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455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包括底架基础,底架基础在高速铁路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同侧的三个底架基础之间的连线与高速铁路平行,每个底架基础上均设有钢构架和套设在钢构架外部的提升架,钢构架高度高于提升架高度,位于高速铁路同侧的两个钢构架之间均设有一个叉梁,高速铁路两侧相对的两个钢构架之间均设有一根承力索,相邻两根承力索之间设有封顶护网,封顶护网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网撑。本实用新型施工时间短,施工成本较低,在相对恶劣条件下仍能很好地保护高速铁路,从而保证了跨越施工的安全。本实用新型除了应用于跨越高速铁路的施工,还可用于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电力线路的跨越施工作业,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送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送电线路施工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全面建设和投入运营,新建的送电线路工程跨越高速铁路施工不可避免。由于高速铁路行车速度快,发车密度大,而且高速铁路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设计,大大增加了跨越施工难度。目前行业内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也没有相关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作指引,尤其架线时需实现夜间跨越高速铁路接触网(高15-26m),为确保高速铁路和跨越施工安全,传统的跨越架线技术已不能满足新建线路的跨高铁施工要求。所以,开展跨越闻速铁路施工设备和装置的研究,确保闻速铁路和跨越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0003]送电线路工程跨越铁路、电力线、公路等障碍物,早期跨越方法是采用毛竹、杉木杆搭设的跨越架,发展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跨越架、金属结构跨越架;近年来,随着电力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无跨越架式、自立式跨越塔架的跨越施工方法。以下对现有技术详细介绍。
[0004]1、毛竹、杉木杆、钢管搭设的跨越架
[0005]采用毛竹、杉木杆、钢管在被跨越物的两侧搭设一排或多排架子,设置斜拉线或支撑杆,顶部采用尼龙绳或钢丝绳配合竹杆进行封网,以遮护被跨越物。钢管跨越架的高度不宜超过25m,木杆、毛竹跨越架搭设高度不宜过20m ;交叉跨越角不小于60° ;跨距不宜超过60mo
[0006]该种结构的跨越架搭设高度、跨越距离受限制;由于单根构件的抗弯和抗压能力均较小,跨越架整体强度与稳定性较差;架体的正侧面仍需要设置斜拉线,斜拉线打设区域往往成为限制条件。投入的搭设材料、人力较多,运输工作量大,花费时间比较长,整个跨越所需要的费用较大。
[0007]2、金属结构跨越架
[0008]在被跨越物两侧起立专门设计的金属结构架(钢、铝),架体的稳定依靠四侧斜拉线,在两侧架体之间架设封顶护网。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5 m;跨度不宜超过100 m;搭设场地平整,无大高差,满足斜拉线打设条件。
[0009]由于架体的稳定完全依赖四侧斜拉线,无论采用整体起立还是分解吊装,在架体组立过程中,存在倒杆的可能。由于斜拉线打设道数多,受地形条件限制大;金属结构跨越架比较笨重,其安装拆卸及运输不方便。
[0010]3、无跨越架式
[0011]以跨越档两端新建的铁塔为支撑体(或塔上设置辅助横梁作为支撑体),在支撑体间展放承载索,并进行封网以保护被跨越物。跨越档距不宜超过250 m ;跨越档两端铁塔呼称高有足够的裕度,即封顶护网装设之后,能够保证导线展放过程中不磨封顶护网。
[0012]该方式两端两基跨越塔必须要有足够的高度,在导线架线曲线模板模数已定的情况下,往往很难满足要求;跨越档距较大和交叉角较小的情况,使承力索、封顶护网受力激增,封网施工难度增加。封顶护网的宽度一般小于8.0m,当风偏较大时,不能有效地遮护被跨越物。
[0013]4、自立式跨越塔架
[0014]在跨越物两侧组立专门的跨越铁塔,根据跨距的大小和跨越线路的宽度设计铁塔高度和横担宽度;在两基跨越塔之间架设封顶护网,作为架线施工中导、地线的遮护体。
