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循环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073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电能循环设备和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能循环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与安全是当今世界汽车技术的三大主题,其中,节能技术更是未来汽车技术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今,电动汽车由于其能源效率高、无污染、低噪声、结构简单以及维修方便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节能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众所周知,目前的电动汽车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目前的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都需要外接充电才能使用。续航能力差,必须每天外接充电使用,若电池电量耗尽则不可行动,容易出现路途中电量不足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能循环设备和方法,以缓解电动汽车需要外接充电的弊端,实现永久续航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能循环设备,包括:电池、输出电机、变速齿轮箱、发电电机和伺服系统;

所述发电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伺服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伺服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输出电机的主轴和所述发电电机的主轴分别与所述变速齿轮箱相连接;

当目标对象启动时,所述电池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所述输出电机,所述输出电机的主轴转动所述变速齿轮箱,使所述变速齿轮箱带动所述发电电机的主轴,所述发电电机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

所述第二电能通过所述伺服系统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能循环设备还包括接通点,所述接通点位于油门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接通点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行驶速度,控制所述伺服系统的工作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接通点还用于在所述行驶速度高于行驶速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导通,以使所述伺服系统开始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接通点还用于在所述行驶速度低于行驶速度阈值的情况下,不进行导通,以使所述伺服系统不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发电电机的功率大于所述输出电机的功率。

本发明提供了电能循环设备,包括,电池、输出电机、变速齿轮箱、发电电机和伺服系统;当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输出电机,输出电机的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使变速齿轮箱带动发电电机的主轴,发电电机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第二电能通过伺服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以缓解电动汽车需要外接充电的弊端,实现永久续航的目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电能循环方法,包括:

当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输出电机,所述输出电机的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使所述变速齿轮箱带动发电电机的主轴,所述发电电机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

所述第二电能通过伺服系统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行驶速度,控制所述伺服系统的工作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行驶速度,控制所述伺服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如果所述行驶速度高于所述行驶速度阈值,则接通点导通,以使所述伺服系统开始工作。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行驶速度,控制所述伺服系统的工作状态还包括:如果所述行驶速度低于所述行驶速度阈值,则接通点不导通,以使所述伺服系统不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能循环方法,包括:当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输出电机,输出电机的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变速齿轮箱带动发电电机的主轴,发电电机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第二电能通过伺服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以缓解电动汽车需要外接充电的弊端,实现永久续航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循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能循环方法流程图。

图标:

10-电池;20-输出电机;30-变速齿轮箱;40-发电电机;50-伺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的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都需要外接充电才能使用。续航能力差,必须每天外接充电使用,若电池电量耗尽则不可行动,容易出现路途中电量不足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情况。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能循环设备和方法,可缓解电动汽车需要外接充电的弊端,实现永久续航的目的。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电能循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能循环设备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该电能循环设备,包括:电池10、输出电机20、变速齿轮箱30、发电电机40和伺服系统50;

发电电机40的输出端与伺服系统50的输入端相连接,伺服系统50的输出端与电池10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池10的输出端与输出电机20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电机20的主轴和发电电机40的主轴分别与变速齿轮箱30相连接;

当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10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输出电机20,输出电机20的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30,使变速齿轮箱30带动发电电机40的主轴,发电电机40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

第二电能通过伺服系统50对电池10进行充电。

具体地,这里的目标对象可视作应用该电能循环设备的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

其中,可将该电能循环设备视作电动汽车的电机工作装置,汽车启动时,电池10释放第一电能,输出电机20的输入线路进电,接通输出电机20,开始工作,输出电机20的电动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30,变速齿轮箱30带动发电电机40的电动主轴,则发电电机40开始工作发电,产生第二电能,第二电能通过发电电机40输出端进入伺服系统50,再经伺服系统50输出端对电池10进行充电,达到永久续航的目的。

这里,众所周知,精良的轴承在转动的时候,其摩擦力是很接近0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忽略变速齿轮箱30对输出电机20的负荷,进而利用输出电机20的动能被动地带动发电电机40进行工作。

此处,电池10为蓄电池。

具体地,变速齿轮箱30中包括减速齿轮和加速齿轮,于此设备中,是输出电机20通过加速齿轮来带动发电电机40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该电能循环设备,还包括接通点,接通点位于油门处。

