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099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风路领域,尤其是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
背景技术
水套机座电机的冷却一般采用的是为轴向循环的风路,如图1,当转子旋转时,连接在电机轴19上的离心风扇10转动,风从扇叶6的端部进入回流风道2,经过定子绕线20一端后沿轴向通风道18或定转子间气隙16回到扇叶6的底部,形成循环冷却风路。这样的电机在运转过程中,位于离心风扇10背面的轴承9发热会比较严重,其原因在于轴承9所在区域不包括在所述循环冷却风路上,而热风进入离心风扇时会将热量带到离心风扇底部,热量传到离心风扇10与轴承9之间的空腔内,导致轴承温度上升。这样会导致润滑油粘度下降,滚子的磨损加剧,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滚子严重磨损后,电机的振动和噪音的增强,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不能对离心风扇背面的轴承散热,还容易导致该轴承发热、影响电机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从而主动对所述轴承进行散热,降低所述轴承温度,保证电机的可靠运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由分隔板隔为内外两层,所述内层中包括转子铁芯中的轴向通风道、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所述外层包括冷却水室及其外围的回流风道,所述回流风道沿轴向布置,相邻两条回流风道由翅片完全隔开,转子上连接有离心风扇;当转子旋转时,风从扇叶的端部进入所述回流风道,空气经过定子绕线一端后沿轴向通风道或定转子间气隙回到所述扇叶的底部,形成循环冷却风路;离心风扇的外侧为安装有轴承的端盖,所述端盖内侧连接环形挡板,所述挡板的边缘带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侧面紧靠扇叶的背面,并留有间隙;一部分所述回流风道的进风口堵有隔风板,形成辅助散热风道;所述隔风板和所述挡板上开有连通的孔;所述离心风扇上开有气孔;空气自所述扇叶的端部进入回流风道后,从另一端出来,并进入所述辅助散热风道,再沿孔进入风扇与轴承之间的空腔,再从所述气孔中回到扇叶底部,形成辅助散热风路。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隔风板连接在所述分隔板的外侧面上,所述隔风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连接有垫片;所述隔风板、垫片及挡板上开有连通的孔;所述回流风道与所述辅助散热风道的数目之比在Γ15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一部分回流风道改装为辅助散热风道,可以将冷风引到离心风扇的背面,对该区域内的轴承进行冷却,由此可以降低离心风扇背面的轴承的运行温度、延长轴承寿命,还可以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图I是现有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分隔板4隔为内外两层,所述内层中包括转子铁芯17中的轴向通风道18以及转子17与定子15间的气隙16 ;所述外层被翅片21均匀地分为16个回流风道2,回流风道2内分别设有冷却水室3。如图4所示,回流风道2的两端分别开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由于两者形状相同,本附图中未将所述出风口画出。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流风道2及冷却水室3沿轴向布置;回流风道2的进风口正对着扇叶6的端部,其出风口位于另一端。离心风扇10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主轴上,并扇叶6通过螺栓连接。离心风扇10的背面是电动机端盖7,轴承9及其附件安装在端盖7中。端盖7的内侧面上还焊接有一圈环形的挡板5,挡板5的边缘带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侧面贴近扇叶6的背面因而在离心风扇10与轴承9之间形成了一个空腔。离心风扇10的表面还开设有气孔8,气孔8正对扇叶6的底部。扇叶6为马刀形,当风扇10旋转时,这种形状的扇叶6的底部能够形成很强的负压,所述空腔中的空气会被所述负压通过气孔8吸出。在两条所述回流风道2的进风口上安装隔风板12,隔风板12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在分隔板4上;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方法连接,同时隔风板12还可以连接在其他部件上;其另一侧架接在挡板5的外侧面上,将回流风道2改为辅助散热风道14。隔风板12与挡板5之间设有垫片11,以调整隔风板12的安装角度。如图5所示,隔风板12、垫片11以及挡板5上开有依次连通的孔22。