[0015]该方式需根据新建线路导线参数、被跨越物参数、现场情况等设计和加工专用铁塔,并按照跨越塔架的荷载和地质条件设计专用基础,施工成本投入大,经济性欠佳;跨越塔架基础为现场浇制,跨越施工总工期较长,同时还涉及青苗补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安全性高、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包括底架基础,底架基础在高速铁路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同侧的三个底架基础之间的连线与高速铁路平行,每个底架基础上均设有钢构架和套设在钢构架外部的提升架,钢构架高度高于提升架高度,位于高速铁路同侧的两个钢构架之间均设有一个叉梁,高速铁路两侧相对的两个钢构架之间均设有一根承力索,相邻两根承力索之间设有封顶护网,封顶护网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网撑。
[0018]所述闻速铁路两侧在底架基础周围设有若干个地铺,每个钢构架和提升架的上端分别通过四根斜拉线连接到地锚上,其中每个钢构架上连接的一根斜拉线上设有手扳葫芦。
[0019]所述钢构架包括与底架基础通过万向节铰接的底节、设置底节上的标准节和设在标准节上的顶节,标准节至少设有三节,顶节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并张紧承力索的第一定滑轮。
[0020]所述提升架包括上下两截,提升架下端与底架基础通过螺栓连接,提升架上设有带护栏的操作平台,提升架上端设有两个用于穿绕提升钢丝绳的第二定滑轮。
[0021]所述叉梁整体呈V型结构,叉梁两端分别与两个钢构架上端软连接,叉梁中部设有用于承受绳索和导地线的滚轴。
[0022]所述底架基础包括呈正方形的下固定架,下固定架上设有上固定架,上固定架中部设有万向节,上固定架上设有位于万向节四周的四个拉线挂板。
[0023]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架基础、提升架、钢构架、叉梁、承力索、封顶护网、端部网撑等部分组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采取在高铁两侧立钢构架的方法,缩短了承力索的长度,减少了承力索及配套工器具有受力;
[0025]2、底架基础不需要现场浇制,能够多次使用;
[0026]3、钢构架外设有提升架,实现了自提升功能、标准节设计、基础模块化,安装、拆除快捷,运输方便;
[0027]4、高速铁路的同一侧采用三根钢构架,相邻钢构架之间使用叉梁进行联接,保证了钢构架垂直受力,同时受力最小;
[0028]5、在三根承力索之间敷设封顶护网使遮护宽度达到15m,在发生较大风偏时仍能保护闻速铁路;
[0029]6、高强度、低伸长率的承力索,能承受较大重量的端部网撑,端部网撑能承受导线落下的重量和冲击力,避免落至高速铁路上。
[0030]本实用新型施工时间短,施工成本较低,在相对恶劣条件下仍能很好地保护高速铁路,从而保证了跨越施工的安全。本实用新型除了应用于跨越高速铁路的施工,还可用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电力线路的跨越施工作业,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钢构架和提升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图1中叉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图1中底架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包括底架基础I,底架基础I在高速铁路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同侧的三个底架基础I之间的连线与高速铁路平行,每个底架基础I上均设有钢构架2和套设在钢构架2外部的的提升架3,钢构架2高度高于提升架3高度,位于高速铁路同侧的两个钢构架2之间均设有一个叉梁4,高速铁路两侧相对的两个钢构架2之间均设有一根承力索5,相邻两根承力索5之间设有封顶护网6,封顶护网6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网撑7。
[0036]闻速铁路两侧在底架基础I周围设有若干个地铺8,每个钢构架2和提升架3的上端分别通过四根斜拉线9连接到地锚8上,其中每个钢构架2上连接的一根斜拉线9上设有手扳葫芦10,手扳葫芦10用于调节斜拉线9的张紧度,即便于调整钢构架2和提升架3的垂直度。
[0037]钢构架2包括与底架基础I通过万向节11铰接的底节12、设置底节12上的标准节13和设在标准节13上的顶节14,标准节13至少设有三节,顶节14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并张紧承力索5的第一定滑轮15。
[0038]提升架3包括上下两截,提升架3下端与底架基础I通过螺栓连接,提升架3上设有带护栏16的操作平台17,提升架3上端设有两个用于穿绕提升钢丝绳的第二定滑轮18。
[0039]叉梁4整体呈V型结构,叉梁4两端分别与两个钢构架2上端软连接,即叉梁4两端上部分别设有连接环23,叉梁4中部设有用于承受绳索和导地线的滚轴19,辊轴19可以设置一节或者多节。
