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240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动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
背景技术
[0002]在以往的电动机中,公知有这样的结构在定子的齿安装树脂制的绝缘件,并在该 绝缘件卷绕导线而形成线圈。通过使绝缘件介于齿与线圈之间而使两部件电绝缘。例如, 在日本JP-A2005-012861中记载了 一种具有绝缘件的以往的电动机。[0003]专利文献日本JP-A2005-012861[0004]在电动机驱动时,线圈由于驱动电流而发热。优选线圈产生的热例如借助绝缘件 和齿而向电动机外部排出。但是,在齿与线圈之间存在许多微小的空隙。这些空隙成为阻 碍从线圈向齿导热的原因。若从线圈的散热不充分,则电动机容易处于过热状态。[0005]关于这一点,在日本JP-A2005-012861中记载了向形成于绝缘部件的多个孔中注 入树脂的技术方案(段落0020)。在日本JP-A 2005-012861中,经过充填在孔中的树脂而 使热从定子绕组向磁极齿传导(段落0021)。[0006]但是,在日本JP-A 2005-012861中,分别向形成于绝缘部件的多个孔中注入树 月旨。因此,可认为注入在多个孔中的树脂不相互连接。因此,可认为在日本JP-A2005-012861 的结构中限制了从线圈向齿的导热路径,难以进一步提高电动机的散热效率。[0007]特别是,近年来对于小型且高功率的电动机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一种与以 往的电动机相比效率高并能够从电动机散热的结构。实用新型内容[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热高效地从线圈向齿传导,从而提高电动机的散 热效率的技术。[0009]本申请例示的第一方面的电动机具有静止部和旋转部。所述静止部具有多个齿、 绝缘件和线圈。所述多个齿相对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沿径向延伸,且所述多个齿的与径 向垂直的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绝缘件局部覆盖所述齿的表面。所述线圈由卷绕在所述绝缘 件的导线构成。所述旋转部配置在所述齿、所述绝缘件以及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并且,所 述旋转部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绝缘件具有上 框部、下框部和开口部。所述上框部在所述齿的上部覆盖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所述下 框部在所述齿的下部覆盖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所述开口部在所述上框部的下方而且是 在所述下框部的上方,沿所述齿的周向的侧面延展。所述静止部还具有包括内侧树脂部、外 侧树脂部和连续树脂部的树脂体。所述内侧树脂部介于所述齿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及所述 齿与所述绝缘件之间。所述外侧树脂部覆盖所述线圈的周向外侧以及轴向外侧。所述连续 树脂部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或者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所述内侧树脂部与所述外侧 树脂部通过所述连续树脂部而连续。所述内侧树脂部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齿的周向的侧面 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0010]根据本申请例示的第一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树脂体而使线圈产生的热向齿传导。 特别是,内侧树脂部介于齿与线圈之间以及齿与绝缘件之间。并且,线圈还与外侧树脂部接 触。由此,能够确保较宽的从线圈至齿的导热路径。因此,能够促进电动机的散热。并且, 内侧树脂部与外侧树脂部通过连续树脂部而连续。因此,树脂体的成型变得容易。


[0011]图1是电动机的局部立体图。[0012]图2是电动机的纵向剖视图。[0013]图3是定子铁芯的俯视图。[0014]图4是直列式铁芯的局部立体图。[0015]图5是绝缘件的立体图。[0016]图6是上框部的局部俯视图。[0017]图7是齿附近的纵向剖视图。[0018]图8是齿的上端部附近的纵向剖视图。[0019]图9是齿附近的纵向剖视图。[0020]图10是齿附近的横向剖视图。[0021]图11是示出电动机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0022]图12是示出将绝缘件安装于齿时的情况的立体图。[0023]图13是绝缘件的局部立体图。[0024]图14是齿附近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将沿电动机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说明各部的形状与位置关系。但是,这是为了方便说明 而定义了上下方向,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动机在使用时的方向。[0026]1.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0027]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IA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所示,电动机IA具 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A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0028]静止部2A具有多个齿42A、绝缘件232A和线圈233A。