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105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执行机构是一种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终端执行单元,因其采用电力驱动,故工程上称之为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机一般为单机(或三相、直流)可逆运行电机,电机输出齿轮轴经过多级齿轮组,及蜗杆、蜗轮减速后驱动输出轴并输出转矩。该产品的输出轴提供O 360°的回转,可以驱动蝶阀、球阀、旋塞阀及其它各种部分旋转类阀门和机械定位转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流量、压力、温度、液位及电导率等进行精确控制。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动执行机构的小型化、轻型化是其迅速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几乎所有同类产品生产厂家正在使用的公知的内部主要结构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电动执行机构体积大,不符合现有产品的小型化发展趋势;而且传统电动执行机构如用于小型阀门控制,成本高,不划算。正是基于这两点,市场迫切需要一种质优价廉小型电动执行机构,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巧而且输出有力的小型电动执行机构。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执行机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机、第一过桥齿轮、过桥轴、第二过桥齿轮、蜗杆轴、蜗轮、行程控制装置,所述过桥轴、蜗杆轴分别位于行程控制装置的两侧,所述过桥轴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过桥齿轮、第二过桥齿轮相配合的齿轮,所述电机转子轴端齿轮通过第一过桥齿轮驱动过桥轴转动,过桥轴通过第二过桥齿轮驱动蜗杆轴转动,所述蜗杆轴驱动行程控制装置的蜗轮输出所需转矩。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如下I)、该电动执行机构,在有限的范围内布局各级齿轮组、蜗杆及蜗轮(过桥轴、蜗杆轴、第一过桥齿轮和第二过桥齿轮围绕行程控制装置布局),传动平稳,结构合理;2 )、该电动执行机构,输出力强;3)、该电动执行机构,体积小巧,安装空间小,适用范围广;4 )、该电动执行机构,在同类产品中重量较轻。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主要结构正面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主要结构背面分解示意图;图3为传统电动执行机构的内部主要结构分解示意图;[0014]其中1_电机转子、2-第一过桥齿轮、3_过桥轴、4_第二过桥齿轮、5_蜗杆轴、6-行程控制装置、7_蜗轮、8_箱体、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动执行机构,其包括箱体8,箱体8内设置有电机9、电机转子I、第一过桥齿轮2、过桥轴3、第二过桥齿轮4、蜗杆轴5、行程控制装置6、蜗轮7,过桥轴3、蜗杆轴5分别位于行程控制装置6的两侧,过桥轴3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过桥齿轮2、第二过桥齿轮4相配合的齿轮,电机转子I轴端齿轮通过第一过桥齿轮2驱动过桥轴3转动,过桥轴3通过第二过桥齿轮4驱动蜗杆轴5转动,蜗杆轴5驱动行程控制装置6的蜗轮7输出所需转矩。对比图3为传统电动执行机构,其包括箱体8,箱体8内设置有电机9、电机转子轴I、蜗杆轴5、行程控制装置6、蜗轮7,电机转子I轴端齿轮通过过桥齿轮驱动蜗杆轴5转动, 蜗杆轴5驱动行程控制装置6的蜗轮7输出所需转矩。其体积较大,不符合现有产品的小型化发展趋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包括电机转子部件、过桥轴部件、减速盒部件、轴承端盖部件、输出轴部件、开关控制部件、行程控制装置。箱体内腔左右两侧有蜗杆轴孔及过桥轴孔、第二过桥齿轮轴孔、箱体内腔上下两端有蜗轮轴孔,电机壳体与电机定子过盈配合,电机定子置于电机转子中,两端通过607轴承与电机壳体、电机前盖连接。箱体与箱体内腔右侧有减速盒,通过3个M3十字槽螺栓连接、箱体与蜗杆轴通过两个619-8深沟轴承及锁紧螺母连接。箱体与输出轴通过两个61900深沟轴承及轴承端盖、机械限位挡块、轴用挡圈连接。箱体两端与过桥轴两端通过含油轴承连接。第二过桥齿轮与减速盒盖通过箱体内腔安装的含油轴承、减速盒盖上安装的含油轴承固定连接。箱体上端内腔装有开关控制部件及行程控制装置,行程控制装置已取得专利(专利号为ZL200820065654. 2)。箱体左侧与电机壳体相连接,右侧与驱动盖部件相连接,上端与电装盖相连接。箱体左侧内腔有蜗杆轴孔,过桥轴孔、一个含油轴承,箱体右侧内腔有蜗杆轴孔、过桥轴孔、两个含油轴承孔,箱体上下端有蜗轮轴孔。电机壳体左侧与电机前盖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电动执行机构的传动过程简述为电机壳体内电机通电后产生动力源头,通过电机转子轴端齿轮传递到第一过桥齿轮,第一过桥齿轮传递到过桥轴齿轮,过桥轴齿轮传递到所述到第二过桥齿轮,第二过桥齿轮传递到蜗杆轴蜗杆,蜗杆轴蜗杆传递到蜗轮轴蜗轮,经蜗轮轴端输出所需转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零部件布局巧妙,独具匠心,主要零件箱体、电机壳体采用梭式设计,类似气缸外形,流线视感舒适。在长130mm、宽65mm、高65 mm的空间内,将1400转/分的电机转速输出为O. 75转/分,转速比达1866. 7 : 1,约为5600:3,输出扭矩达22匪,在同类产品中输出力最强。其尺寸为130mm*78mm*99mm,最大尺寸与智能手机相仿,体积小巧,安装空间小,适用范围广;且在同类产品中重量较轻,约I. 3千克。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执行机构,其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机、第一过桥齿轮、过桥轴、第二过桥齿轮、蜗杆轴、蜗轮、行程控制装置,所述过桥轴、蜗杆轴分别位于行程控制装置的两侧,所述过桥轴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过桥齿轮、第二过桥齿轮相配合的齿轮,所述电机转子轴端齿轮通过第一过桥齿轮驱动过桥轴转动,过桥轴通过第二过桥齿轮驱动蜗杆轴转动,所述蜗杆轴驱动行程控制装置的蜗轮输出所需转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执行机构,其包括箱体,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机、第一过桥齿轮、过桥轴、第二过桥齿轮、蜗杆轴、蜗轮、行程控制装置,所述过桥轴、蜗杆轴分别位于行程控制装置的两侧,所述过桥轴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过桥齿轮、第二过桥齿轮相配合的齿轮,所述电机转子轴端齿轮通过第一过桥齿轮驱动过桥轴转动,过桥轴通过第二过桥齿轮驱动蜗杆轴转动,所述蜗杆轴驱动行程控制装置的蜗轮输出所需转矩。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体积小巧而且输出有力。
文档编号H02K7/116GK202759333SQ2012204431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
发明者刘少峰, 吴有忠 申请人:武汉伯力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