[0040]底架基础I包括呈正方形的下固定架20,下固定架20上设有上固定架21,上固定架21中部设有万向节11,上固定架21上设有位于万向节11四周的四个拉线挂板22。下固定架20和上固定架21均由角钢和薄钢板焊接而成。
[0041]下面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造:
[0042]钢构架2由顶节14、底节12和多段标准节13组成,全高43m。顶节14为锥形,长2.0 m,顶部的斜拉线9环设置为“米”字型,可多方向设置钢构架2的斜拉线9 ;并设有一个叉梁4挂点,两个穿承力索5的滑轮。底节12亦为锥形,长2.0 m,底部为两块夹板,与底架基础I上的基础万向节11连接。标准节13的截面为700 X 700mm2,每个标准节13长
3.0m,重量约150kg,可拆分成两个“L”型框架,每个“L”型框架可互换;在储存和运输时可以使多个“L”型框架重叠放置,节省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运输费用。
[0043]钢构架2采取倒组装方式,用机动绞磨机进行提升,每提升一次,放入一节标准节13,直至达到预定高度。
[0044]提升架3截面为860 X 1000 mm2,全高9.0m,分成两节,每节4.5m,提升架3—侧预
留3.5m的开口,提升架3两侧配置带护栏16的操作平台17供标准节13安装人员使用,顶端设置两个第二定滑轮18用以穿提升钢丝绳。每根钢构架2配置一个提升架3,提升架3与底架基础I使用螺栓连接,套在钢构架2外部。
[0045]叉梁4是起到承受钢构架2至铁塔间导地线和绳索重量的作用,为倒梯形钢结构,高3.79 m、宽7.5 m;叉梁4上顶面呈45°角,当导地线落上后,可自动滑移到叉梁4中间;叉梁4中间承受绳索和导地线的部位安装滚轴19,以减少纵向摩擦力。每两根钢构架2间使用一个叉梁4,叉梁4与钢构架2软联接,并保持垂直受力,以达到每根钢构架2的受力较小。
[0046]底架基础I采用模块组合式设计,由角钢和薄钢板焊接成块状,再组装成整体;单件重量轻,组装方便快捷,不用现场浇筑,受地质影响较小且可重复使用,缩短了施工时间。解决了传统基础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每根钢构架2配置一个底架基础1,底架基础I与钢构架2采取万向节11铰接的方式,避免了跨越架主体底部承受较大弯矩的风险,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
[0047]承力索5主要承担牵引绳(导引绳)、导线落在封顶护网6上和封顶护网6自身的重量,承力索5选用高强度迪尼玛纤维制成的承力缆,规格为Φ 22 X 200m,破断力410kN,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受力后的低伸长率(50%的破断负荷下,其伸长率为1.25%),高绝缘和较低的单位长度重量及耐磨、耐腐蚀等特性。
[0048]承力索5通过钢构架2顶部的第一定滑轮15,锚固于预先设置的地锚8上;缩短了承力索5的长度,减小承力索5受力,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安全。
[0049]封顶护网6采用规格为20X8m的绝缘尼龙绳网,网格尺寸为1.0X1.0m,并排2张
使用,根据所需遮护长度确定封顶护网6的数量。
[0050]封顶护网6通过专用小滑车与承力索5相连,可以在承力索5上滑动,在钢构架2上利用拉网绳将其拉至被跨高速铁路上方,与承力索5构成护网系统,对被跨越的高速铁路提供有效保护。
[0051]封顶护网6的端部采用单片桁架式绝缘的端部网撑7,材料采用玻璃钢杆,额定负荷800kg,每副重量66kg ;其强度能满足至钢构架2之间导线落到护网上的冲击力,重量较轻、方便安装。端部网撑7布置完成后形成凹槽状,有效地限制了展放过程导引绳、牵引绳及导地线的风偏,提高施工安全。每处封顶护网6需要四个端部网撑7。
[0052]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0053]本实用新型在被跨越高速铁路两侧起立钢构架2做支撑,展放承力索5、敷设封顶护网6,在高速铁路上方形成保护网,架线施工的各级牵引绳及导线、地线的展放均在封顶护网6顶上进行。
[0054](I)地锚8开挖与埋设
[0055]根据施工设计确定各地锚8坑位置。每根承力索5每端设置一个地锚8,每根钢构架2设置四个用于布置斜拉线9的地锚8,对角同向的钢构架2的斜拉线9与提升架3的斜拉线9可以共用同一个地锚8,钢构架2上的斜拉线9设置好后,提升架3上的斜拉线9需放松。
[0056](2)底架基础I铺设
[0057]采用经纬仪根据线路中心、每极(相)导地线投影、高速铁路位置,钉出钢构架2位置。
[0058]将底架基础I模块组合成一个整体,铺设在安装钢构架2位置上。
[0059](3)提升架3组立
[0060]将两节提升架3组成一体,利用16t吊车吊装到基础上,拧紧螺栓;提升架3底部及顶部对角安装斜拉线9,利用经纬仪监测,使提升架3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0061](4)自升钢构架2起立