多个齿42A相对于中心轴线 沿径向延伸。各齿42A的与径向垂直的截面呈大致四边形。绝缘件232A局部覆盖齿42A的 表面。线圈233A由卷绕于绝缘件232A的导线构成。旋转部3A配置在齿42A、绝缘件232A 以及线圈233A三者的径向内侧。[0029]绝缘件232A具有上框部61A以及下框部62A。上框部61A在齿42A的上部覆盖沿 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下框部62A在齿42A的下部覆盖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并且,绝 缘件232A具有在上框部61A的下方且在下框部62A的上方的开口部66A。开口部66A沿齿 42A的周向的侧面延展。[0030]并且,静止部2A还具有包括内侧树脂部71A、外侧树脂部72A以及连续树脂部73A 的树脂体234A。内侧树脂部71A介于齿42A与线圈233A之间、以及齿42A与绝缘件232A之间。外侧树脂部72A覆盖线圈233A的周向外侧以及轴向外侧。连续树脂部73A配置于 线圈233A的径向外侧或者线圈233A的径向内侧。[0031]内侧树脂部71A与外侧树脂部72A通过连续树脂部73A而连续。并且,内侧树脂 部7IA在绝缘件232A的开口部66A,与齿42A的周向的侧面和构成线圈233A的导线两者接触。[0032]在该电动机IA中,在线圈233A产生的热能够借助树脂体234A而向齿42A传导。 特别是,内侧树脂部7IA介于齿42A与线圈233A之间、以及齿42A与绝缘件232A之间。并 且,线圈233A还与外侧树脂部72A接触。由此,能够确保较宽的从线圈233A至齿42A的导 热路径。因此,能够促进电动机IA的散热。并且,内侧树脂部71A与外侧树脂部72A通过 连续树脂部73A而连续。因此,树脂体234A的成型变得容易。[0033]2.更具体的实施方式[0034]2-1.电动机的整体结构[0035]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36]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I例如搭载于汽车,用于产生转向装置的驱动力。但是,本实 用新型的电动机也可用于其他已知的用途。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也可作为汽车的其 他部位,例如发动机散热用风扇的驱动源而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也可搭载于家 电广品、OA设备和医疗设备等,广生各种驱动力。[0037]图2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I的纵向剖视图。如图2所示,电动机I具有 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固定于驱动对象设备的框体。旋转部3被支撑为相对于静 止部2能够绕中心轴线9旋转。[0038]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机壳21、盖部22、定子单元23、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 承部25。[0039]机壳21为有底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盖部22为覆盖机壳21的上部的开口的呈大 致板状的部件。定子单元23、下轴承部24、后述的转子铁芯32以及后述的多个磁铁33容 纳于由机壳21和盖部22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在机壳21的下表面的中央设有用于保持下 轴承部24的凹部211。在盖部22的中央设有用于保持上轴承部25的圆孔221。[0040]定子单元23作为与驱动电流相应地产生磁通的电枢而工作。定子单元23具有定 子铁芯231、绝缘件232、线圈233以及树脂体234。[0041]图3为定子铁芯231的俯视图。定子铁芯231例如由在轴向(沿中心轴线9的方 向。下同)层叠多张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如图3所示,定子铁芯231具有圆 环状的铁芯背部41、从铁芯背部41朝向径向(与中心轴线9垂直的方向。下同)内侧突出 的多个齿42。[0042]多个齿42分别大致等间隔地排列在周向。各齿42呈大致四棱柱状地沿径向延伸。 也就是说,各齿42的与径向垂直的截面呈大致四边形。铁芯背部41将多个齿42的径向外 侧的端部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铁芯背部41固定于机壳21的侧壁的内周面。[0043]绝缘件232为介于齿42与线圈233之间的树脂制部件。绝缘件232安装于多个 齿42中的各个齿。各齿42的表面被绝缘件232局部覆盖。线圈233由卷绕于绝缘件232 的周围的导线构成。[0044]树脂体234通过插入成型而形成于各齿42的周围。树脂体234覆盖除齿4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以外的齿42、绝缘件232以及线圈233。并且,树脂体234还介于齿42与绝 缘件232以及线圈233间的间隙。[0045]接下来对定子单元23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0046]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承部25为将旋转部3侧的轴31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机构。分 别使用通过球体使外圈和内圈相对旋转的球轴承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 承部25。