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625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逆变单元外壳的逆变单元、围成风腔的风腔壳体和向风腔中送入空气的风机。逆变单元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在风腔壳体底面上的正投影不与风机重合,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风腔与进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逆变器利用风机向风腔中送入空气,再由风腔向逆变单元的逆变单元外壳中送入空气进行冷却,实现了冷却空气的集中供应。逆变单元中不再设置独立的小型风扇,缩小了逆变单元的体积,使得逆变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多个逆变单元之间、逆变单元与风腔壳体及风机之间彼此独立,维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的任一或多个部件进行维护,操作更加简便。
【专利说明】一种逆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0002]逆变器的设计趋向于小型化,要求其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这对逆变器中逆变单元的散热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0003]现有逆变器中普遍采用小型散热风扇对逆变单元中的散热片进行冷却,即在散热片上设置一个独立运行的小型散热风扇。逆变单元的整体尺寸因此受到影响,体积较大。在将多个逆变单元整合到同一机柜中时,数个独立运行的散热风扇占用了有限的柜内空间,不利于逆变器的小型化和紧凑化。在某一逆变单元中的散热风扇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需要对拆解逆变单元,才能对散热风扇进行维护,十分不便。
[0004]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便于维护的逆变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其结构更加紧凑,维护更加简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逆变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逆变单元外壳的逆变单元,逆变单元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进风口,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还包括围成风腔的风腔壳体和向风腔中送入空气的风机,风腔与进风口相连通,进风口在风腔底面上的正投影不与风机重合。
[0008]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风腔壳体的外形为长方体,风腔壳体的深度大于等于逆变单元的深度,风腔壳体的宽度为逆变单元的宽度的整数倍。
[0009]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风腔壳体的顶面设置有逆变单元安装位,多个逆变单元并排设置在逆变单元安装位上。
[0010]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逆变单元安装位上的密封板。
[0011]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风机设置在风腔壳体内部的底面上。
[0012]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风机中叶片的转动轴线垂直于风腔壳体的底面。
[0013]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风机通过风机水平安装板与风腔壳体相连接。
[0014]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风腔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板。
[0015]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逆变单元外壳的顶面和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筛孔。
[0016]优选的,在上述的逆变器中,风腔壳体中设置有多个风机。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逆变单元外壳的逆变单元、围成风腔的风腔壳体和向风腔中送入空气的风机。逆变单元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在风腔壳体底面上的正投影不与风机重合,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 ;风腔与进风口相连通。
[0018]与现有逆变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逆变器利用风机向风腔中送入空气,再由风腔向逆变单元的逆变单元外壳中送入空气进行冷却,实现了冷却空气的集中供应。由于逆变单元中不必再设置独立的小型风扇,缩小了逆变单元的体积,使得逆变器的结构更加紧凑。进风口在风腔壳体底面上的正投影不与风机重合,即风机与逆变单元进风口在立体空间中上下、前后错开设置,避开风机上方的紊流,为逆变单元提供均匀的风量。多个逆变单元之间、逆变单元与风腔壳体及风机之间彼此独立,维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的任一或多个部件进行维护,简化了维护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逆变器中风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逆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以上图1 — 3中:
[0024]逆变单元1、进风口 11、出风口 12、筛孔13、风腔壳体2、安装板21、风机3、风机水平安装板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其结构更加紧凑,维护更加简便。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考图1 一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包括至少一个逆变单元1、风腔壳体2和风机3。
[0028]其中,逆变单元I自身具有逆变单元外壳,其逆变单元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进风口 11,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 12。进风口 11在风腔壳体2底面上的正投影不与风机3相重合,如图2中所示。
[0029]风腔壳体2围成了风腔,风腔与进风口 11相连通。
[0030]风机3向风腔中送入空气。
[0031]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风机3向风腔中送入空气,再由风腔向逆变单元I提供空气,从而实现冷却空气的集中供应。因此逆变单元中不必再设置独立的小型风扇,从而缩小了逆变单元的体积,使得逆变器的结构更加紧凑。考虑到风机运行时,其上方容易产生紊流,将进风口 11与风机3在立体空间中上下、前后错开设置,以避开紊流,为逆变单元提供均匀的风量。同时,多个逆变单元之间、逆变单元与风腔壳体及风机之间彼此独立,维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的任一或多个部件进行维护,简化了维护工作。
[0032]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风腔壳体2为长方体外形的壳体结构,其深度等于逆变单元I的深度,其宽度为逆变单元I的宽度的整数倍。[0033]通过建立上述的尺寸关系,使逆变单元I与风腔壳体2能够整体地对接在一起,使得逆变器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
[0034]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风腔壳体2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逆变单元安装位,多个逆变单元I并排设置在逆变单元安装位上。
[0035]考虑到在特定条件下,风腔壳体2上并不满载逆变单元1,即风腔壳体2上所设置的逆变单元安装位的数量大于实际所需装配的逆变单元I的数量,由于缺少遮挡,风腔中的冷却空气从空闲的逆变单元安装位出泄露出来。为了避免冷却空气的外泄,保证冷却效果,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还包括密封板。
[0036]通过将密封板固定到风腔壳体2空闲的逆变单元安装位上,能够有效防止风腔中的冷却空气外泄。
[0037]为了进一步减小逆变器的体积,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风机3设置于风腔壳体2的内部。
[0038]同时,为了减小因风机3运转带来的震动,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设置风机3叶片的转动轴线方向垂直于风腔壳体2中的底面。
[003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利用风机水平安装板4连接风机3与风腔壳体2。
[0040]在需要对风机3进行维护时,只需松开水平安装板4与风腔壳体2之间的连接,即可将风机3取出,简化了维护操作。
[0041]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风腔壳体2的正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板21。在进行风机的维护时,仅需打开位于风腔壳体2的安装板21,即可进行取出风机、清理风腔等维护操作,实现了正面安装维护。
[0042]进一步的,如图3中所示,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逆变单元外壳的顶面和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筛孔。筛孔引导冷却空气从逆变单元中流过,对逆变单元内其他发热器件进行散热,保证逆变单元内部散热均衡,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0043]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中仅设置有一台风机3,为了避免因风机故障引起逆变器停机,也考虑到在不停机的条件下对风机3进行维护,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于风腔壳体2中设置多台风机3。
[0044]多台风机3之间互为备份,在某一风机3发生故障时,逆变器仍能够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所启动的风机3的数量来调节冷却空气的流量。
[0045]为了便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逆变器的维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风腔壳体2由多块可拆卸的平板固定组合而成。
[0046]作为优选,相邻的两块平板支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004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逆变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逆变单元外壳的逆变单元,所述逆变单元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进风口,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成风腔的风腔壳体和向所述风腔中送入空气的风机,所述风腔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在所述风腔底面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风机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壳体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风腔壳体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逆变单元的深度,所述风腔壳体的宽度为所述逆变单元的宽度的整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壳体的顶面设置有逆变单元安装位,多个所述逆变单元并排设置在所述逆变单元安装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逆变单元安装位上的密封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腔壳体内部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中叶片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风腔壳体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通过风机水平安装板与所述风腔壳体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板。
9.根据权利要求1一 8任一项中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单元外壳的顶面和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筛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壳体中设置有多个风机。
【文档编号】H02M7/00GK203722486SQ20132087381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许正祥, 万汝斌, 檀贵友, 谭均, 陶高周 申请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