轨道(4)、外接轨道(8)、电缆线(5)、变频器(6)、开关(7)、永磁次级(10)、四同蓄能体(9)构成,其特征在于 A、提升器总成(I)是由直板形初级线圈(2)用连结杆(3)固定组成长方形方筒; B、电缆线(5)与提升器总成(I)、变频器(6)、开关(7)串联在一起; C、活动轨道(4)与外接轨道(8)平直成一线靠近安装在一起; D、每对永磁次级(10)套连在四同蓄能体(9)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转换器,属于电力机械技术领域,为克服电能转换成重力势能过程中,因摩擦而做负功多,能量转化率低造成大量能源流失的缺点而设计,它由提升器总成、活动轨道、外接轨道、电缆线、变频器、开关、永磁次级、四同蓄能体构成,提升器总成由两个直板形初极线圈用连结杆固定组成长方形方筒,它扣立并固定在与外接轨道平直靠近安装在一起的活动轨道上,用电缆线把提升总成、变频器、开关与电源串联,用一对永磁次级套连在四同蓄能体上并沿外接轨道推入提升器总成内的活动轨道上、接通电源,四同蓄能体会被永磁次级带动向上做无摩擦运动,实现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过程中无能源流失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H02K41/02GK202652038SQ20122033054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赵庆子 申请人:赵庆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