但是,也可使用滑动轴承或流体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来代替球轴承。[0047]下轴承部24的外圈241固定于机壳21的凹部211。并且,上轴承部25的外圈251 固定于盖部22的圆孔221的边缘。而下轴承部24以及上轴承部25的内圈242、252固定 于轴31。由此,轴31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机壳21以及盖部22旋转。[0048]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转子铁芯32以及多个磁铁33。[0049]轴31为沿中心轴线9上下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轴31被上述下轴承部24 以及上轴承部25支撑着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并且,轴31具有突出至比盖部22靠上 方的位置的头部311。头部311通过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与汽车的转向装置等连接。[0050]转子铁芯32以及多个磁铁33配置于定子单元23的径向内侧,且与轴31共同旋 转。转子铁芯32为固定于轴31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多个磁铁33例如通过粘结剂而固 定于转子铁芯32的外周面。各磁铁33的径向外侧的面成为与齿4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对 置的磁极面。多个磁铁33以N极的磁极面与S极的磁极面交替排列的方式在周向等间隔 排列。[0051]另外,也可使用在周向交替磁化出N极与S极的一个圆环状的磁铁来代替多个磁 铁33。[0052]在这样的电动机I中,向静止部2的线圈233提供驱动电流时,在定子铁芯231的 多个齿42产生径向的磁通。并且,通过齿42与磁铁33间的磁通的作用而产生周向的转矩。 其结果是,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0053]2-2.定子单元的更详细的结构[0054]接下来,对上述定子单元23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0055](I)定子铁芯[0056]图4为将定子铁芯231展开后的,所谓直列式铁芯4的局部立体图。本实施方式 的定子铁芯231通过将图4的直列式铁芯4弯曲成环状而得到。如图4所示,定子铁芯231 的铁芯背部41被分为分别与多个齿42对应的多个副铁芯40。并且,多个副铁芯40通过具 有挠性的连接部43而呈带状连续。在定子单元23的制造时,使这样的直列式铁芯4的连 接部43弯曲而使相互相邻的副铁芯40的端面44相接触。由此,形成环状的铁芯背部41。[0057](2)绝缘件[0058]图5为绝缘件232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绝缘件232具有上框部61、下框部62、 上连接部63、下连接部64以及端连接部65。[0059]上框部61具有一对上角套611、612。一对上角套611、612在齿42的上部分别覆 盖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并且,下框部62具有一对下角套621、622。一对下角套621、 622在齿42的下部分别覆盖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一对上角套611、612以及一对下角套 621,622从端连接部65朝向径向内侧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0060]在上角套611的下方而且是在下角套621的上方设有开口部661。并且,同样在上角套612的下方而且是在下角套622的上方设有开口部66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角套 611、612与下角套621、622之间未配置除绝缘件232以外的部位。由此,能够确保较宽的开 口部661、662。将绝缘件232安装于齿42时,开口部661、662沿齿42的周向的端面延展。[0061]一对上角套611、612通过上连接部63而在周向相连。上连接部63的轴向厚度比 一对上角套611、612各自的轴向厚度薄。并且,上连接部6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一对 上角套611、61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在后述的制造工序中,在成型 树脂体234时,能够使融化的树脂通过上连接部63的上表面侧、下表面侧以及径向内侧的 间隙而流动。[0062]一对下角套621、622通过下连接部64而在周向相连。下连接部64的轴向厚度比 一对下角套621、622各自的轴向厚度薄。并且,下连接部6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一对 下角套621、62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在后述的制造工序中,在成型 树脂体234时,能够使融化的树脂通过下连接部64的上表面侧、下表面侧以及径向内侧的 间隙而流动。[0063]上连接部63通过将一对上角套611、612连接起来而提高了一对上角套611、612 的刚性。并且,下连接部64通过将一对下角套621、622连接起来而提高了一对下角套621、 622的刚性。若上角套611、612以及下角套621、622的刚性提高,则绝缘件232相对于齿 42的安装和线圈233相对于绝缘件232的安装的作业变得更加容易。并且,能够抑制由于 注塑成型时的注塑压力而导致的上角套611、612以及下角套621、622的变形。因此,能够 容易地使融化的树脂沿上角套611、612以及下角套621、622流动。