当电机轴19开始转动,电机的内部会形成两条风路第一路在马刀形的扇叶6作用下,扇叶6底部的空气被送入回流风道2,,;回流风道2内设有冷却水室3,热空气在此被冷却;冷空气离开回流风道2后,经过定子线圈20,沿气隙16或者轴向通风道18来到扇叶6的底部,同时带走定子15、转子18以及定子线圈20中的热量,形成主散热循环风路;第二路由于马刀形扇叶底部的负压很强,离心风扇10背面空腔中的空气通过气孔8被吸入扇叶6中,然后被送入回流风道2冷却,并从另一侧吹出;由于空腔中的气压下降,辅助散热风道14中的空气通过隔风板12、垫片11和挡板5上的孔22进入所述空腔;此时辅助散热风道14内的气压下降,辅助散热风道14会将回流风道2中吹出的冷空气吸进来,形成辅助散热循环风路。辅助散热风道14由回流风道2改装得到,如果辅助散热风道14的数量过多就会影响主散热循环的效率,但过少的话又起不到良好的散热作用。一般来说,电机转速较高时,轴承发热较严重,因而辅助散热风道14的数量就要增加。一般来说,1-2个辅助散热风道14就可以满足轴承装置9的散热要求,只有在仍然不能满足轴承散热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增加辅助散热风道14,但是回流风道2与辅助散热风道14的数目之比不宜过小,以免影响主散热循环。根据实际的使用效果,在原16个回流风道2中开设一个辅助散热风道14时,轴承9的温度已经有所下降,此时回流风道2与辅助散热风道14的数目之比为15;开设2个辅助散热风道14时,轴承9的温度有明显下降,此时两者的数量比为7 ;开设3个辅助散热风道14时的比值为4. 33,此时由于主散热循环风路所占的回流风道2进一步减少,对电机主要部件的散热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因而申请人将回流风道2与辅助散热风道14的数目之比限定为Γ15之间,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选择两者数目之比。由于辅助散热风道的数量较少,应当在周向均匀布置辅助散热风道14。这样一来,热空气可以从辅助散热风道14临近的回流风道2的进风口流走,避免热空气在隔风板12与扇叶6端部的狭小空间13内积聚。回流风道2、辅助散热风道14以及轴向通风道18的形状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 计,本实施例仅供技术人员参考,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由分隔板(4)隔为内外两层,所述内层中包括转子铁芯中的轴向通风道(18)、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16),所述外层包括冷却水室(3)及其外围的回流风道(2),回流风道(2)沿轴向布置,相邻两条回流风道(2)由翅片(21)完全隔开,转子上连接有离心风扇(10);当转子旋转时,空气从扇叶(6)的端部进入回流风道(2),经过定子绕线(20)—端后沿轴向通风道(18)或定转子间气隙(16)回到扇叶(6)的底部,形成循环冷却风路;离心风扇(10)的外侧为安装有轴承(9)的端盖(7),端盖(7)的内侧连接环形挡板(5),挡板(5)边缘带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侧面紧靠扇叶(6)的背面,并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部分回流风道(2)的进风口堵有隔风板(12)形成辅助散热风道(14),隔风板(12)和挡板(5)上开有连通的孔(22),离心风扇(10)上开有正对扇叶(6)底部的气孔(8);空气自扇叶(6)的端部进入回流风道(2)后,从回流风道(2)另一端出来并进入辅助散热风道(14),再沿孔(22)进入风扇(10)与轴承(9)之间的空腔,再从气孔(8)中回到扇叶(6)底部,形成辅助散热风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隔风板(12)连接在分隔板 (4)的外侧面上,隔风板(12)与挡板(5)之间连接有垫片(11);隔风板(12)、垫片(11)及挡板(5)上开有连通的孔(2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回流风道(2)与辅助散热风道(14)的数目之比在Γ15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套冷电机的风路结构,由分隔板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包括沿轴向布置的回流风道、冷却水室,内层包括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转子内的轴向通风道;离心风扇转动时,空气依次经过扇叶、回流风道、轴向通风道或气隙,再回到扇叶,形成循环冷却风路。所述离心风扇上开有气孔,离心风扇与其背面的轴承间有空腔;部分所述回流风道的进风口堵有隔风板,所述隔风板开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孔,形成辅助散热风道;离心风扇转动时,空气依次经过扇叶、回流风道、辅助散热风道、空腔,再回到扇叶,形成辅助散热风路。本实用新型能够主动对离心风扇背面的轴承进行散热,降低所述轴承温度,保证电机的可靠运行。
文档编号H02K9/04GK202798335SQ2012204404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许明宇 申请人: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