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的锁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500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逆变器的锁固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固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的锁固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为石油,借由燃烧石油产生所需的动力或电能,例如汽车或燃油式发电机(厂),然而,石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与废气除了会造成空气品质恶化外,更会使全球温室效应恶化。此外,根据全世界石油生产统计,石油产量将于十年内达到高峰,尔后产量将逐年降低,这不仅意味着油价(包括电价)将不再便宜,也可能导致真正石油危机的到来,间接引发全球经济风暴。有鉴于此,将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有效且经济地转换为一般民生供电或机械动力,已成为先进科技国家兼顾环保与发电的重要产业发展政策。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废料能等再生能源中,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由于具环保、易于安装、商品化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家计画性的辅助推动,已成为先进国家发展分散式电源系统的主要选择。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包含至少一太阳能面板、至少一逆变器及接地系统,其中逆变器,例如微(micro)逆变器,用以将太阳能面板所接收的太阳光能进行转换,并将转换后的电能提供给负载或储能装置,至于接地系统,例如接地线,则与逆变器及地面相导接,用以将逆变器泄漏的电流或是静电等导入地下,借此保障逆变器的用电安全。一般而言,现有逆变器及接地线的固定方式为逆变器独立使用一固定元件,例如螺丝,以锁固于设置位置,而接地线亦必须独立使用另一固定元件,例如螺丝,以锁固于设置位置,借此与逆变器导接,而上述的固定步骤是利用人力来达成,由此可知,由于必须借由人力来完成两次以上的拴锁步骤,才能分别将逆变器及接地线锁固于设置位置,因此两次以上的拴锁步骤实耗费较多的时间及人力成本,此缺点在太阳能发电系统包含多个逆变器,而需锁固多个逆变器并锁固多次接地线时尤其明显。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解决现有缺失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是将卡合装置的第二端预先固定于壳体上,使卡合装置具有类似弹片结构的功能,借此便可利用固定元件先卡合接地线于逆变器的壳体上,再仅借由第一固定元件来同步锁固逆变器及接地线,故相较于现有技术便可减省许多的时间及人力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包含接地线;逆变器,包含壳体,壳体包含第一壳体孔洞;第一固定元件;以及卡合装置,设置于壳体上,且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卡合部,第二端预先固定于壳体上,第一端具有第一设置孔洞。当接地线由第一端与壳体之间置入而位于卡合部及壳体间,卡合部将接地线卡合于该壳体上,第一固定元件穿设第一壳体孔洞及第一设置孔洞,以锁固第一端于该壳体上而使卡合部固定接地线于该壳体上,并同步锁固逆变器于机架上。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端、该第二端及该卡合部是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由该卡合部的底部的相对两侧所延伸而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含为U形结构的一凹陷部,该凹陷部于该壳体的下方所凸出形成,且该凹陷部的一外侧壁部分与该机架相抵顶。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卡合部容置于该凹陷部内,并将该接地线卡合固定于该凹陷部的一内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该卡合部容置于该凹陷部内时,于该第一端、该卡合部及该凹陷部的该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使该接地线由该第一端与该壳体之间置入时,经由该容置空间而位于该卡合部及该内侧壁间。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容置空间的大小对应于该接地线的线径大小。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由该卡合部的顶部的相对两侧所延伸而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卡合部包含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对应地由该卡合部的一顶部的两相对侧相互向下平行延伸。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侧板包含至少一第一^^合槽,该第二侧板包含与第一卡合槽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卡合槽,该第一卡合槽与该第二卡合槽的大小与该接地线的线径宽度相对应,以容置至少部分该接地线。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端还包含一第二设置孔洞,该壳体包含与该第二设置孔洞对应的一第二壳体孔洞。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第二固定元件,该第二固定元件穿设该第二设置孔洞以及该第二壳体孔洞,使该第二端预先固定于该壳体上。在本实用新型中,仅需利用人力来锁固第一固定元件于第一设置孔洞及第一壳体孔洞,便可同步锁固接地线及逆变器,是以无须如现有需借由人力来完成两次的拴锁步骤,能够减省许多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锁固组件设置于一机架上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接地线、壳体及卡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卡合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固设于机架上的锁固组件的另一变化例。