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电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8828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双向电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电动机,包括线圈支架和电动机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两侧固定有动力轴,其通过动力轴匹配安装在电动机机盖中;所述线圈支架设有多个通槽,通槽以线圈支架中心环形分布;所述通槽内设有线芯,所述线芯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电动机机盖侧盖上设有磁铁与线芯紧贴,所述磁铁数量与线芯数量不一致,但是形状一致;磁铁磁力线与线芯方向平行。
【专利说明】双向电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电动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所见现有的交直流电动机上的转子或定子上面安装有永磁铁,永磁铁的对面是转子或是定子它们都设置有坑槽,在坑槽里嵌装有导线圈,线圈在通电工作时每个线圈里就能产生一对南北磁极,但是在工作中,只有一个磁极作功,而另一个磁极被转子中心轴的外圆铁变成了磁回路铁板和其它的异性磁极产生短路导致闭合消失或者是被定子的外围圆铁框变成了磁回路铁板同异性的磁极产生导致短路闭合消失。实质上传统的交直流永磁铁的电动机功率都被损失将近过半,由于另一向电磁极互相产生闭路损失功率,所以传统的交直流电动机只能是单向作功。
[0003]本 申请人:在在先专利中公开过一种往复直线运动与圆周运动转换发动机,并在文中披露一种圆盘型电动,该电机圆盘电动机包括磁铁、线圈和线芯,所述线圈缠绕在线芯上,线圈两端设有磁铁,线芯由间隔的金属片组成。
[0004]但是, 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发现,原有的电机存在几个问题,(I)采用以往的电动机的埋线芯方式笨重,因此电动机整体重量较重(2)采用金属片相互组成的线芯,会使得成本增加,电动机体积变大。(3)圆形线盘两端的磁铁为整体的磁铁,多个线芯通用无法发挥电动机的最大功率。
[0005]因此本 申请人:经过两年深入研究,旨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更科学的电动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电动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机功率浪费,电机容易发热的问题。
[0007]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电动机,包括线圈支架和电动机机盖,所述线圈支架两侧固定有动力轴,其通过动力轴匹配安装在电动机机盖的轴承中;
所述线圈支架设有多个通槽,通槽围绕线圈支架中心环形分布;
所述通槽内设有线芯,所述线芯上缠绕有线圈,
所述电动机机盖侧盖上设有线芯形状相对向的磁铁,所述磁铁数量与线芯数量不一致;磁铁上的磁力线与线芯方向平行。
[0008]本发明中,通过线圈支架,将采线圈均匀的埋藏和分布,并使得线圈在南北两极方向同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作功功率增强。较之前采用“埋坑”式的线芯设置方式比,采用带有通孔的线圈支架,使得电动机整体质量变轻,并且在线芯两侧设置磁铁,使得线圈能够更为精确的垂直切割磁感线,使得电动机功率更大。
[0009]以上所述电动机机盖安装在支撑脚上部;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支撑平台上。通过支撑脚,可以使得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使得其运行平稳。
[0010]以上所述线芯侧设有数码变频器,变频器使线圈能够定时变化电磁力方向,故使线圈上的双向电磁力总是要受到永磁力不断推动。
[0011]以上所述动力轴一侧设有旋转带动件。
[0012]以上所述线芯为一整体件,其形状呈“工”字形状,根据实验,采用整体件的线芯,可以更适合镶嵌在通槽中,使得其稳定性更强。
[0013]以上所述线芯为长条形状,其安放在通槽中,长条形的线芯可以使得线圈支架能够放置更多的线芯,从而使得电动机更强劲。
[0014]以上所述通槽数量为单数倍。
[0015]在先发明中,发明人叙述到:“现有的交直流电动机上的转子或定子上面安装有永磁铁,永磁铁的对面是转子或是定子它们都设置有坑槽,在坑槽里嵌装有导线圈,线圈在通电工作时每个线圈里就能产生一对南北磁极,但是在工作中,只有一个磁极作功,而另一个磁极被转子中心轴的外圆铁和其它的异性磁极产生短路导致闭合消失或者是被定子的外围圆铁框同异性的磁极产生导致短路闭合消失。实质上传统的交直流永磁铁的电动机功率都被损失将近过半,由于另一向电磁极互相产生闭路损失功率,所以传统的交直流电动机只能是单向作功。
[0016]因此,本发明人对现有的电动机进行改进,发明出原型的圆盘型电动机和其工作原理是:在一个电动机线圈里,设置有南北磁极,利用线圈双磁极面都能作功的原理,使得电动机里的磁力不存在短路闭合现象,减少电动机功率损失。即一个通电线圈里产生一对南北磁极,通过线圈垂直切割磁场线,使得线圈两磁极均受力做功,根据该原理设计出的电动机功率就要比传统电动机的功率要大很多。”
