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751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推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动推杆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推杆。
背景技术
[0002]电动推杆是一种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的电力驱动装置。电动推杆主要由电机、蜗轮、丝杆、螺母和外壳构成,电机通过蜗轮与丝杆连接,丝杆上套装有螺母,螺母与丝杆上的螺纹配合连接,螺母与内套管的后端连接,而蜗轮安装在外壳内,推力轴承和拉力轴承分别安装在蜗轮两侧的轴颈处,且推力轴承和拉力轴承分别由蜗轮两侧的外壳及端盖进行轴向定位,当电机工作后,通过蜗轮和两只轴承支承带动丝杆旋转,丝杆通过与其配合的螺母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螺母则带动内套管前后移动,从而使连接在内管套前部的接头也前后运动。由于推力轴承和拉力轴承均由蜗轮以及外壳进行轴向定位,尤其是在推力作用时,丝杆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外力作用,外力先通过轴承传递到连接盖上,再由连接盖传递到蜗轮上,进而造成蜗轮的磨损大,直接降低了蜗轮的使用寿命。再者,连接盖与丝杆连接处需要通过固定装置将连接盖定位,现有的一般通过销或者铆接将其定位,加工复杂,可操作性低下,而且效果不佳。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连接盖通过第一轴承定位,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部通过由卡环和与卡环相配合的卡环定位圈组成的固定装置固定在丝杆上,操作简单;而且固定装置还能承受轴向力,从而降低蜗轮损耗。[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0005]一种电动推杆,包括电机、蜗轮、丝杆、内管、连接盖、外壳以及螺母,所述电机通过蜗杆连接在蜗轮上,所述蜗轮安装在外壳内,所述蜗轮与丝杆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螺母嵌套在丝杆上且与内套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盖通过第一轴承定位,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丝杆上。[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环和与卡环相配合的卡环定位圈。[0007]优选地,所述卡环包括卡环本体,在卡环本体上设有嵌入到丝杆上的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为开口,所述卡 环与通槽开口相对的一侧形成一个平面壁。[0008]优选地,所述卡环定位圈中间设有嵌套在丝杆上的通孔,所述卡环定位圈的端部延伸一个与卡环上的平面壁相配合的突起。[0009]优选地,所述外壳与蜗轮通过拉力轴承、推力轴承进行定位,所述拉力轴承嵌套在蜗轮的下端,且所述拉力轴承与外壳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推力轴承嵌套在蜗轮的上端,且所述推力轴承与外壳的上端面连接,所述推力轴承还通过轴承固定圈进行定位。[0010]优选地,所述轴承固定圈套装在推力轴承上,且轴承固定圈的与推力轴承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与外壳上端的内表面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圈上表面与连接盖相连。[0011]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盖通过第一轴承定位,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部通过由卡环和与卡环相配合的卡环定位圈组成的固定装置固定在丝杆上,安装时,将卡环嵌套在丝杆上并与第一轴承贴合,再将卡环定位圈旋入丝杆中,卡环定位圈的突起刚好卡住卡环的平面壁,两者配合紧密,使得第一轴承也不容易松动且操作简单,更是卡环和卡环定位圈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蜗轮带动丝杆做负载拉力运行时,丝杆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外力作用,这时丝杆的外力主要作用在卡环和卡环定位圈上,再通过卡环传递到第一轴承,由第一轴承传递到连接盖和前端盖上,这样蜗轮基本不受外力的作用,不至对蜗轮造成损耗;同样地,所述蜗轮的下端通过嵌套在蜗轮下端的拉力轴承并与外壳的下端面连接,所述蜗轮的上端通过嵌套在蜗轮上端的推力轴承,且所述推力轴承还嵌套轴承固定圈并与外壳上端相连;在蜗轮带动丝杆做负载推力运行时,丝杆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外力作用,外力先通过第一轴承传递到连接盖和卡环以及卡环定位圈上,再由连接盖传递到外壳和轴承固定圈上,接着又由轴承固定圈传递到推力轴承上,最后由推力轴承传递到蜗轮,外力通过传递过程中的分散以及推力轴承来承受外力保护蜗轮,最后到达蜗轮的外力大大减小,将蜗轮在外力作用下轴向的损耗降到最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推杆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环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环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外壳,3-蜗轮,4-推力轴承,5-拉力轴承,6-轴承固定圈,7-卡环,71-卡环本体,72-通槽,73-平面壁,8-卡环定位圈,81-通孔,82-突起,9-第一轴承,10-连接盖,11-前端盖,12外管固定座,13-丝杆,14-内管,1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推杆,包括电机1、蜗轮3、丝杆13、内管14、连接盖10、外壳2以及螺母15,所述电机I通过蜗杆连接在蜗轮3上,所述蜗轮3安装在外壳2内,所述蜗轮3与丝杆13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螺母15嵌套在丝杆13上且与内套管14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盖10通过第一轴承9定位,所述第一轴承9的端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丝杆13上,所述内管14通过外管固定座12固定。