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616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保留了原防跳继电器的跳闸保持功能,以防止保护或控制回路接点拉弧烧毁接点,新增的防跳继电器不再由原防跳继电器电流回路启动,而是改由合闸回路启动,只要K15、ZJ同时动作时就启动TBJ,切断F-C开关合闸回路,达到防跳及可靠跳闸的目的。控制回路改进后,即使开关合闸节点一直闭合,当有跳闸指令时,也能使开关可靠跳闸,彻底解决了以往FC开关控制回路容易出现开关跳闸拒动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效果优良,设备运行可靠,在电力企业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机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0002]高压真空接触器与高压熔断器做为发电厂控制和保护6kV高压电动机的主要开关设备,目前在国内应用十分广泛,高压真空接触器与高压熔断器组合成F-C回路,成为具有综合保护特性的高压真空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F-C回路在控制和保护电动机上有其独特的优势,能更有效的保护负载。因此接触器控制和保护回路的可靠性对F-C开关回路来说尤显重要。
[0003]目前的FC开关设计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FC开关跳闸拒动,烧毁开关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6kV FC开关控制回路,该回路彻底解决了以往接触器控制回路存在的开关跳闸拒动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备明显的优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包括:
[0007]第一支路:发光二极管HG、跳闸位置继电器KTP线圈、开关辅助接AH2与合闸继电器K15线圈依次串联连接,远方合闸接点DCS HZ并接在发光二极管HG和跳闸位置继电器KTP线圈的串联支路两端。
[0008]第二支路: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一与合闸保持继电器K16线圈串联连接。
[0009]第三支路: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二、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与防跳继电器TBJ的常开触点的并联回路、防跳继电器TBJ线圈依次串联连接;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二同时与防跳继电器TBJ常闭触点一、防跳继电器TBJ常闭触点二、开关的五防闭锁接点LXW依次串联后接入FC开关合闸回路。
[0010]第四支路:防跳继电器KLT.A的常开触点、KPL.T的常闭触点、防跳继电器KLT.A线圈依次串联后与发光二极管HR和合闸位置继电器KCP线圈的串联支路并联,并联后接入FC开关的跳闸线圈,远方跳闸接点DCS TZ与防跳继电器KLT.A的常开触点并联。
[0011]第五支路: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线圈串联。
[0012]合闸保持继电器K16的常闭触点一端接在所述第一支路的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继电器K15之间、另一端接在所述第二支路的合闸继电器K15常开触点一与合闸保持继电器K16之间。
[0013]所述五个支路依次并联连接。
[0014]所述防跳继电器TBJ选择能切断较大感性负载电流的大功率继电器。
[0015]所述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选用延时动作式电磁中间继电器,将继电器动作时间控制在80ms-90ms。
[0016]合闸时,DCS指令启动合闸继电器K15,K15启动后由合闸保持继电器K16做短时保持,以保证合闸指令足够时间长,保证FC开关可靠合闸,当开关可靠合闸后由防跳继电器TBJ的两付串联接点切断合闸回路,将合闸指令断开,保证了开关收到跳闸指令时不会因为开关合闸接点因各种原因不能断开而不能跳闸,两付TBJ串联接点保证了 TBJ切断合闸回路时拉弧最小,保护了 TBJ接点。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实用新型在控制回路中保留原防跳继电器的跳闸保持功能,以防止保护或控制回路接点拉弧烧毁接点,新增的防跳继电器不再由原防跳继电器电流回路启动,而是改由合闸回路启动,只要K15、ZJ同时动作时就启动TBJ,切断F-C开关合闸回路,达到防跳及可靠跳闸的目的。
[0019]控制回路改进后,即使开关合闸节点一直闭合,当有跳闸指令时,也能使开关可靠跳闸,彻底解决了以往FC开关控制回路容易出现开关跳闸拒动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效果优良,设备运行可靠,在电力企业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包括:
[0023]第一支路:发光二极管HG、跳闸位置继电器KTP线圈、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继电器K15线圈依次串联连接,远方合闸接点DCS HZ并接在发光二极管HG和跳闸位置继电器KTP线圈的串联支路两端。
[0024]远方合闸接点DCS HZ根据机组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发出的合闸指令动作。
[0025]第二支路: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一与合闸保持继电器K16线圈串联连接。
[0026]第三支路: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二、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与防跳继电器TBJ的常开触点的并联回路、防跳继电器TBJ线圈依次串联连接;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二同时与防跳继电器TBJ常闭触点一、防跳继电器TBJ常闭触点二、开关的五防闭锁接点LXW依次串联后接入FC开关合闸回路。
