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7117阅读:8883来源:国知局
拐角线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拐角线槽,包括截面为U形的线槽,线槽包括端部相互垂直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通过台阶面过渡,台阶面为圆弧或斜角圆滑过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有效减少了线路转角处的磨损现象发生,提高了线路的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专利说明】
拐角线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角线槽,属于客车维修电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早期客车维修架的弯梁线槽与端墙横线槽采用的直接对接方式,对接处粘贴橡胶皮进行防护,配线通过拐角处时形成弧形并靠向线槽开口处,线槽盖安装时会挤压此处配线,易形成电气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护线材不受磨损的拐角线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拐角线槽,包括截面为U形的线槽,线槽包括端部相互垂直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通过台阶面过渡,台阶面为圆弧或斜角圆滑过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优选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槽壁顶部分别设有外翻的第一折角边和第二折角边,第二壳体的槽底沿其端面向外延伸出与第一壳体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台阶面,台阶面与第一壳体的一端端面垂直焊接,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处的槽壁沿第一壳体槽壁长度方向延伸出加强筋,加强筋的另一边与第一折角边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加强筋的斜拉侧边上设有外翻的第三折角边,第三折角边与第一折角边、第二折角边之间通过圆弧面平滑衔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U形转接卡托,U形转接卡托铆接在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的外端。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有效减少了线路转角处的磨损现象发生,提高了线路的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弯梁线槽1,拐角线槽2,U形转接卡托3,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第一折角边6,第二折角边7,台阶面8,加强筋9,第三折角边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提供的拐角线槽,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5的槽壁顶部分别设有外翻的第一折角边6和第二折角边7,第二壳体5的槽底沿其端面向外延伸出与第一壳体4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台阶面8,台阶面8与第一壳体4的一端端面垂直焊接,第一壳体4的内表面和第二壳体5的内表面通过台阶面8过渡,台阶面8为半径Icm的圆弧,第二壳体5与第一壳体4连接处的槽壁沿第一壳体4槽壁长度方向延伸出加强筋9,加强筋9的另一边与第一折角边6固定连接。加强筋9的斜拉侧边上设有外翻的第三折角边10,第三折角边10与第一折角边6、第二折角边7之间通过圆弧面平滑衔接。
[0018]安装时,如图1-图2所示,拐角线槽2布置在拐角处,拐角线槽2与弯梁线槽I之间通过U形转接卡托3铆接固定。
[0019]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拐角线槽,包括截面为U形的线槽,其特征是,所述线槽包括端部相互垂直对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和第二壳体的内表面通过台阶面过渡,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槽,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槽壁顶部分别设有外翻的第一折角边和第二折角边,所述第二壳体的槽底沿其端面向外延伸出与第一壳体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第一壳体的一端端面垂直焊接,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处的槽壁沿第一壳体槽壁长度方向延伸出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另一边与第一折角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拐角槽,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的斜拉侧边上设有外翻的第三折角边,所述第三折角边与第一折角边、第二折角边之间通过圆弧面平滑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拐角槽,其特征是,所述台阶面为圆弧或斜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拐角槽,其特征是,还包括U形转接卡托,所述U形转接卡托铆接在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的外端。
【文档编号】H02G3/04GK203983882SQ20142037046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郭梅, 崔德安, 盛秋磊 申请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