其结果是,树脂体234 的形状不容易产生偏差。[0064]端连接部65将一对上角套611、612以及一对下角套621、62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 连起来。也就是说,绝缘件232为连续的一体部件。将绝缘件232安装于定子铁芯231时, 端连接部65与铁芯背部41的上表面以及内周面局部接触。[0065]图6为上框部61的局部俯视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上角套611、612的径向 内侧的端部设有锥形部613。也就是说,上角套611、612的周向外侧或者轴向外侧的面随着 从径向内端部朝向径向外侧而以向远离齿42的方向延展的方式倾斜。并且,如图5所示, 在下角套621、622也设有同样的锥形部623。在后述的制造工序中,利用这些锥形部613、 623能够容易地将上角套611、612以及下角套621、622插入线圈233的内侧。[0066](3)树脂体[0067]图7为从图2中的A-A位置观察到的齿42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图8为将图7的剖 视图的齿42的上端部附近放大表示的图。图9为从图2中的B-B位置观察到的齿42附近 的纵向剖视图。并且,图10为从图2中的C-C位置观察到的齿42附近的横向剖视图。如 图7 图10所示,齿42、绝缘件232以及线圈233被树脂体234模塑。[0068]树脂体234具有形成在比线圈233靠内侧的位置的内侧树脂部71以及形成在比 线圈233靠外侧的位置的外侧树脂部72。内侧树脂部71介于齿42与线圈233之间、以及 齿42与绝缘件232之间。外侧树脂部72覆盖线圈233的周向外侧以及轴向外侧。[0069]如图7以及图8所示,内侧树脂部71包括上表面树脂部711、下表面树脂部712以 及一对侧面树脂部713、714。上表面树脂部711形成于一对上角套611、612之间。并且,上 表面树脂部711与齿42的上表面和构成线圈233的导线51两者接触。下表面树脂部712形成于一对下角套621、622之间。并且,下表面树脂部712与齿42的下表面和构成线圈 233的导线51两者接触。[0070]侧面树脂部713形成于上角套611和下角套621之间的开口部661。并且,侧面树 脂部714形成于上角套612与下角套622之间的开口部662。侧面树脂部713、714与齿42 的周向的侧面和构成线圈233的导线51两者接触。[0071]向导线51提供驱动电流时,线圈233发热。但是,在该电动机I中,以填埋齿42 与线圈233间的空隙的方式形成有内侧树脂部71。因此,线圈233产生的热借助内侧树脂 部71而高效地向齿42传导。传导至齿42的热经由铁芯背部41以及机壳21而向电动机 I的外部散发。由此,电动机I被冷却。[0072]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角套611、612与下角套621、622之间的整个空间形 成有开口部661、662。并且,在该开口部661、662形成有侧面树脂部713、714。由此,能够 进一步确保较宽的从导线51至齿42的导热路径。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电动机I的散热。[0073]并且,如图8所示,内侧树脂部71不仅介于齿42与线圈233之间,还介于齿42与 上角套611、612之间。并且,内侧树脂部71也同样介于齿42与下角套621、622之间。由 此,能够进一步确保较宽的从内侧树脂部71至齿42的导热路径。因此,能够更加促进电动 机I的散热。[0074]并且,线圈233不仅与内侧树脂部71接触,也与外侧树脂部72接触。因此,线圈 233产生的热的一部分传导至外侧树脂部72。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外侧树脂部72通过 位于线圈233的径向内侧的连续树脂部73而与内侧树脂部71相连。因此,传导至外侧树 脂部72的热的一部分通过连续树脂部73而向内侧树脂部71传导,从而经由定子铁芯231 以及机壳21向电动机I的外部散发。[0075]另外,通过连续树脂部73能够防止线圈233的径向内端部或者外端部的卷绕混 乱、腐蚀以及破损。并且,内侧树脂部71与外侧树脂部72通过连续树脂部73而连续。因 此,能够一次成型树脂体234。[0076]并且,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体234还与定子铁芯231的铁芯背部41 接触。由此,传导至外侧树脂部72的热的另一部分不经由内侧树脂部71而是直接向铁芯 背部41传导。如此一来,在该电动机I中,准备了多条从线圈233借助树脂体234朝向定 子铁芯231的导热路径。由此,能够进一步促进电动机I的散热。[0077]优选树脂体234使用导热率高的树脂。一般来说,热固性树脂的导热率比热塑性 树脂的导热率高。因此,优选树脂体234由热固性树脂制成。若将热固性树脂用于树脂体 234,则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热从导线51向定子铁芯231传导。[0078]线圈233在后述的制造工序的步骤S2中,在周向或者轴向被压缩。其结果是,如 图10所示,导线51的截面至少局部呈大致六边形。线圈233内的导线51的间隙若缩小, 则导线51间的导热性提高。这样的话,导线51中不与树脂体234直接接触的部分所产生 的热也高效地向内侧树脂部71以及外侧树脂部72传导。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电动机I 的散热。并且,导线51的间隙若缩小,则能够增加导线51的卷绕数。也就是说,能够提高 线圈233的占积率。[0079]在相同大小的电动机I中,若线圈233的占积率提高,则电动机I的功率提高。或 者,在相同功率的电动机I中,若线圈233的占积率提高,则能够使电动机I小型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I中,能够将线圈233产生的热高效地向外部散发。也就是说,若采 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则能够得到一种小型、高功率且散热效率好的电动机。