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4586阅读:2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所述电动机包括电动机轴、前端盖、后端盖、机座、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均采用分段设计,所述内风路结构包括第一内风扇、第二内风扇、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转子铁芯侧面之间的转子径向通风道、以及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定子铁芯侧面之间的定子径向通风道,还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第一挡风筒和第二挡风筒。本实用新型的内风路结构,用于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机,增大了流经定、转子铁芯部位的风量,从而增强了铁芯的冷却效果,增强了电机内部通风散热能力,定、转子铁芯散热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专利说明】—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轴、前端盖、后端盖、机座、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电动机轴水平设置,前端盖和后端盖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电动机轴的前、后端,机座跨接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转子铁芯套接在电动机轴的中部,定子铁芯套接在转子铁芯的外部,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上缠绕有定子线圈,在定子线圈的外周沿所述电动机轴的轴向均布若干冷却管,各冷却管的两端对应地固定在机座的前、后端的钢板上,各冷却管形成的区域为冷却区,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均采用分段式铁芯,内风路结构包括第一内风扇、第二内风扇、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转子铁芯侧面之间的转子径向通风道、以及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定子铁芯侧面之间的定子径向通风道,第一内风扇和第二内风扇分别套装在所述电动机轴上并位于所述机座内部,第一内风扇位于所述前端盖的内侧面和所述定子线圈的前端面之间,第二内风扇位于后端盖的内侧面和定子线圈的后端面之间,转子径向通风道和定子径向通风道一一对应地沿所述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的径向设置,并且相应的转子径向通风道和定子径向通风道相互贯通。这种内风路为串联混合对称内风路。
[0003]在公知的技术中,冷却方式为IC511的空冷电动机的内风路均采用这种串联混合对称内风路。一条内风路为:由两个内风扇形成的一部分风量经过定子线圈端部,对线圈端部进行冷却形成热风,热风进入冷却管降温后形成凉风,凉风再经过两个内风扇重新循环;另一条内风路为:由两个内风扇形成的另一部分风量进入转子铁芯的轴向通风道,然后流入定、转子径向通风道,对定、转子铁芯表面进行冷却形成热风,热风进入冷却管降温后形成凉风,凉风再经过两个内风扇重新循环。电机的热量主要集中在电机的定、转子铁芯部位,而流经定、转子通风道的风路长、风阻较大,而流经定子线圈处的风路短、风阻小,因此对定、转子铁芯进行冷却的风量相对较少,同时定子铁芯也存在散热面积不足,导致电机铁芯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电机铁芯温度较高。而且,由于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均采用分段式铁芯,传统的每段转、定子铁芯的宽度为40_,每个转、定子径向通风道的宽度分别为1mm,不利于转、定子铁芯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增大了流经定、转子铁芯部位的风量,从而增强了铁芯的冷却效果,增强了电机内部通风散热能力,使定、转子铁芯散热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所述电动机包括电动机轴、前端盖、后端盖、机座、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所述电动机轴水平设置,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电动机轴的前、后端,所述机座跨接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所述转子铁芯套接在所述电动机轴的中部,所述定子铁芯套接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部,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上缠绕有定子线圈,在所述定子线圈的外周沿所述电动机轴的轴向均布若干冷却管,所述各冷却管的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机座的前、后端的钢板上,所述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均采用分段式铁芯,所述内风路结构包括第一内风扇、第二内风扇、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转子铁芯侧面之间的转子径向通风道、以及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定子铁芯侧面之间的定子径向通风道,所述第一内风扇和第二内风扇分别套装在所述电动机轴上并位于所述机座内部,所述第一内风扇位于所述前端盖的内侧面和所述定子线圈的前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内风扇位于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面和所述定子线圈的后端面之间,所述转子径向通风道和定子径向通风道一一对应地沿所述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的径向设置,并且相应的所述转子径向通风道和定子径向通风道相互贯通;
[0006]所述内风路结构还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第一挡风筒和第二挡风筒,其中:
[0007]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与所述电动机轴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互对称设置;
[0008]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周边搭接在所述第一内风扇的外周边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周边固定在所述冷却管形成的冷却区内;
[0009]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周边搭接在所述第二内风扇的外周边上,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外周边固定在所述冷却管形成的冷却区内;
[0010]所述第一挡风筒和第二挡风筒分别与所述电动机轴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风筒和第二挡风筒相互对称设置;
[0011]所述第一挡风筒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定子铁芯的前端面之间,所述第一挡风筒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一挡风筒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定子铁芯的前端面之间,所述第一挡风筒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一挡风筒的后端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前端面之间留有通风道,所述第一挡风筒的外周面固定在所述机座的筋上;
[0012]所述第二挡风筒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后端面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二挡风筒的前端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后端面之间留有通风道,所述第二挡风筒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二挡风筒的外周面固定在所述机座的筋上;
[0013]每段所述转子铁芯和每段所述定子铁芯的宽度分别为24_ ;
[0014]每个所述转子径向通风道和每个所述定子径向通风道的宽度分别为6_。
[0015]上述的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内风扇和第二内风扇均采用机翼型扇叶铸铝轴流风扇。
[0016]上述的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垂直设置。
[0017]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8](I)通过在内风路中增加挡风筒,增加了流径定子线圈端部风路的风阻,使两条内风路的风量得到重新分配;减小了流经定子线圈端部的风量,相应增大了流经定转子铁芯部位的风量;实现了内风路的两条风路的风量与其带走的热量成正比,从而增强了铁芯的冷却效果,增强了电机内部通风散热能力;
[0019](2)铁芯和通风道分段由40mm、10mm分别改为按24mm、6mm进行排列,在不改变定、转子径向通风道总宽度的情况下,电机定、转子通风道处的散热表面积增加了 70%以上;根据热力学公式可知,电机的传热能力与其通风散热面积成正比,因此定、转子铁芯散热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轴101、前端盖102、后端盖103、机座104、转子铁芯105、定子铁芯106,电动机轴101水平设置,前端盖102和后端盖103——对应地设置在电动机轴101的前、后端,机座104跨接在前端盖102和后端盖103之间,电动机轴101被罩在机座104内,转子铁芯105套接在电动机轴101的中部,定子铁芯106套接在转子铁芯105的外部,定子铁芯106的外周面上缠绕有定子线圈107,在定子线圈107的外周沿电动机轴101的轴向均布若干冷却管108,各冷却管108的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机座104的前、后端的钢板上,冷却管108所处的区域形成冷却区,转子铁芯105和定子铁芯106均采用分段式铁芯。
[0023]电动机的风路结构分为外风路结构和内风路结构,外风路结构包括安装在电动机的后端盖103外侧的电动机轴上的外风扇201及风扇罩202,外风扇201与风扇罩202形成风室,冷却管108的后端与该风室连通,形成外风路冷却流道20,
[0024]内风路结构采用两个串联混合对称内风路,包括第一内风扇1、第二内风扇2、第一导风板3、第二导风板4、第一挡风筒5、第二挡风筒6、设置在相邻的两段转子铁芯105侧面之间的转子径向通风道7、以及设置在相邻的两段定子铁芯106侧面之间的定子径向通风道8。
[0025]第一内风扇I和第二内风扇2均采用机翼型扇叶铸铝轴流风扇。第一内风扇I和第二内风扇2分别套装在电动机轴101上并位于机座104内部,第一内风扇I位于前端盖102的内侧面和定子线圈107的前端面之间,第二内风扇2位于后端盖103的内侧面和定子线圈107的后端面之间。
[0026]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均呈环状结构,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分别与电动机轴101同轴设置,且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相互对称设置,第一导风板3和第二导风板4分别垂直设置;第一导风板3的内周边搭接在第一内风扇I的外周边上,第一导风板3的外周边固定在冷却管108形成的冷却区内;第二导风板4的内周边搭接在第二内风扇2的外周边上,第二导风板4的外周边固定在冷却管108形成的冷却区内。
[0027]第一挡风筒5和第二挡风筒6分别与电动机轴101同轴设置,且第一挡风筒5和第二挡风筒6相互对称设置。第一挡风筒5位于第一导风板3和定子铁芯106的前端面之间,第一挡风筒5的前端与第一导风板3连接,第一挡风筒5的后端与定子铁芯106的前端面之间留有通风道,该通风道与冷却管108形成的冷却区连通,第一挡风筒5的外周面固定在机座104的筋上。第二挡风筒6位于定子铁芯106的后端面和第二导风板4之间,第二挡风筒6的前端与定子铁芯106的后端面之间留有通风道,该通风道与冷却管108形成的冷却区连通,第二挡风筒6的后端与第二导风板4连接,第二挡风筒6的外周面固定在机座104的筋上。