图5为图4所示的接地线、壳体及卡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卡合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锁固组件10 :逆变器[0030]100 :本体装置101 :壳体102:凹陷部102a :外壁102b:内侧壁IOla :第一壳体孔洞IOlb :第二壳体孔洞11 :卡合装置110:第一端IlOa:第一设置孔洞111 :第二端Illa:第二设置孔洞112:卡合部112a:第一侧板112b:第二侧板112c:第一^^合槽112d:第二卡合槽12 :接地线13 :第一固定元件14 :第二固定元件9 :机架A :第一部分B :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包含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锁固组件设置于一机架上的截面示意图,图2则为图1所示的接地线、壳体及卡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该锁固组件I可锁固于一机架9上,且包含一逆变器10、一卡合装置11、一接地线12及一第一固定元件13。其中逆变器10可为但不限于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并可设置于例如一太阳能面板的背后,更可为一微(micro)逆变器,该逆变器10包含一本体装置100及一壳体101,其中本体装置100内至少包含一电路板(未图示),以提供逆变器10的主要运作功能,壳体101覆盖于该本体装置100上并与该本体装置100相组装,且包含一第一壳体孔洞101a。于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1整体的长度大于该本体装置100的长度,因此壳体101有凸出于该本体装置100的一第一部分A以及覆盖于本体装置100上的一第二部分B,而第一壳体孔洞IOla即设置于壳体101凸出于该本体装置100的位置上,亦即第一部分A上。[0056]卡合装置11设置于壳体101上,且可为但不限于由一导电金属材质所构成,更包含一第一端110、一第二端111及连接于第一端110及第二端111之间的 ^合部112。第二端111预先固定于该壳体101上,例如于第二部分B上,且可为但不限于于工厂中即先以机械化的方式将第二端111预先固定于壳体101上。第一端110设置于壳体101上,例如于第一部分A上,且因第二端111已预先固定于壳体101上,因此第一端110可类似于弹片结构的作动方式,亦即可受一外力而于壳体101上上下移动,以与壳体101分离,借此当第一端110受外力而于壳体101上向上移动时,接地线12可于该第一端110与壳体101之间置入至位于卡合部112及壳体101间,此外,第一端110更包含一第一设置孔洞110a,与第一壳体孔洞IOla相对应设置。至于卡合部112则可于接地线12位于卡合部112及壳体101间时,将接地线12卡合固定于壳体101上。第一固定元件13可为但不限于一螺丝,其可借由螺转方式而穿设第一设置孔洞IlOa及第一壳体孔洞101a,更穿设机架9的一孔洞(未图示),借此将第一端110锁固于壳体101上而让卡合部112可固定接地线12于壳体101上,并同步将逆变器10锁固于机架9上。接地线12则与地面连接(未图示),且经由与卡合装置11的卡合部112卡合连接而将逆变器10可能泄漏的电流或是静电等导入地面,借此保障逆变器10的用电安全。且于一些实施例中,接地线12的规格可为欧规或是美规,但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3,其为图2所示的卡合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端110、第二端111及卡合部112可一体成型,且第一端110及第二端111由卡合部112的底部的相对两侧所延伸而出。此外,于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112包含一第一侧板112a及第二侧板112b,该第一侧板112a及第二侧板112b由卡合部112的顶部的相对两侧相互向下平行延伸,且第一侧板112a邻近底部处具有至少一第一卡合槽112c,第二侧板112b邻近底部处亦具有至少一第二卡合槽112d,该第二卡合槽112d与第一卡合槽112c相对应设置,且该第一卡合槽112c及第二卡合槽112d的大小与接地线12的线径大小相对应,因此当接地线12位于卡合部112及壳体101间时,第一卡合槽112c及第二卡合槽112d可容置卡合至少部分的接地线12,例如图1所示,容置整个接地线12,使卡合部112可借由第一卡合槽112c及第二卡合槽112d而将接地线12卡合于壳体101上。此外,于其它实施例中,为了使卡合部112可卡合固定各种不同规格的接地线12,该第一侧板112a及第二侧板112b可各自具有多个第一^^合槽112c及第二卡合槽112d,例如图3所示的两个,且多个第一^^合槽112c彼此间的大小对应不同规格的接地线12而有所不同,而对应多个第一卡合槽112c的大小不同,多个第二卡合槽112d彼此间的大小亦为不同,因此不同规格的接地线12便可选择容置于对应的第一卡合槽112c及第二卡合槽112d内。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111更具有一第二设置孔洞111a,且壳体101于第二部分B上亦具有与第二设置孔洞Illa相对应的第二壳体孔洞101b,更甚者,锁固组件I更具有一第二固定元件14,例如一螺丝,因此于工厂中时,即可先以机械化的方式预先将该第二固定元件14以螺转方式穿设第二设置孔洞Illa及第二壳体孔洞101b,使第二端111可预先固定于该壳体101上。当然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元件14亦可以铆合方式穿设第二设置孔洞Illa及第二壳体孔洞101b,使第二端111预先固定于该壳体101上。[0062]请参阅图4及图5,其中图4为图1所示的固设于机架上的锁固组件的另一变化例,图5则为图4所示的接地线、壳体及卡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锁固组件I相似于图1所示的锁固组件1,故以相同标号代表结构与功能相似,而不再赘述。唯相较于图1所示的锁固组件1,图4所示的锁固组件I的逆变器10的壳体101更具有为U型结构的一凹陷部102,设置于壳体101的第二部分B上,且由壳体101的下方所凸出形成,因此当逆变器10欲锁固于机架9上时,该凹陷部102的一外侧壁102a可部分与机架9相抵顶,借此提供限位的功能。