[0080]2-3.定子单元的制造顺序[0081]图11是示出上述电动机I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在以下参照图11对制 造电动机I的定子单元23的顺序进行说明。[0082]制造定子单元23时,首先准备线圈架(省略图示)。然后将导线51卷绕于线圈架 从而形成线圈233 (步骤SI)。例如可以使用刚性比绝缘件232高的金属制的工具作为线圈 架。[0083]接下来,至少局部压缩线圈233 (步骤S2)。例如,在周向或者轴向对卷绕于线圈架 的导线51施加压力。由此,使线圈233内的导线51的间隙缩小,从而提高线圈233的导热 率以及占积率。[0084]接下来,将线圈233安装于绝缘件232 (步骤S3)。在此,将形成为环状的线圈233 从线圈架取下,并将绝缘件232插入于该线圈233的内侧。由此,绝缘件232保持线圈233。[0085]并将保持了线圈233的绝缘件232安装于齿42 (步骤S4)。图12为示出将绝缘件 232安装于齿42时的情况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将绝缘件232安 装于展开状态的直列式铁芯4的多个齿42。[0086]绝缘件232被从径向内侧、即齿42的末端侧进行安装。本实施方式的齿42的径 向内侧的端部不沿周向延展。也就是说,齿4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周向宽度与齿42的其 他部分的周向宽度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将齿42容易地插入于线圈233以及绝缘件232的 内侧。[0087]之后,将直列式铁芯41弯曲成环状(步骤S5)。具体地说,通过使直列式铁芯4的 连接部43弯曲而使多个副铁芯40的端面44相接触。由此,能够得到环状的定子铁芯231。[0088]最后,通过插入成型而形成树脂体234(步骤S6)。在此,首先将包括定子铁芯231、 绝缘件232以及线圈233的组件配置于由一对模具形成的空腔中。然后,使熔融树脂流入 模具的该空腔中。熔融树脂充填在齿42与线圈233之间以及线圈233的外侧并硬化。由 此,具有内侧树脂部71、外侧树脂部72以及连续树脂部73的树脂体234被成型。[0089]3.变形例[009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 方式。[0091]图13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绝缘件232B的局部立体图。在图13的例子中,在下角 套622B的与齿对置的面设有凹凸。也就是说,在下框部622B的表面设有与齿接触的接触 区域624B和比接触区域624B凹陷的凹区域625B。在另一下角套621B和一对上框部也设 有同样的凹凸。如此一来,能够将齿的表面与凹区域625B维持在相分离的状态。因此,在 树脂体成型时,能够通过凹区域625B而使融化的树脂流动。其结果是,能够以侧面树脂部、 上表面树脂部或者下表面树脂部通过凹领域625B而相连的方式成型树脂体。[0092]图14为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动机的齿42C附近的横向剖视图。在图14的例子 中,在齿42C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设有沿周向延展的凸缘部421C。并且,在图14的例子中,铁 芯背部41C与齿42C为分体部件。并且,齿42C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被固定于铁芯背部41C。 并且,齿42C、绝缘件232C以及线圈233C被树脂体234C模塑。[0093]在图14的结构中,在将齿42C固定于铁芯背部41C之前,将绝缘件232C和预先成 型好的线圈233C从径向外侧安装于齿42C。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利用线圈架压 缩线圈233C,从而提高线圈233C的导热率以及占积率。[0094]在图14的结构中,将绝缘件232C的端连接部配置在上框部以及下框部的径向外 侧即可。例如,将绝缘件232C中与齿42C的凸缘部421C接触的部分作为端连接部即可。并 且,在图14的结构中,以在上框部以及下框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设置与图6 —样的锥形部 为宜。具有锥形部的话,则线圈233C相对于绝缘件232C的安装变得更加容易。[0095]图14的定子单元也能够大概按照图11的顺序进行制造。但是,在步骤S4中,将 线圈233C以及绝缘件232C从径向外侧安装于齿42C。并且,在步骤S4之后,追加将齿42C 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固定于铁芯背部的工序。[0096]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定子铁芯可以是通过将直列式铁芯4弯曲成环状而形成, 也可以是通过将多个段组合起来而形成环状的铁芯背部。并且,定子铁芯也可具有没有接 缝的环状的铁芯背部。[0097]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绝缘件的开口部也可设在整个上框部与下框部之间,也可 局部设置在上框部与下框部之间的一部分。例如,绝缘件也可在上框部与下框部之间具有 加强用的肋。[0098]并且,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连续树脂部既可配置于线圈的径向内侧,也可配置于 线圈的径向外侧。并且,也可在线圈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双方都设置连续树脂部。[0099]线圈的相对于绝缘件的安装可在将绝缘件安装于齿之前或之后进行。例如,也可 在将绝缘件安装于齿之后,将线圈安装于绝缘件。