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上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557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上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柜附属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上连接板。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柜,广泛适用于变电站、发电厂、工矿企业等,是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v的配电系统作为动力,照明及配电的电能转换及控制之用,具有分断能力强,动热稳定性好,电气方案引灵活,组合方便,系列性、实用性强,结构新颖等特点,现有的低压配电柜柜体包括由折弯机弯折成型的侧板、背板,焊接为以整体后,再进行整体喷涂防腐处理,运送较为不便,且安装方式不够灵活,现提供一种拼装式的配电柜,现有的配电柜内的后上连接板不能满足拼装式配电柜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拼装式配电柜、易于安装各种配电柜的附属配件且对拼装式配电柜起到固定支撑作用的后上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后上连接板,包括板体、设置在所述板体左右两端的左折边和右折边、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端的上折边和设置在所述板体下端的下折边,所述左折边、右折边、上折边和下折边均折向同一方向,且均与所述板体相互垂直,所述下折边的边缘设置有折向下方且与所述下折边相互垂直的第一折边,所述左折边和所述右折边上设置有间距和相对位置相同的连接孔,所述上折边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折边上设置有等距间隔的连接孔。进一步,所述左折边、右·折边和下折边的深度相同,所述上折边的深度大于其他三个折边。进一步,所述第一折边的边角呈45°角。进一步,所述第一折边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等距间隔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适用于拼装式配电柜、易于安装各种配电柜的附属配件且对拼装式配电柜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体2、左折边3、右折边4、上折边5、下折边6、第一折边7、连接孔8、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板体1、设置在所述板体I左右两端的左折边2和右折边3、设置在所述板体I上端的上折边4和设置在所述板体I下端的下折边5,所述左折边2、右折边3、上折边4和下折边5均折向同一方向,且均与所述板体I相互垂直,所述下折边5的边缘设置有折向下方且与所述下折边5相互垂直的第一折边6,所述左折边2和所述右折边3上设置有间距和相对位置相同的连接孔7,所述上折边4上设置有固定孔8,所述左折边2、右折边3和下折边5的深度相同,所述上折边4的深度大于其他三个折边,所述第一折边6的边角呈45°角,所述第一折边6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等距间隔的连接孔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后上连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设置在所述板体左右两端的左折边和右折边、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端的上折边和设置在所述板体下端的下折边,所述左折边、右折边、上折边和下折边均折向同一方向,且均与所述板体相互垂直,所述下折边的边缘设置有折向下方且与所述下折边相互垂直的第一折边,所述左折边和所述右折边上设置有间距和相对位置相同的连接孔,所述上折边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折边上设置有等距间隔的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上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边、右折边和下折边的深度相同,所述上折边的深度大于其他三个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上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的边角呈45°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上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等距间隔的连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后上连接板,包括板体、设置在所述板体左右两端的左折边和右折边、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端的上折边和设置在所述板体下端的下折边,所述左折边、右折边、上折边和下折边均折向同一方向,且均与所述板体相互垂直,所述下折边的边缘设置有折向下方且与所述下折边相互垂直的第一折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适用于拼装式配电柜、易于安装各种配电柜的附属配件且对拼装式配电柜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文档编号H02B1/30GK203166338SQ2013200279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
发明者懂羽 申请人:天津朗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