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763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及液晶模组,该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为液晶模组提供正常工作电压,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路、整流模块以及调节模块,电源管理芯片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反馈端;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反馈端与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液晶模组和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调节模块进行电压调节,并输出电压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对接收到电压信号进行升压或降压,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整流模块;整流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得到供液晶模组正常工作的电压并为液晶模组供电。
【专利说明】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及液晶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模组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模组的工作电压在25V左右。传统液晶模组的工作电压由3.3V/5V电源通过DC-DC电源转换电路转换成工作电压。传统的DC-DC电源转换电路仅能对3.3V/5V进行转换,从而使得整个电源转换电路的转换能力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旨在提高电源转换电路的转换能力。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该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为液晶模组提供正常工作电压,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路、整流模块以及调节模块,其中,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反馈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端与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液晶模组和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05]当输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调节模块进行电压调节,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对接收到电压信号进行升压或降压,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整流模块;整流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得到供液晶模组正常工作的电压并为所述液晶模组供电。
[0006]优选地,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电位器和分压单元,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位器的抽头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电位器除抽头端外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0007]优选地,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作为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公共连接端作为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出端。
[0008]优选地,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输出电压输出至所述整流单元,整流单元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将电压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过滤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液晶模组。
[0009]优选地,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阴极与所述滤波单元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
[0011]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包括G5111芯片和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输出端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该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该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为液晶模组提供正常工作电压,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路、整流模块以及调节模块,其中,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反馈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端与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液晶模组和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3]当输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调节模块进行电压调节,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对接收到电压信号进一步处理,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整流模块;整流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得到供液晶模组正常工作的电压并为所述液晶模组供电。
[0014]本实用新型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电路输出电压经整流模块整流后为液晶模组供电,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经调节模块反馈至电源管理芯片电路。当外部直流电压降低至3.3V飞V时,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降低。调整调节模块,使得调节模块反馈至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电压增大,进而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电路输出至整流模块的电压至增大,整流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输出为液晶模组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外部直流电源为3.3V到5V范围内,输出为液晶模组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提高了整个电源转换电路的转换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为液晶模组I提供正常工作电压,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整流模块3以及调节模块4,其中,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包括电源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反馈端;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VDD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反馈端与所述调节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模块3的输出端与液晶模组I和调节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当输入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调节模块4进行电压调节,并输出电压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反馈端;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反馈端对接收到电压信号进行升压或降压,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整流模块3 ;整流模块3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得到供液晶模组I正常工作的电压并为液晶模组I供电。
[0019]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优选为G5111芯片(下同),上述电源输入端对应G5111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下同),上述的输出端对应G5111芯片的关断控制端(下同),上述的反馈端对应G5111芯片的电压基准端(下同)。液晶模组I正常的工作电压约为25V左右,该液晶模组I的电源转换电路的启动电压(即输入至G5111芯片的电源端的电压值)为3.3V飞V。当启动电压为5V时,G5111芯片输出电压信号至整流模块3,整流模块3将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为液晶模组I正常工作所需的工作电压。当启动电压下降至
3.3V或3.3疒5V时,整流模块3输出为液晶模组I供电的电压降低。调整调节模块4,使得调节模块4输出至G5111芯片的电压基准端的电压值增大。G5111芯片接收电压信号并进行处理,输出电压信号至整流模块3,整流模块3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从而得到液晶模组I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并为液晶模组I供电。
[0020]本实用新型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VDD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输出电压经整流模块3整流后为液晶模组I供电,整流模块3输出的电压经调节模块4反馈至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当外部直流电压降低至3.3V?5V时,整流模块3输出的电压降低。调整调节模块4,使得调节模块4反馈至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电压增大,进而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输出至整流模块3的电压至增大,整流模块3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输出为液晶模组I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外部直流电源VDD为3.3V到5V范围内,输出为液晶模组I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提高了整个电源转换电路的转换能力。
[0021 ] 具体地,调节模块4包括电位器RW和分压单元41,分压单元41的输入端与电位器RW的抽头端连接,分压单元41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反馈端连接;电位器RW除抽头端外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0022]在本实施例中,当外部直流电源VDD降低至3V或3.3疒5V时,调节电位器RW,使得电位器RW抽头端的电压值增大,进而使得输出至G5111电压基准端的电压值增大。应当说明的是,液晶模组I正常工作时,G5111芯片的电压基准端的电压值约为1.25V。当外部直流电源VDD降低时,调节电位器RW,使得调节模块4输出至G5111电压基准端的电压值维持在1.25V左右,即能保证整流模块3输出至液晶模组I的电压值为液晶模组I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0023]具体地,分压单元41包括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l —端作为分压单元41的输入端,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l与第二电阻R2的公共连接端作为分压单元41的输出端。
[00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阻Rl及第二电阻R2对电位器RW的抽头端的电压进行分压。应当说明的是,本方案不对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进一步限定,具体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0025]具体地,整流模块3包括整流单元31和滤波单元32,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输出电压输出至整流单元31,整流单元31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滤波单元32,滤波单元32将电压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过滤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液晶模组I。
[0026]在本实施例中,应当说明的是,整流单元31可以设置呈多种方案,只要实现对G5111芯片关断控制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即可。同理,滤波单元32主要是用于将G5111芯片关断控制端输出电压的的高频信号进行过滤。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以下列举整流单元31与滤波单元32的优选实施例。
[0027]整流单元31包括二极管D,二极管D的阳极与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阴极与滤波单元32连接。
[0028]滤波单元32包括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第一电容Cl 一端与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的反馈端连接,第二电容C2 —端与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并联。
[0029]具体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包括G5111芯片和电感L,所述电感L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与输出端连接。
[0030]在本实施例中,由上述可知,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优选为G5111芯片(下同),上述电源输入端对应G5111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下同),上述的输出端对应G5111芯片的关断控制端(下同),上述的反馈端对应G5111芯片的电压基准端(下同)。电感L在电源管理芯片电路2中作为储能元件,其一端与G5111芯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G5111芯片的关断控制端连接。当输入G5111的外部直流电源VDD高于5V时,电感L进行储能。当输入G5111芯片的外部直流电源VDD低于5V时,电感L释放能量,为整个电源转换电路升压提供能量。G5111芯片作为电源管理芯片U1,使得该电源转换电路外围结构简洁,涉及的分立元件少,进而降低了整个电路的干扰,从而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003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该液晶模组包括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该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液晶模组采用了上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的技术方案,因此该液晶模组具有上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所有的有益效果。
[00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用于为液晶模组提供正常工作电压,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路、整流模块以及调节模块,其中,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输出端以及反馈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端与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液晶模组和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当输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所述调节模块进行电压调节,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对接收到电压信号进行升压或降压,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整流模块;整流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得到供液晶模组正常工作的电压并为所述液晶模组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包括电位器和分压单元,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位器的抽头端连接,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电位器除抽头端外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作为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公共连接端作为所述分压单元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输出电压输出至所述整流单元,整流单元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将电压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过滤并输出电压信号至所述液晶模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阴极与所述滤波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电路包括G5111芯片和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输出端连接。
8.一种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模组的电源转换电路。
【文档编号】H02M7/06GK203660906SQ20132058091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伍学员 申请人:湖南省华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