请参阅图6,并配合图4及图5,其中图6为图5所示的卡合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6所示,对应于本实施例的壳体101具有一凹陷部102,本实施例的卡合装置11的第一端110及第二端111亦非如图1所示的是由卡合部112的底部的相对两侧所延伸而出,而是改为由卡合部112的顶部的相对两侧所延伸而出,因此当第一端110及第二端111固设于壳体101上时,卡合部112可容置于该凹陷部102内,借此减少卡合装置11于壳体101上所占的空间。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当接地线12由第一端110与壳体101之间置入时,是改为容置于凹陷部102内,并借由卡合部112而卡合固定于凹陷部102的一内侧壁102b 上。于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102的大小大于卡合部112的大小,因此当卡合部112设置于凹陷部102内时,第一端110、卡合部112及凹陷部102的内侧壁102b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03,且该容置空间103的大小实际上等于或大于该接地线12的线径大小,换言之,即可供接地线12通过,因此当接地线12由第一端110与壳体101之间置入时,即先容置于容置空间103内,再经由容置空间103而位于卡合部112及内侧壁102b间,以部分容置于第一卡合槽112c以及第二卡合槽112d中(如图4所示)或完全容置于第一卡合槽112c以及第二卡合槽112d中(未图示),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因需使卡合部112与壳体101之间的距离皆大于接地线12的线径宽度,以容置接地线12,而需使用过度的外力来使第一端110由壳体101上向上大幅移动,进而造成卡合装置11损坏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是将卡合装置的第二端预先固定于壳体上,使卡合装置可具有类似弹片结构的功能,借此卡合装置可先将接地线卡合于壳体上,如此一来,仅需利用人力来锁固第一固定元件于第一设置孔洞及第一壳体孔洞,便可同步锁固接地线及逆变器,是以无须如现有需借由人力来完成两次的拴锁步骤,才能分别将逆变器及接地线锁固于设置位置,因此在以人力的方式固定逆变器及接地线上,本实用新型实减省许多的时间及人力成本。故本实用新型极具产业价值,遂依法提出申请。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所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接地线;一逆变器,包含一壳体,该壳体包含一第一壳体孔洞;一第一固定兀件;以及^合装置,设置于该壳体上,且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连接于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之间的一卡合部,该第二端预先固定于该壳体上,该第一端具有一第一设置孔洞,当该接地线由该第一端与该壳体之间置入而位于该卡合部及该壳体间,该卡合部将该接地线卡合于该壳体上,该第一固定兀件穿设该第一壳体孔洞及该第一设置孔洞,以锁固该第一端于该壳体上而使该卡合部固定该接地线于该壳体上,并同步锁固该逆变器于一机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该第二端及该卡合部是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由该卡合部的底部的相对两侧所延伸而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为U形结构的一凹陷部,该凹陷部于该壳体的下方所凸出形成,且该凹陷部的一外侧壁部分与该机架相抵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容置于该凹陷部内, 并将该接地线卡合固定于该凹陷部的一内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5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当该卡合部容置于该凹陷部内时,于该第一端、该卡合部及该凹陷部的该内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使该接地线由该第一端与该壳体之间置入时,经由该容置空间而位于该卡合部及该内侧壁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的大小对应于该接地线的线径大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由该卡合部的顶部的相对两侧所延伸而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包含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对应地由该卡合部的一顶部的两相对侧相互向下平行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包含至少一第一卡合槽,该第二侧板包含与第一卡合槽相对应的至少一第二卡合槽,该第一卡合槽与该第二卡合槽的大小与该接地线的线径宽度相对应,以容置至少部分该接地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还包含一第二设置孔洞,该壳体包含与该第二设置孔洞对应的一第二壳体孔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固定元件, 该第二固定元件穿设该第二设置孔洞以及该第二壳体孔洞,使该第二端预先固定于该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锁固组件,包含接地线;逆变器,包含壳体,壳体包含第一壳体孔洞;第一固定元件;以及卡合装置,设置于壳体上,且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的卡合部,第二端预先固定壳体上,第一端具有第一设置孔洞。当接地线由第一端与该壳体之间置入而位于卡合部及该壳体间,卡合部将接地线卡合于壳体上,第一固定元件穿设第一壳体孔洞及第一设置孔洞,以锁固第一端于壳体上而使卡合部固定接地线于壳体上,并同步锁固逆变器于一机架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减省时间及人力成本。
文档编号H02M7/42GK202856647SQ2012205513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李圣华, 陈柏宏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