此外,本人通过实验得出,将磁铁叠加起来,检验磁力是否受到损失。假设:一个磁铁上是具有磁力五百高斯,如果将十个磁铁叠加起来,每个磁铁上都同样是具有五百高斯,应该是得到五千高斯才对,但结果不到一半。这个验证说明磁力是不能叠加,叠加是要受到损失,叠加越多,损失越多。说明上面所说的现有交直流电动机里的线圈所产生电磁力叠加同样是受到损失,因此每个线芯都是叠加故传统的交直流电动机功率是受到很大损失。。
[0017]因此根据上述的研究,以及本发明人对原有的圆盘型电动机进行研究,发现,原有的圆盘型电动机,采用的是原有的单纯的埋坑体技术,存在体积庞大的缺陷,并且采用共用的磁铁,使得线圈切割其磁力线时产生的力度不够。双向电动机线圈安装以线圈支架为中心环形分布在线圈支架的通槽上,然后将线圈支架固定在动力轴上,在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力,经过数码变频器使线圈能够定时变化电磁力方向,故使线圈上的双向电磁力总是要受到承磁力不断推动,从而带动动力轴转动。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线芯不需要绝缘片,这样做使得电机体积变小,成本更低。
[0019]2.本发明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磁回流铁板,使得电动机整体重量降低。
[0020]3.本发明中,采用带有通槽的线圈支架,较原有的圆盘埋线芯的方式相比,整体重量大大降低。
[0021]4.本发明中,采用与线芯双极面对向的磁铁的方式,使得线芯的电磁力受永磁力的推力大大增强。
[0022]5.本发明采用线圈支架埋藏线芯的方式,减少了电“涡流”的产生。
[0023]6.线芯之间没有连接结构,因此,不容易发热,寿命长。
[0024]7.现有的技术中,线圈是串联和叠加起来使用,而本申请的线圈均为独立使用,因此减少了涡流发热量,又减少了线圈磁力串和叠加损失,从中增加了作功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双向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线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零部件名称:
电动机机盖1、线圈支架2、通槽3、磁铁4、动力轴5、数码变频器6、旋转带动件7、支撑脚8,支撑平台9,线芯10,线圈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双向电动机: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中双向电动机,电动机机盖I和线圈支架2,线圈支架2两侧固定有动力轴5,线圈支架2通过动力轴5匹配安装在电动机机盖I的轴承中,本实施例中,线圈支架2设有6个通槽3,通槽3以线圈支架2中心环形分布,通槽3数量为单数,本实施例中,通槽3为7个。通槽3内镶嵌有“工”字形状的线芯10,且线芯10为梯形状;线芯10缠绕有线圈11,电动机机盖I侧盖上设有磁铁4,磁铁4数量与通槽3数量不一致,且形状一致,电动机机盖安装后与线芯10两边紧贴,线圈11的安装方向与线芯10的磁力线方向平行,电动机机盖I安装在支撑脚8上部,动力轴5 —侧设有旋转带动件7,旋转带动件7可以是皮带轮,或者是齿轮等带动件,支撑脚8和导电固定架6分别安装在支撑平台9上,在线芯10处设有数码变频器6。
[0028]本实施例中,双向电动机线圈安装以线圈支架2为中心环形分布在线圈支架2的通槽3上,然后将线圈支架2固定在动力轴5上,在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磁场力,经过数码变频器6使线圈能够定时变化电磁力方向,故使线圈上的双向电磁力总是要受到永磁力不断推动,从而带动动力轴5转动。
[0029]另外要说的是,本申请是在本 申请人: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大的改进,其体积较原有技术缩小30%以上,作功最大输出功率提高10%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电动机,包括线圈支架和电动机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两侧固定有动力轴,其通过动力轴匹配安装在电动机机盖的轴承中; 所述线圈支架设有多个通槽,通槽围绕线圈支架中心环形分布; 所述通槽内设有线芯,所述线芯上缠绕有线圈, 所述电动机机盖侧盖上设有线芯形状相对向的磁铁,所述磁铁数量与线芯数量不一致;磁铁上的磁力线与线芯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机盖安装在支撑脚上部;所述支撑脚设置在支撑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一侧设有旋转带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为一整体件,其形状呈“工”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为长条形状,安放在通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数量为单数倍。
【文档编号】H02K21/24GK104167894SQ20141044253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丁冠东, 莫春浩, 莫长成, 莫长健, 莫长创 申请人:莫春浩, 丁冠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