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496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包括机壳,机壳中间两侧分别设置左轴承和右轴承,机壳内设置定子,定子中间设置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轴、保持器和磁环;其中,轴水平方向依次穿过左轴承、保持器和右轴承,保持器外表面设置磁环,轴上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一减重槽,轴下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二减重槽,保持器中间垂直方向开设第三减重槽。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转子较重,效率较低、制造成本较高及高速运转性能较差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转子重量减轻、制造成本低、保持力矩提升及高速运转性能好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步进电机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步进电机内的定子是通过电线引出至壳体外,电线与定子上的线圈电连接,定子的中间部位设置转子,转子一般为实心结构,故现有技术中的步进电机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3](I)、转子较重,效率较低;
[0004](2)、制造成本较高
[0005](3)、步进电机转动惯量大,保持力矩小;
[0006](4)、高速运转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转子重量减轻、制造成本低、保持力矩提升及高速运转性能好的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包括机壳,机壳中间两侧分别设置左轴承和右轴承,机壳内设置定子,定子中间设置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轴、保持器和磁环;其中,轴水平方向依次穿过左轴承、保持器和右轴承,保持器外表面设置磁环,轴上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一减重槽,轴下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二减重槽,保持器中间垂直方向开设第三减重槽。
[0009]所述轴为4Crl3的不锈钢轴。
[0010]所述保持器为铝合金保持器。
[0011 ] 所述磁环为钕铁硼磁环。
[0012]所述保持器外表面与磁环为粘接。
[0013]所述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宽度为2?4cm,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深度为3?5cm。
[0014]所述轴上表面与第一减重槽下表面的距离为1cm。
[00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机壳中间两侧分别设置左轴承和右轴承,机壳内设置定子,定子中间设置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轴、保持器和磁环;其中,轴水平方向依次穿过左轴承、保持器和右轴承,保持器外表面设置磁环,轴上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一减重槽,轴下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二减重槽,保持器中间垂直方向开设第三减重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转子重量减轻、制造成本低、保持力矩提升及高速运转性能好等特点。
[0017]2、本实用新型中保持器为铝合金保持器,能减轻转子重量,提高效率。
[0018]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宽度为2?4cm,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深度为3~5cm,能使保持器的重量达到约1.0g,使整个转子的重量得到了减轻,使电机的保持力矩比传统的电机保持力矩提升了 10%以上,电机的牵出频率和牵入频率得到了提升,从而使电机的力矩特性提升了 10%以上,步进电机的转子的转动惯量越小,其启动的速度快,高速运转时的性能就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的整体结构不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子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
[0022]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包括机壳,机壳中间两侧分别设置左轴承和右轴承,机壳内设置定子,定子中间设置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轴、保持器和磁环;其中,轴水平方向依次穿过左轴承、保持器和右轴承,保持器外表面设置磁环,轴上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一减重槽,轴下侧的保持器上开设第二减重槽,保持器中间垂直方向开设第三减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为4Crl3的不锈钢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为铝合金保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为钕铁硼磁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外表面与磁环为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宽度为2?4cm,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和第三减重槽的深度为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转子的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上表面与第一减重槽下表面的距离为1cm。
【文档编号】H02K7/00GK203632453SQ20132082383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唐蒙 申请人:深圳市正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