[0100]并且,齿的周向宽度也可在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收缩。也就是说,齿的径向内端部 的周向宽度也可比齿的其他部分的周向宽度小。[0101]并且,铁芯背部的外周面在俯视时既可呈圆形,也可呈多边形。[0102]此外,各部件的细节部位的形状也可与本申请的各图示中所示的形状不同。[0103]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可以适当进 行组合。[0104]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电动机。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包括静止部与旋转部,所述静止部具有多个齿,所述多个齿相对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沿径向延伸,且所述多个齿的与径向垂直的截面为四边形;绝缘件,其局部覆盖所述齿的表面;以及线圈,其由卷绕于所述绝缘件的导线构成,所述旋转部配置在所述齿、所述绝缘件以及所述线圈三者的径向内侧,且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能够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绝缘件具有上框部,其在所述齿的上部覆盖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下框部,其在所述齿的下部覆盖沿径向延伸的一对角部;以及开口部,其在所述上框部的下方而且是在所述下框部的上方,沿所述齿的周向的侧面延展,所述静止部还具有树脂体,所述树脂体包括内侧树脂部,其介于所述齿与所述线圈之间以及所述齿与所述绝缘件之间;外侧树脂部,其覆盖所述线圈的周向外侧以及轴向外侧;以及连续树脂部,其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或者所述线圈的径向内侧,所述内侧树脂部与所述外侧树脂部通过所述连续树脂部而连续,所述内侧树脂部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齿的周向的侧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所述上框部具有沿径向延伸的一对上角套,所述下框部具有沿径向延伸的一对下角套,所述绝缘件具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在周向将所述一对上角套连接起来,所述下连接部在周向将所述一对下角套连接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所述绝缘件具有将所述上框部以及所述下框部的径向外侧或者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的端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所述绝缘件具有将所述上框部以及所述下框部的径向外侧或者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的端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所述内侧树脂部具有侧面树脂部,其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上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上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以及下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下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具有接触区域,其与所述齿接触;以及凹区域,其比所述接触区域凹陷,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上表面树脂部,或者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下表面树脂部通过所述凹区域而连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所述内侧树脂部具有侧面树脂部,其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上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上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以及下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下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具有接触区域,其与所述齿接触;以及凹区域,其比所述接触区域凹陷,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上表面树脂部,或者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下表面树脂部通过所述凹区域而连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所述内侧树脂部具有侧面树脂部,其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上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上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以及下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下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