进一步的,接通点用于根据目标对象的行驶速度,控制伺服系统50的工作状态。

其中,伺服系统50的作用是多电压进行变压稳压,使之对电池进行持续充电;

这里,因为车辆于道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定,那么发电电机40的发电功率就会不稳定,此时就需要使用伺服系统50进行稳压变压。

具体地,伺服系统在一定的速度的数值范围内进行工作。

其中,油门处的接通点相当于伺服系统50的开关,当接通点导通时,伺服系统50工作;当接通点不导通时,伺服系统50不工作。

进一步的,接通点还用于在行驶速度高于行驶速度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导通,以使伺服系统50开始工作。

进一步的,接通点还用于在行驶速度低于行驶速度阈值的情况下,不进行导通,以使伺服系统50不工作。

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例如,在汽车低于3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发电电机40的发电值不符合伺服系统50的工作要求,则此时伺服系统50不工作,进而不对电池10进行充电,在汽车高于3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发电电机40的发电值符合伺服系统50的工作要求,则此时伺服系统50工作,进而对电池10进行充电。

其中,伺服系统50工作的速度范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此处仅仅举例说明,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发电电机40的功率大于输出电机20的功率。

这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例如,输出电机20功率选用80V1000W,发电电机40功率选用100V 1500W,那么就可以保证发电电机40发电量大于输出电机20用电量,从而达到电池10永久都有电能,进而达到续航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出现一边将手机插用充电,一边使用手机的情况,此时,手机处于边用边冲电的状态,但是手机会很快冲满电。手机运行的基本工作电压是3.5V到4.2V,而通过充电器进入手机的电压是5V,其充电量大于用电量,所以手机在边使用边冲电的状态下,手机还是会很快地冲满电。

具体地,由上可知,充电量大于用电量时,可实现永久续航。

目前的电器、工业设备等都是由电能产生动能,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作用是能源循环,将输出电能产生的动能进行循环再生,产生比输出更大的电能来进行充能,进而电动汽车可实现永久续航,无需外接充电。在未来出现能源匮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出行。

优选的,该电能循环设备还可应用于国家电网发电使用;

例如,与一台功率为500KW的风力或者水力发电机相比,我们可用一台100KW的电机配合变速齿轮来完成500KW甚至更大功率的发电机转动进行发电,此时多余出来的电能可用于储存备用,并且伺服系统工作于额定速度,避免当风力过大或者水流增大时,产生的负荷对发电机造成损害的情况,节约建造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能循环设备,包括,电池、输出电机、变速齿轮箱、发电电机和伺服系统;发电电机的输出端与伺服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伺服系统的输出端与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池的输出端与输出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电机的主轴和发电电机的主轴分别与变速齿轮箱相连接;当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输出电机,输出电机的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使变速齿轮箱带动发电电机的主轴,发电电机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第二电能通过伺服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以缓解电动汽车需要外接充电的弊端,实现永久续航的目的。

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电能循环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能循环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2,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当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输出电机,输出电机的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

具体地,这里的目标对象可视作应用该电能循环设备的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

其中,当该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释放第一电能,输出电机的输入线路进电,接通输出电机,开始工作,输出电机的电动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

步骤S102,变速齿轮箱带动发电电机的主轴,发电电机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

具体地,变速齿轮箱带动发电电机的电动主轴,则发电电机开始工作发电,产生第二电能,

这里,输出电机通过加速齿轮来带动发电电机进行工作,我们忽略变速齿轮箱对输出电机的负荷,进而利用输出电机的动能被动地带动发电电机进行工作。

步骤S103,第二电能通过伺服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

具体地,第二电能通过发电电机输出端进入伺服系统,再经伺服系统输出端对电池进行充电,达到永久续航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能循环方法,包括:当目标对象启动时,电池释放的第一电能接通输出电机,输出电机的主轴转动变速齿轮箱;变速齿轮箱带动发电电机的主轴,发电电机开始发电,并产生第二电能;第二电能通过伺服系统对电池进行充电。以缓解电动汽车需要外接充电的弊端,实现永久续航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能循环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能循环设备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和方法,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