[0027]第四支路:防跳继电器KLT.A的常开触点、KPL.T的常闭触点、防跳继电器KLT.A线圈依次串联后与发光二极管HR和合闸位置继电器KCP线圈的串联支路并联,并联后接入FC开关的跳闸线圈,远方跳闸接点DCS TZ与防跳继电器KLT.A的常开触点并联。
[0028]远方跳闸接点DCS TZ根据机组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发出的跳闸指令动作。
[0029]第五支路: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线圈串联。
[0030]合闸保持继电器K16的常闭触点一端接在所述第一支路的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继电器K15之间、另一端接在所述第二支路的合闸继电器K15常开触点一与合闸保持继电器K16之间。
[0031 ] 上述五个支路依次并联连接后接入供电电源。[0032]控制回路各元件说明如下:
[0033]HG:发光二极管,为红灯,灯亮时表明开关在分闸位置;KIP:跳闸位置继电器,动作时表明开关在分闸位置;Κ15:合闸继电器,用以扩展DCS合闸指令;K16:合闸保持继电器,使开关可以获得足够长的合闸时间以确保开关合闸成功;KLT.A:原防跳继电器,改造后仅起到保持跳闸回路,使开关可靠跳闸的作用,不再起防跳作用;HR:发光二极管,为红灯,灯亮时表明开关在合闸位置;KCP:合闸位置继电器,动作时表明开关在合闸位置;ZJ: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用以获得比开关辅助接点慢80ms的开关合闸位置信号;TBJ:防跳继电器,起到防止开关跳跃,切断合闸回路电弧的作用;DCS HZ:远方合闸指令;DCS TZ:远方跳闸接点;H2:开关辅助接点;
[0034]FC开关内部元件说明如下:
[0035]K2S:开关内部跳闸继电器;K2E:跳闸线圈,用以产生跳闸电磁力;KM:合闸线圈,用以产生合闸电磁力;KIE:开关手车内部合闸继电器;H1:开关辅助接点;LXW:五防闭锁接点;XK1:开关主熔断器熔断接点;
[0036]合闸时,DCS指令启动合闸继电器K15,K15启动后由合闸保持继电器K16做短时保持,以保证合闸指令足够时间长,保证FC开关可靠合闸,当开关可靠合闸后由防跳继电器TBJ的两付串联接点切断合闸回路,将合闸指令断开,保证了开关收到跳闸指令时不会因为开关合闸接点因各种原因不能断开而不能跳闸,两付TBJ串联接点保证了 TBJ切断合闸回路时拉弧最小,保护了 TBJ接点。
[0037]控制回路中保留原防跳继电器的跳闸保持功能,以防止保护或控制回路接点拉弧烧毁接点,新增的防跳继电器不再由原防跳继电器电流回路启动,而是改由合闸回路启动,只要K15、ZJ同时动作时就启动TBJ,切断F-C开关合闸回路,达到防跳及可靠跳闸的目的。
[0038]如图1所示,TBJ在每次开关合闸时均会动作切断合闸电流,故需选择能切断较大的感性负载电流的大功率继电器,并将其两付常闭接点串联增加其断弧能力。
[0039]使用ZJ重动H2接点再启动TBJ的作用是为了使开关合闸辅助继电器KIM获足够的通电时间,即在真空接触器合闸过程中辅助触点切换的时间差(常开变常闭点与常闭变常开点的时间差)。
[0040]ZJ继电器的动作时间要超过40ms才能可靠保证F-C开关的合闸,故ZJ应选用动作时间超过40ms的延时动作式电磁中间继电器。
[0041]在实际应用中,F-C开关合闸电磁阀的动作到位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开关工作一段时间后有时也会出现合闸失效问题,虽然ZJ使用时间继电器可解决该问题,但时间继电器动作并不可靠,且动作时间不能控制在ms级上,这与设备合在故障上时要求继电保护快速动作的要求又会发生冲突,故需寻找动作时间最好能在80ms-90ms范围内的ZJ继电器,例如ZJY-228型继电器,以可靠解决合闸与继电保护快速动作的矛盾。
[0042]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支路:发光二极管HG、跳闸位置继电器KTP线圈、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继电器Kl5线圈依次串联连接,远方合闸接点DCS HZ并接在发光二极管HG和跳闸位置继电器KTP线圈的串联支路两端; 第二支路: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一与合闸保持继电器K16线圈串联连接; 第三支路: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二、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的常开触点与防跳继电器TBJ的常开触点的并联回路、防跳继电器TBJ线圈依次串联连接;合闸继电器K15的常开触点二同时与防跳继电器TBJ常闭触点一、防跳继电器TBJ常闭触点二、开关的五防闭锁接点LXW依次串联后接入FC开关合闸回路; 第四支路:防跳继电器KLT.A的常开触点、KPL.T的常闭触点、防跳继电器KLT.A线圈依次串联后与发光二极管HR和合闸位置继电器KCP线圈的串联支路并联,并联后接入FC开关的跳闸线圈,远方跳闸接点DCS TZ与防跳继电器KLT.A的常开触点并联; 第五支路: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线圈串联; 合闸保持继电器K16的常闭触点一端接在所述第一支路的开关辅助接点H2与合闸继电器K15之间、另一端接在所述第二支路的合闸继电器K15常开触点一与合闸保持继电器K16之间; 所述五个支路依次并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其特征是,所述防跳继电器TBJ选择能切断较大感性负载电流的大功率继电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FC开关控制回路,其特征是,所述合闸位置重动继电器ZJ选用延时动作式电磁中间继电器,将继电器动作时间控制在80ms_90ms。
【文档编号】H02H7/22GK203660508SQ201320869619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邱永刚 申请人: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