[0018]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环7和与卡环7相配合的卡环定位圈8。[0019]如图2所示,所述卡环7包括卡环本体71,在卡环本体71上设有嵌入到丝杆13上的通槽72,所述通 槽72 —端为开口,所述卡环7与通槽开口相对的一侧形成一个平面壁73。[0020]如图3所示,所述卡环定位圈8中间设有嵌套在丝杆13上的通孔81,所述卡环定位圈8的端部延伸一个与卡环7上的平面壁73相配合的突起82。[0021]所述外壳2与蜗轮3通过拉力轴承5、推力轴承4进行定位,所述拉力轴承5嵌套在蜗轮3的下端,且所述拉力轴承5与外壳2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推力轴承4嵌套在蜗轮3的上端,且所述推力轴承4与外壳2的上端面连接,所述推力轴承4还通过轴承固定圈6进行定位。[0022]所述轴承固定圈6套装在推力轴承4上,且轴承固定圈6的与推力轴承4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与外壳2上端的内表面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圈6上表面与连接盖10相连。[0023]安装时,如图1所示,将卡环7嵌套在丝杆13上并与第一轴承9贴合,再将卡环定位圈8旋入丝杆13中,卡环定位圈8的突起82刚好卡住卡环7的平面壁73上,两者配合紧密,使得第一轴承9也不容易松动且操作简单,更是卡环7和卡环定位圈8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蜗轮3带动丝杆13做负载拉力运行时,丝杆13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外力作用,这时丝杆13的外力主要作用在卡环7和卡环定位圈8上,再通过卡环7传递到第一轴承9,由第一轴承9传递到连接盖10和前端盖11上,这样蜗轮3基本不受外力的作用,不至对蜗轮3造成损耗;同样地,所述蜗轮3的下端通过嵌套在蜗轮3下端的拉力轴承5并与外壳2的下端面连接,所述蜗轮3的上端通过嵌套在蜗轮3上端的推力轴承4,且所述推力轴承4还嵌套轴承固定圈6并与外壳2上端相连;在蜗轮3带动丝杆13做负载推力运行时,丝杆13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外力作用,外力先通过第一轴承9传递到连接盖10和卡环7以及卡环定位圈8上,再由连接盖10传递到外壳2和轴承固定圈6上,接着又由轴承固定圈6传递到推力轴承4上,最后由推力轴承4传递到蜗轮,外力通过传递过程中的分散以及推力轴承4来承受外力保护蜗轮3,最后到达蜗轮3的外力大大减小,将蜗轮3在外力作用下轴向的损耗降到最低。[0024]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 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推杆,包括电机(I)、蜗轮(3)、丝杆(13)、内管(14)、连接盖(10)、外壳(2)以及螺母(15 ),所述电机(I)通过蜗杆连接在蜗轮(3 )上,所述蜗轮(3 )安装在外壳(2 )内,所述蜗轮(3)与丝杆(13)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螺母(15)嵌套在丝杆(13)上且与内管(14)的一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10)通过第一轴承(9)定位,所述第一轴承(9)的端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丝杆(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环(7)和与卡环(7)相配合的卡环定位圈(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7)包括卡环本体(71),在卡环本体(71)上设有嵌入到丝杆(13)上的通槽(72),所述通槽(72)—端为开口,所述卡环(7)与通槽(72)开口相对的一侧形成一个平面壁(7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定位圈(8)中间设有嵌套在丝杆(13)上的通孔(81),所述卡环定位圈(8)的端部延伸一个与卡环(7)上的平面壁(73)相配合的突起(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与蜗轮(3)通过拉力轴承(5)、推力轴承(4)进行定位,所述拉力轴承(5)嵌套在蜗轮(3)的下端,且所述拉力轴承(5)与外壳(2)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推力轴承(4)嵌套在蜗轮(3)的上端,且所述推力轴承(4)与外壳(2)的上端面连接,所述推力轴承(4)还通过轴承固定圈(6)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固定圈(6)套装在推力轴承(4)上,且轴承固定圈(6)的与推力轴承(4)连接面相对的侧面与外壳(2)上端的内表面相连,所述轴承固定 圈(6 )上表面与连接盖(10 )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推杆,包括电机(1)、蜗轮(3)、丝杆(13)、内管(14)、连接盖(10)、外壳(2)以及螺母(15),所述连接盖(10)通过第一轴承(9)定位,所述第一轴承(9)的端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丝杆(13)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连接盖通过第一轴承定位,所述第一轴承的端部通过由卡环和与卡环相配合的卡环定位圈组成的固定装置固定在丝杆上,操作简单;而且固定装置还能承受轴向力,从而降低蜗轮损耗。
文档编号H02K7/06GK203104198SQ2013201138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陆小健, 胡仁昌, 张甲 申请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