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621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包括安装底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底座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用以承载光伏组件,所述导轨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所述光伏组件安装系统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衔接起来的连接件。如此设置,易于衔接且可以解决导轨长度不够的问题。
【专利说明】 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属于太阳能光伏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一体化常常应用于屋面,通常是将光伏组件直接铺设在屋顶上。这样一来,导轨的长度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果导轨设计的很长就会增加安装该导轨的难度,如果设计的很短又不能直接满足光伏组件的安装需求。因此,如何将较短的导轨根据不同的安装要求衔接成不同的长度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轨易于衔接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包括安装底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底座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用以承载光伏组件,所述导轨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所述光伏组件安装系统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衔接起来的连接件。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槽道以及第二槽道,所述第二导轨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三槽道以及第四槽道,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三槽道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槽道与所述第四槽道相互对齐,所述连接件包括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三槽道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二槽道与所述第四槽道内的第二连接件。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或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定位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的定位柱。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轨设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导轨设有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相配合以实现定位。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二槽道之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截面均为U形,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卡持在所述第一凹口内的第一限位块以及卡持在所述第二凹口内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卡持在所述第一凹口内的第三限位块以及卡持在所述第二凹口内的第四限位块。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导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齐的螺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实现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固定。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导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的螺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实现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固定。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轨的侧面设有狭槽,所述螺钉包括位于该狭槽内的螺帽。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第二导轨及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实现接地。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且所述连接件还设有一夹持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定位柱。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件将所述第一、第二导轨衔接起来,易于衔接,可以解决导轨长度不够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安装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第一、第二导轨进行衔接的局部立体图。
[0018]图3是图2中第一导轨与第一、第二连接件相配合时的立体图。
[0019]图4是图3中第一、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100,其包括安装底座I以及与所述安装底座I相配合的导轨2。所述安装底座I用以被固定于安装位置(例如屋面),所述导轨2用以承载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安装系统100还包括扣持在所述光伏组件3上的扣持件4。所述扣持件4与所述导轨2相配合以固定所述光伏组件3。
[002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组件3包括小型光伏组件31以及大型光伏组件32。其中,所述小型光伏组件31与所述大型光伏组件32的宽度相同,但是小型光伏组件31的长度大致只有大型光伏组件32的一半。
[0022]请参图1所示,所述安装底座I包括底板11、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的安装轨12以及连接所述底板11与所述安装轨12的支撑件13。所述底板11与所述安装轨12间隔设置。所述底板11呈平板状,以便于被固定在所述安装位置(例如屋面)上。在安装时,所述导轨2横向布置,所述导轨2垂直于所述安装轨12。如此设置,无论是小型光伏组件31还是大型光伏组件32均可以依照其宽度被承载在所述导轨2上。也就是说,相邻导轨2之间的间距对应于光伏组件3的宽度,导轨2的长度对应光伏组件3的长度,亦即所述导轨2与所述小型光伏组件31以及大型光伏组件32的长边平行设置,从而使得导轨2的规格更为统一,安装更为方便。
[0023]请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导轨2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导轨21以及第二导轨22。所述光伏组件安装系统100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导轨21与所述第二导轨22衔接起来的连接件5。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21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槽道211以及第二槽道212。所述第二导轨22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三槽道(未图示)以及第四槽道(未图示)。所述第一槽道211与所述第三槽道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槽道212与所述第四槽道相互对齐。[0025]所述连接件5包括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一槽道211与所述第三槽道内的第一连接件51、以及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二槽道212与所述第四槽道内的第二连接件52。所述第一连接件51及/或所述第二连接件52设有定位所述第一导轨21及所述第二导轨22的定位柱53。所述第一导轨21设有第一端面213,所述第二导轨22设有面向所述第一端面213的第二端面223。所述定位柱53与所述第一端面213及所述第二端面223配合以实现定位。所述定位柱5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1及/或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内侧,且所述定位柱53位于所述第一槽道211与所述第二槽道212之间。
[0026]所述第一连接件51及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截面均为U形,所述第一连接件51设有第一凹口 511,所述第二连接件52设有第二凹口 521,所述第一凹口 511与所述第二凹口521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21包括卡持在所述第一凹口 511内的第一限位块214以及卡持在所述第二凹口 521内的第二限位块(未图示)。所述第二导轨22包括卡持在所述第一凹口 511内的第三限位块224以及卡持在所述第二凹口 521内的第四限位块(未图示)。所述第一、第二限位块用以防止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51、52侧向脱离所述第一、第二导轨
21、22。
[0027]另外,所述第一连接件51设有第一连接孔(未图示)。所述第二连接件52设有第二连接孔(未图示)。所述第一导轨21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孔对齐的螺孔(未图示)。通过螺钉54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实现所述第一导轨2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51的固定。通过螺钉54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实现所述第一导轨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2的固定。当所述定位柱53对所述第一导轨21实现定位时,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刚好对齐,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刚好对齐,以便于组装。所述第二导轨22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51、52的固定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通过所述螺栓与螺母54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一、第二导轨21、22长度方向上的限位。所述第一、第二导轨21、22的侧面均设有狭槽23,所述螺钉54包括位于该狭槽23内的螺帽541,以节省空间。
[0028]所述第一、第二导轨21、22及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51、5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51、52将所述第一、第二导轨21、22衔接起来,能够实现良好的接地效果。
[00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所述连接件51也可以合成一个,此时所述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均呈中空式,并在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槽道(未图示),使得连接件51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的槽道中,并且所述连接件51同样设有夹持于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之间的定位柱,如此设置,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件51、52将所述第一、第二导轨21、22衔接起来,可以解决导轨2长度不够的问题。另外,也能实现接地回路的导通,使得整个导轨2上的光伏组件3实现接地回路接通。
[0031]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包括安装底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底座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用以承载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分隔设置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所述光伏组件安装系统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衔接起来的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槽道以及第二槽道,所述第二导轨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三槽道以及第四槽道,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三槽道相互对齐,所述第二槽道与所述第四槽道相互对齐,所述连接件包括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三槽道内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两端分别插入在所述第二槽道与所述第四槽道内的第二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或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定位所述第一导轨及所述第二导轨的定位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设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导轨设有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端面及所述第二端面相配合以实现定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槽道与所述第二槽道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截面均为U形,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卡持在所述第一凹口内的第一限位块以及卡持在所述第二凹口内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卡持在所述第一凹口内的第三限位块以及卡持在所述第二凹口内的第四限位块。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导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齐的螺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实现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固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导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的螺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螺孔实现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固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侧面设有狭槽,所述螺钉包括位于该狭槽内的螺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且所述连接件还设有一夹持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定位柱。
【文档编号】H02S20/23GK203722550SQ201320872549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尉元杰, 刘必权, 曹治鹏 申请人: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