具有接触区域,其与所述齿接触;以及凹区域,其比所述接触区域凹陷,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上表面树脂部,或者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下表面树脂部通过所述凹区域而连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所述内侧树脂部具有侧面树脂部,其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上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上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以及下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下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具有接触区域,其与所述齿接触;以及凹区域,其比所述接触区域凹陷,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上表面树脂部,或者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下表面树脂部通过所述凹区域而连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所述树脂体由热固性树脂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所述齿的径向内端部的周向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齿的其他部分的周向宽度,所述静止部具有将所述多个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相连的环状的铁芯背部,所述树脂体与所述铁芯背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在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锥形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所述内侧树脂部具有侧面树脂部,其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上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上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以及下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下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具有接触区域,其与所述齿接触;以及凹区域,其比所述接触区域凹陷,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上表面树脂部,或者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下表面树脂部通过所述凹区域而连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所述齿在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沿周向延展的凸缘部,所述静止部还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所述铁芯背部为与所述齿分体的部件,所述多个齿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固定于所述铁芯背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机,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在径向外侧的端部具有锥形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机,所述内侧树脂部具有侧面树脂部,其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上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上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以及下表面树脂部,其与所述齿的下表面和所述导线两者接触,所述上框部或者所述下框部具有接触区域,其与所述齿接触;以及凹区域,其比所述接触区域凹陷,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上表面树脂部,或者所述侧面树脂部与所述下表面树脂部通过所述凹区域而连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静止部具有包括内侧树脂部和外侧树脂部的树脂体。内侧树脂部介于齿与线圈之间以及齿与绝缘件之间。外侧树脂部覆盖线圈的周向外侧以及轴向外侧。并且,内侧树脂部与外侧树脂部通过配置于线圈的径向外侧或者线圈的径向内侧的连续树脂部而连续。并且,绝缘件具有沿齿的周向的侧面延展的开口部。内侧树脂部在该开口部与齿的周向的侧面和导线两者接触。线圈产生的热借助树脂体而向齿传导。由于能够确保较宽的从线圈至齿的导热路径,因此能够促进电动机的散热。
文档编号H02K9/22GK202840706SQ20122048003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内谷良裕, 田中祐司, 横川知佳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