[0062]组装好两个“L”型框架成为一个3m的标准节13,将三个标准节13和一个顶节14连接一起组装成9m钢构架2,利用16t吊车吊装进入提升架3内,并在钢构架2的顶节14的顶部安装好四根斜拉线9,准备下一步进行提升,但不得使钢构架2顶部四角斜拉线9受力。
[0063]利用提升架3和提升装置提升一个标准节13距离,在提升架3内装入一个3m的标准节13,使标准节13上部与已组装完成段的底部相连接,标准节13间螺栓紧固完成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提升。
[0064]按上述步骤逐一提升、安装标准节13、底节12,直至钢构架2达到预定高度。
[0065]采用相同方法起立同侧另外两根钢构架2及对侧三根钢构架2。
[0066](5)安装斜拉线9
[0067]钢构架2顶部四根斜拉线9用5t工具U型环与对应地锚8连接,斜拉线9对地夹角不得大于45°,斜拉线9投影夹角90°。利用经纬仪监测,调整斜拉线9使钢构架2处于竖直状态,并使四周斜拉线9受力一致,放松提升架3斜拉线9。
[0068](6)叉梁4安装
[0069]将叉梁4在钢构架2下方组装成整体;在相邻两钢构架2顶部挂起吊滑车,将钢丝绳通过绞磨车、滑车,连到叉梁4端部,起动绞磨起吊叉梁4,到位后连至钢构架2顶节14的挂点处。
[0070]然后接着起吊、安装另一个叉梁4。
[0071](7)展放承力索5
[0072]将钢构架2编号1-6,同侧的三个钢构架2为1-3,另一侧的钢构架2为4_6,从小号侧展放一根Φ IOmm迪尼玛绳,汇过高速铁路,拉至大号侧并临时锚固。
[0073]在大号侧,将Φ IOmm迪尼玛绳循环绳与Φ 22mm承力索5绳采用SLX-13旋转连接器进行连接,在小号侧使用绞磨牵引Φ22_承力索5绳,承力索5绳带张力自被跨越高速铁路线路上方通过,牵引过程中对高铁线路保持6m以上距离。
[0074]先将承力索5锚固于小号侧地锚8上,在大号侧收紧承力索5,调整弧垂,然后锚固于地锚8上。
[0075](8)封顶护网6展放
[0076]挂网前,应在地面将封顶护网6连接;同时利用三台绞磨车分别吊住封顶护网6的两边和中间,一起吊至大号侧钢构架2的承力索5处,施工人员上到大号侧钢构架2的承力索5处,依次将封顶护网6小滑车滑轮侧挂于承力索5上,并将预先锚于大号侧的拉网绳和预紧绳解开,分别接于封顶护网6端部。
[0077]全部挂完后在小号侧牵引拉网绳和预紧绳,大号侧应稍加张力,避免封顶护网6在展放过程中触及被跨高铁线路。
[0078]当封顶护网6拉到位后,收紧拉网绳并锚固,收紧承力索5弧垂,使封顶护网6距被跨线路约7m。
[0079]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材料、工艺方法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基础,底架基础在高速铁路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同侧的三个底架基础之间的连线与高速铁路平行,每个底架基础上均设有钢构架和套设在钢构架外部的提升架,钢构架高度高于提升架高度,位于高速铁路同侧的两个钢构架之间均设有一个叉梁,高速铁路两侧相对的两个钢构架之间均设有一根承力索,相邻两根承力索之间设有封顶护网,封顶护网的两端分别设有端部网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铁路两侧在底架基础周围设有若干个地锚,每个钢构架和提升架的上端分别通过四根斜拉线连接到地锚上,其中每个钢构架上连接的一根斜拉线上设有手扳葫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架包括与底架基础通过万向节铰接的底节、设置底节上的标准节和设在标准节上的顶节,标准节至少设有三节,顶节上端设有用于连接并张紧承力索的第一定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包括上下两截,提升架下端与底架基础通过螺栓连接,提升架上设有带护栏的操作平台,提升架上端设有两个用于穿绕提升钢丝绳的第二定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梁整体呈V型结构,叉梁两端分别与两个钢构架上端软连接,叉梁中部设有用于承受绳索和导地线的滚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越高速铁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基础包括呈正方形的下固定架,下固定架上设有上固定架,上固定架中部设有万向节,上固定架上设有位于万向节四周的四个拉线挂板。
【文档编号】H02G1/02GK203377546SQ201320472589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刘万东, 吕超英, 王刚, 杨作强, 齐林, 肖贵成, 侯东红, 翟飞, 郝新建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