[0028]转子铁芯105和定子铁芯106均采用分段式铁芯,转子径向通风道7和定子径向通风道8 一一对应地沿转子铁芯105和定子铁芯106的径向设置,并且相应的转子径向通风道7和定子径向通风道8相互贯通,定子径向通风道8与冷却管108形成的冷却区连通,每段转子铁芯和每段定子铁芯的宽度LI相同,分别为24_ ;每个转子径向通风道和每个定子径向通风道的宽度L2相同,分别为6mm。
[0029]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内风路结构形成内风路对称循环流道10,定子径向通风道8和定子线圈107端部的通风道均与冷却管108形成的冷却区连通,从而形成双循环。
[003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通过在内风路中增加两个挡风筒,增加了流经定子线圈107端部风路的风阻,使两条内风路的风量得到重新分配;减小了流经定子线圈107端部的风量,相应增大了流经定、转子铁芯106、105部位的风量;实现了内风路的两条风路的风量与其带走的热量成正比,从而增强了铁芯的冷却效果,增强了电机内部通风散热能力;铁芯和通风道分段由40mm、1mm分别改为按24mm、6mm进行排列,在不改变定、转子径向通风道总宽度的情况下,电机定、转子通风道处的散热表面积增加了 70%以上;根据热力学公式可知,电机的传热能力与其通风散热面积成正比,因此定、转子铁芯散热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闻。
[0031]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所述电动机包括电动机轴、前端盖、后端盖、机座、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所述电动机轴水平设置,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电动机轴的前、后端,所述机座跨接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所述转子铁芯套接在所述电动机轴的中部,所述定子铁芯套接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部,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上缠绕有定子线圈,在所述定子线圈的外周沿所述电动机轴的轴向均布若干冷却管,所述各冷却管的两端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机座的前、后端的钢板上,所述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均采用分段式铁芯,所述内风路结构包括第一内风扇、第二内风扇、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转子铁芯侧面之间的转子径向通风道、以及设置在相邻的两段所述定子铁芯侧面之间的定子径向通风道,所述第一内风扇和第二内风扇分别套装在所述电动机轴上并位于所述机座内部,所述第一内风扇位于所述前端盖的内侧面和所述定子线圈的前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内风扇位于所述后端盖的内侧面和所述定子线圈的后端面之间,所述转子径向通风道和定子径向通风道一一对应地沿所述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的径向设置,并且相应的所述转子径向通风道和定子径向通风道相互贯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风路结构还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第一挡风筒和第二挡风筒,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与所述电动机轴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周边搭接在所述第一内风扇的外周边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周边固定在所述冷却管形成的冷却区内; 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周边搭接在所述第二内风扇的外周边上,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外周边固定在所述冷却管形成的冷却区内; 所述第一挡风筒和第二挡风筒分别与所述电动机轴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挡风筒和第二挡风筒相互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挡风筒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定子铁芯的前端面之间,所述第一挡风筒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一挡风筒的后端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前端面之间留有通风道,所述第一挡风筒的外周面固定在所述机座的筋上; 所述第二挡风筒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后端面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二挡风筒的前端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后端面之间留有通风道,所述第二挡风筒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二挡风筒的外周面固定在所述机座的筋上; 每段所述转子铁芯和每段所述定子铁芯的宽度分别为24_ ; 每个所述转子径向通风道和每个所述定子径向通风道的宽度分别为6_。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风扇和第二内风扇均采用机翼型扇叶铸铝轴流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方式为IC511的电动机的内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垂直设置。
【文档编号】H02K3/24GK204168019SQ20142059040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耿治起, 陈楠, 朱瑞霞 申请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