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792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三极管、电位器和电容。本实用新型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对蓄电池组进行脉动恒流充电,当蓄电池组两端电压达到第十电阻设定的预定值时,第一放大器输出高电平,第二放大器停止振荡并输出高电平,三极管截止,停止充电。
【专利说明】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体化电源中,直流电源、电力用交流不间断电源和电力用逆变电源都共享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因此直流电源的蓄电池组的充电电路是一体化电源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电路,现在大多数一体化电源中的充电电路的停充电压都是固定值,不能根据需要来调节停充时候蓄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种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三极管、电位器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稳压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稳压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被充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被充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对蓄电池组进行脉动恒流充电,当蓄电池组两端电压达到第十电阻设定的预定值时,第一放大器输出高电平,第二放大器停止振荡并输出高电平,三极管截止,停止充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2、第一放大器Al、第二放大器A2、三极管VT、电位器RP和电容C,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分别与稳压电源的正极、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一放大器Al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稳压电源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电容C的第一端、第十电阻RlO的第一端、电位器RP的第一端和被充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正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负极分别与第一放大器Al的输出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第一放大器Al的同相输入端与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第二放大器A2的反相输出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放大器A2的输出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容C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和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被充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电位器RP的第二端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0012]第一放大器Al与外围电路构成比较器,第二放大器A2与外围电路构成矩形波发生器。三极管VT与外围电路构成恒流源。蓄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时,其两端电压很低,第一放大器Al输出低电平,第二放大器A2振荡,输出矩形波,经三极管VT输出,对蓄电池组进行脉动恒流充电。当蓄电池组两端电压达到预定值时,第一放大器Al输出高电平,第二放大器A2停止振荡并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截止,停止充电。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为充电指示,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换为停充指示。调整第十电阻RlO用以设定停止充电时蓄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停充电压可调的自动停充的一体化电源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三极管、电位器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稳压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稳压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被充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被充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491748SQ20132058602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靖新宇 申请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